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游泳运动员身体形态特征及个性化训练探索》指教练员针对不同项目运动员竞技能力结构和成功参赛需求,根据每个运动员的身心特点和训练目标,全面地、整体地选择适宜的训练内容、方法、负荷和安排的训练行为。个性化训练具有个体化、针对性、创新性、灵活性等主要特征。个性化训练是训练学中区别对待原则的高层次展现,也是运动员发展到高水平训练阶段整体全面的必要过程。个性化训练与普适性训练是对立统一的关系,相互影响。
编辑推荐
《游泳运动员身体形态特征及个性化训练探索》是北京体育大学学术专著丛书之一。 作者简介
陆一帆,运动生理学博士,北京体育大学运动医学教授。
担任亚洲游泳联合会医学委员,中国游泳协会委员,中国游泳协会教练委员会常委,中国游泳协会游泳科研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体育科学学会运动医学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医师协会儿童健康分会常委,中国游泳队队委会成员,中国游泳队科研保障团队总负责人。同时还担任国家体育总局奥运会备战科研保障专家组成员。
在20多年的教学科研工作中,得到过众多表彰,包括中国体育科学学会的科研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北京市科研成果一等奖。两届奥运攻关个人一等奖。校优秀共产党员,优秀教师。在过去数年间,主持承担过大量的重点科研项目,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科技部科技奥运项目、国家体育总局重点项目、教育部博士点项目、北京市教委科研项目等。近5年,主编出版专业书籍5册,参与编写书籍超过300万字,发表了大量的专业论文。
参与国家游泳队备战奥运会工作10余年,作为中国游泳队的核心成员、首席科学家、科研保障工作的主持者,承担着国家游泳队科研保障的组织和实施工作,为中国游泳的复兴作出了积极贡献。 目录
第一部分 游泳运动员身体形态特征
第一章 国内外相关研究之现状
第一节 国内研究现状分析
一、从运动项目形态特点的视角对游泳运动员身体形态特征的研究
二、从体能的视角对游泳运动员身体形态特征的研究
第二节 国外研究现状分析
第二章 我国优秀游泳运动员身体形态基本特征
第一节 我国男子优秀游泳运动员身体形态基本特征
一、我国男子长距离自由泳运动员的形态学特征分析
二、我国男子混合泳运动员的形态学特征分析
三、我国男子蛙泳运动员的形态学特征分析
四、我国男子仰泳运动员的形态学特征分析
五、我国男子中短距离自由泳运动员的形态学特征分析
六、我国男子蝶泳运动员的形态学特征分析
第二节 我国女子优秀游泳运动员身体形态基本特征
一、我国女子长距离自由泳运动员的形态学特征分析
二、我国女子混合泳运动员的形态学特征分析
三、我国女子蛙泳运动员的形态学特征分析
四、我国女子仰泳运动员的形态学特征分析
五、我国女子中短距离自由泳运动员的形态学特征分析
六、我国女子蝶泳运动员的形态学特征分析
第二部分 游泳运动员平原训练个性化监控的探索
第一章 游泳训练的生理学基础和运动监控指标
第一节 游泳训练生理学适应特征
一、耐力训练的生理适应性
二、力量训练的生理适应性
三、生物时间的应激和其适应性
四、累积训练效果
五、不适应
第二节 游泳训练身体全面发展特征
一、运动能量的综合供给
二、距离与机体的供能综合协调
三、游姿与机体的供能综合协调
第三节 游泳技术与机能
一、游泳运动技术特点
二、运动能力与机能状态评价
第二章 平原训练的个性化监控指标
第一节 乳酸训练
一、游泳比赛项目的供能特点
二、游泳能量训练
三、游泳训练的原则
四、游泳训练负荷
五、乳酸阈的测定方法及其在游泳运动中的应用
六、我国短距离优秀运动员比赛和训练的血乳酸分析
……
第三部分 游泳运动员高原训练个性化监控的探索
第一章 游泳项目的高原训练特点
第二章 高原训练效果的个体差异及相关影响因素
第三章 心率变异性及其在低氧训练中的应用
第四章 游泳训练个性化监控实践及存在的问题
参考文献 文摘
版权页:
插图:
游泳运动员的专项体能是指运动员在游泳运动中承受负荷与适应环境变化的能力,是运动员身体形态、身体功能、运动素质和健康水平诸方面专项化的综合体现。可见,游泳运动员专项体能要素应由身体形态、身体功能、运动素质和健康水平所构成的一个多围度、多层次的综合有机系统,其中,各要素间是相互包含、相互补充的。同时,如果任何一个要素(子系统)存在问题,都将会影响整个系统功能的发挥。研究游泳运动员的身体形态特征,对促进游泳运动员的专项体能训练水平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很多研究者通过定量化测试,总结出游泳运动员的身体形态特征。如唐清文、陈黎对四川省游泳队运动员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优秀游泳运动员的身高、臂展、胸围、关节柔韧性、力量、水中浮力较好,其体重和体脂%大于体操和径赛运动员;宽肩、窄髋、身体呈流线形。
李卫平、田中和郑蔓丽等认为模拟高住低练对身体成分和物质代谢有影响,系统的运动训练可使去脂体重、肌肉、骨骼、水分、糖原等增加,与此同时脂肪占体重的百分比减少,运动员去脂体重与运动能力成正相关。马荣主要研究了大连市游泳馆18名12~16岁优秀女子游泳运动员的去脂体重、肌肉重量、脂肪质量、矿物质质量、蛋白质质量和体液质量等身体成分,结果表明女游泳运动员蛋白质、体液百分比高于正常人的评价范围;脂肪百分比、肥胖度、身体质量指数均低于正常人的评价范围。程燕、林洪对我国参加第27届奥运会游泳比赛的21名运动员进行了21个基本形态和1个肺活量指标的测试。测试发现,由于我国有多名女子运动员的年龄偏小,身体发育还不够成熟,导致在身高、体重及克托莱指数上比第26届奥运会时有所下降,但仍远远好于日本运动员,肯定了中、日两国运动员成绩上的差距并不是身体条件的差距;我国运动员躯干形态的改善,更加符合人体在水中的运动模式,有效地减少了形态阻力,并与国外优秀运动员的身体形态更为接近;我国运动员的皮褶厚度和体脂百分比的增加却造成了一定的负面影响。
ISBN | 9787564406820 |
---|---|
出版社 | 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 |
作者 | 陆一帆 |
尺寸 | 1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