论美国的民主(最新全译本) [平装] 9787540449759,754044

配送至
$ $ USD 美元

《论美国的民主(最新全译本)》是法国政治学家、社会学家托克维尔在美国进行长期考察后写出的一部举世公认的世界名著。《论美国的民主(最新全译本)》前半部分包括美国的种族状况、英裔移民带到北美的影响、美国联邦制的优点以及与其他国家联邦制的比较、联邦政府与各州政府的关系、政党产生的原因、政治社团的作用、舆论的作用等方面;中心思想是阐明美国的民主、自由、平等是如何在政治生活和社会生活中体现的。下半部分是以美国的民主思想和美国的民情为背景分析了美国人的哲学观念、宗教思想、科学理论、文学、艺术、社会心理、民族性格等方面。
编辑推荐
《论美国的民主》公认史上最伟大的政治学经典著作之一,公民必读,认识民主制度的第一本书,民主不是空泛的理念,而是我们身边实实在在的生活。 梁文道、刘瑜、熊培云等知名学者反复引用推荐的伟大作品,奥巴马、布什等多位国家元首的枕边书,告诉你真正的民主并不是简单的选举投票,而是奥巴马们必须被关在笼子里工作。
媒体推荐
所有社会精英一直关注的话题读物,政府高官、决策者、企业家、知识阶层、大中学生的必备藏书,20年来对中国社会影响最大的100本书之一,美国一流大学组织“常春藤联盟”指定必修读物。对民主制度和美国社会最深刻的剖析,揭示美国强盛之路的必经历程。 我们在公共领域里讨论民主或者民主化,易于陷入抽象的、空洞的口号对口号式的争论。事实上,民主是非常脚踏实地、非常柴米油盐的一件事。它涉及到的,无非就是当有人要从我怀里一年掏走275美元的时候,它是会被“神不知鬼不觉”地掏走,还是会至少经过一场辩论。 ——刘瑜
作者简介
作者:(法国)托克维尔(Tocqueville) 译者:张杨 托克维尔(Tocqueville,1805-1859),法国著名政治思想家、历史学家、社会学家。出身贵族世家,经历过五个“朝代”(法兰西第一帝国、波旁复辟王朝、七月王朝、法兰西第二共和国、法兰西第二帝国)。前期热心于政治,1838年出任众议院议员,1848年二月革命后参与制定第二共和国宪法,1849年一度出任外交部长。1851年路易·波拿巴建立第二帝国,托克维尔对政治日益失望,从政治舞台上逐渐淡出,并逐渐认识到自己“擅长思想胜于行动”。
目录
目录 上卷 绪论/2 第1部分 第一章 北美的外貌/13 第二章 英裔美国人的来源及其对他们未来的重大影响/19 第三章 英裔美国人的社会情况/33 第四章 美国的人民主权原则/39 第五章 在叙述联邦政府之前必须先研究各州的过去/41 第六章 美国的司法权及其对政治社会的影响/68 第七章 美国的政治审判/74 第八章 联邦宪法/78 第2部分 第一章 为什么可以严格地说美国是由人民统治的/120 第二章 合众国的政党/121 第三章 美国的出版自由/126 第四章 美国的政治社团/132 第五章 美国的民主政府/137 第六章 美国社会从民主政府获得的真正好处/161 第七章 多数在美国的无限权威及其后果/172 第八章 美国怎样削弱多数的暴政/183 第九章 有助于美国维护民主共和制度的主要原因/194 第十章 概述美国境内的三个种族的现况及其可能出现的未来/222 结论/286 原著者注/290 下卷 序言/308 第1部分 第一章 关于美国人的哲学方法/311 第二章 关于民主国家的信仰的主要源泉/315 第三章 为什么美国人比其祖先英国人更倾向和更喜好一般观念/318 第四章 为什么美国人从来没有像法国人那样热烈追求政治方面的一般观念/322 第五章 宗教在美国是怎样得以利用民主的本能的/324 第六章 关于天主教在美国的发展/330 第七章 民主国家人民的思想倾向于泛神论的原因/331 第八章 平等是怎样唤起美国人产生人可无限完善的观念的/3323 第九章 为什么美国人的例子不证明民主国家不会爱好并致力于科学、文学与艺术/334 第十章 为什么美国人在科学方面不关心理论而偏重实践/338 第十一章 美国人以什么精神对待艺术/343 第十二章 美国人为什么既建造一些如此平凡的建筑物又建造一些如此宏伟的建筑物/347 第十三章 民主时代文学的特征/349 第十四章 关于文学的商业性/353 第十五章 为什么在民主社会里研究希腊和拉丁文学大有用处/354 第十六章 美国的民主是如何改变英语的/356 第十七章 论民主国家诗的某些源泉/361 第十八章 为什么美国的作家和演说家总爱夸张/366 第十九章 略论民主国家的戏剧/368 第二十章 论民主时代历史学家的某些特有倾向/372 第二十一章 关于美国的议会辩才/375 第2部分 第一章 为什么民主国家爱平等比爱自由更热烈和更持久/379 第二章 关于民主国家中的个人主义/382 第三章 个人主义为什么在民主革命完成后比在其他时期强烈/384 第四章 美国人是怎样以自由制度对抗个人主义的/385 第五章 关于美国人在市民生活中对结社的运用/388 第六章 关于结社与报刊的关系/392 第七章 一般结社与政治结社的关系/395 第八章 美国人是怎样以“正确理解的利益”的原则同个人主义进行斗争的/399 第九章 美国人怎样在宗教上应用“正确理解的利益”的原则/402 第十章 关于美国人对物质福利的爱好/404 第十一章 物质生活享乐在民主时代产生的特殊效果/406 第十二章 为什么有些美国人那样醉心于唯灵主义/408 第十三章 为什么美国人身在幸福之中还心神不安/410 第十四章 美国人是怎样把对物质生活享乐的爱好与对自由的热爱和对公共事务的关心结合起来的/413 第十五章 宗教信仰是怎样时时使美国人的心灵转向非物质享乐的/416 第十六章 过分热爱福利为什么可能损害福利/420 第十七章 为什么在平等和怀疑盛行时期应当把人的行动目标放长远一些/421 第十八章 为什么美国人认为一切正当的职业都是高尚的/423 第十九章 什么东西使几乎所有的美国人都喜欢从事实业/425 第二十章 实业为什么可能产生贵族制度/428 第3部分 第一章 民情怎样随着身份平等而日趋温和/432 第二章 民主如何使得美国人之间的日常关系简易化/4365 第三章 美国人为什么在本国不太爱激动而在欧洲又表现得过于激动/438 第四章 前三章的总结/441 第五章 民主怎样改变着主仆关系/443 第六章 民主的制度和民情为什么倾向于提高租金及缩短租期/450 第七章 民主对工资的影响/452 第八章 民主对家庭的影响/454 第九章 美国年轻女性的教育/458 第十章 年轻女性怎样习得为妻之道/460 第十一章 身份平等在美国怎样有助于维护良好的民情/462 第十二章 美国人怎样理解男女平等/467 第十三章 平等怎样将美国人分成许多私人小团体/470 第十四章 对美国人的仪表的若干考察/472 第十五章 论美国人的严谨精神和这种精神不能防止美国人往往做出考虑欠周的事情的原因/475 第十六章 美国人的民族自负心比英国人更强烈和更挑剔的原因/478 第十七章 美国的社会面貌为什么既千变万化又单调一致/480 第十八章 关于美国和民主社会中的荣誉/482 第十九章 为什么美国人多怀奋进之心而少有大志/491 第二十章 关于某些民主国家里的求官谋禄问题/495 第二十一章 为什么大规模的革命越来越少/497 第二十二章 为什么民主国家的人民自然希望和平而民主国家的军队自然希望战争/506 第二十三章 民主国家的军队里哪些是最好战和最革命的阶级/511 第二十四章 关于民主国家军队为什么在战争初期比其他国家军队软弱而在战争持续期间则比其他国家军队强劲/514 第二十五章 关于民主国家的军纪/517 第二十六章 略述民主社会里的战争/518 第4部分 第一章 平等自然使人爱好自由制度/523 第二章 民主国家关于政府的观点自然有利于中央集权/524 第三章 民主国家人民的感情和思想一致引导他们走向中央集权/526 第四章 导致民主国家走上中央集权或避免中央集权的若干特殊的和偶然的原因/529 第五章 当今的欧洲国家尽管统治者的地位不如以前稳定但最高权力却日益加强/533 第六章 民主国家害怕哪种专制/541 第七章 以上各章的延续/545 第八章 主题的总括/550 原著者注/553上卷
文摘
版权页: 正如我们以后要指出的,蓄奴制是对劳动的玷辱·它给社会带来了好逸恶劳的恶习,而无知、浮夸、高傲和奢侈也随之而来。它让人思想颓靡,行动懒散。蓄奴制的影响和英国人的性格,可以为南方的民情和社会情况的由来作出解释。 同是来自英国,北方的情况就完全不同。请允许我在此对它略作详细的说明。 今天的美国社会学说的基础的几个主要思想,正是在北方的几个英国殖民地,即人们通称为新英格兰的诸州产生的。 这些新英格兰的主要思想,首先传到了相邻的各州,然后又扩散到比较远的各州,最后可以说整个联邦都弥漫着这种思想。现在,它们的影响已经跨出了国界,遍布美洲世界。新英格兰的文明,就像一场燃烧在高地的大火,它不仅将周围地区都烤暖了,还用它的光辉照亮了遥远的天边。 新英格兰的建立,呈现出一片崭新的景象。这里发生的一切,都是独一无二的。 几乎所有的殖民地的最初居民,都是没有受过教育,没有家业,由于贫困和行为不轨被赶出自己的故乡的人,要不就是一些贪婪的投机家和包工的把头。有些殖民地的居民甚至连这样的出身都没有。例如,圣多明各就是由海盗们建立的。而在我们当今的时代,英国的刑事法庭不也在为澳大利亚提供人口吗? 落户在新英格兰海岸的移民,当初在祖国的时候都是一些无拘无束的人。当他们在美洲的土地上联合起来以后,社会马上就呈现出一种独特的景象。在这个社会里,既没有大领主,也没有属民;而且还可以说,既没有富人,也没有穷人。按百分比来说,他们的文明程度高的人甚至多于我们今天欧洲的任何国家。他们当中所有的人,或许没有一个例外,都受过非常良好的教育,而且有很多人还由于博学多才而在欧洲闻名。其余的殖民地,是由未携家眷的冒险家们建立的;而定居在新英格兰的移民,是同妻子儿女一起来到这荒凉土地上的,并且带着良好的秩序和道德因素。但是,他们与其他所有移民特别不同的是,他们都带着创业的目的。他们是自愿放弃了在祖国的值得留恋的社会地位和尚可温饱的生计,而并不是迫不得已才离开故土的。他们绝对不是为了改善境遇或发财而远渡重洋来到新大陆的,而是出于满足纯正的求知需要才离开了舒适的家园;他们是为了使一种理想获致胜利,宁愿去经历流亡生活的种种苦难。 这些移民喜欢称呼自己为朝圣者,他们信奉清教,清教是英国的一个由于教义严格而得名的教派。清教的教义不仅仅是一种宗教学说,而且还在许多方面都夹杂着极为绝对的民主和共和理论。所以,它为自己树立了一些非常危险的敌人。在祖国受到政府的迫害时,清教徒觉得自己所在的社会的日常生活损害了清教的教义的严格性,所以他们离开了故乡,去寻找世界上人迹罕见的一片不毛之地,期盼在那里能按照原来的方式生活,并自由去崇拜上帝。 为了更加清楚地说明这些虔诚的冒险家的精神,特摘几段引文。 研究新英格兰早期历史的纳撒尼尔·莫尔顿开门见山地说:“我们的祖辈在建立这块殖民地的时候,蒙受了上帝多方面的、仁慈的关怀,将这些用文字记载下来,让后代永远铭记上帝的仁慈,我一直都认为,这是我们神圣的职责。凡是我们所见到的,或从祖辈那里听到的,都应该告诉我们的子女,以使我们的后代懂得赞颂上帝,使上帝的仆人亚伯拉罕的后裔和上帝的选民雅各的子孙都永远记住上帝的神奇的作为(《诗篇》第105篇第5、6节)。要让他们知道上帝是怎样把葡萄带到荒野的,是如何栽上葡萄而把异教徒撵走的,是如何整理出种植葡萄的用地,而把秧苗的根深深植入土地里,以及后来又是怎么样让葡萄爬蔓而布满大地的(《诗篇》第80篇第13、15节)。不仅如此,还要让他们知道上帝是怎样引导他的子民走向他的圣所,而定居在他遗赐的山间(《出埃及记》第15章第13节)。一定要让他们知道这些事实,以使上帝得到他应得的荣誉,上帝的荣光也能被及作为工具为他服务的圣徒们的可敬名字。” 这段开场白读完后,留给读者的是一种宗教的庄严印象,好像从中可以看到一种古风,闻到一种《圣经》的芳香。 有一种信念鼓舞着这位作者,加强了他的语言的分量。现在,在读者的眼里,就像在作者的眼里一样,这些人都是上帝撤在一片预定的大地上的建立伟大民族的种子,而不是漂洋过海去撞大运的一小撮冒险家。
ISBN9787540449759,754044
出版社湖南文艺出版社
作者托克维尔(Tocqueville)
尺寸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