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汽车拖拉机发动机(第3版)》的主要内容包括是汽车拖拉机发动机性能评价和基本工作过程(换气过程及混合气形成和燃烧过程),发动机特性、增压、平衡等,并加强了排气污染和噪声振动等知识。《汽车拖拉机发动机(第3版)》为汽车与拖拉机专业教材,也可作为专用汽车、工程机械、矿山机械、起重机等相近专业的教材或教学参考书,还可供从事汽车拖拉机发动机方面实际工作的科技人员、技术工人参考。
编辑推荐
《汽车拖拉机发动机(第3版)》是高等学校教材之一。 目录
前言
常用符号表
第一章 发动机的性能
第一节 发动机理论循环
第二节 四行程发动机的实际循环
第三节 实际循环的评定——指示指标
第四节 发动机经济性和动力性的评定
第五节 发动机的环境指标
第六节 机械损失
第七节 热平衡
第二章 发动机的换气过程
第一节 四行程发动机的换气过程
第二节 四行程发动机的充气效率
第三节 减少进气系统的阻力
第四节 合理选择配气定时
第五节 进气管的动态效应
第六节 可变技术
第七节 二行程发动机的换气过程
第三章 燃料与燃烧
第一节 发动机的燃料
第二节 燃料的使用特性
第三节 燃烧热化学
第四节 燃烧的基本知识
第四章 汽油机混合气的形成和燃烧
第一节 汽油机燃烧过程
第二节 汽油机混合气的形成
第三节 燃烧室
第五章 柴油机混合气的形成和燃烧
第一节 燃烧过程
第二节 燃油喷射和雾化
第三节 混合气的形成和燃烧室
第四节 燃烧过程的影响因素
第六章 发动机的特性
第一节 发动机工况
第二节 发动机台架试验
第三节 发动机的负荷特性
第四节 发动机的速度特性
第五节 烟度特性
第六节 调整特性
第七节 万有特性
第八节 改善发动机与车辆的匹配
第七章 车用发动机的废气涡轮增压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废气涡轮增压器的工作原理
第三节 废气能量的利用
第四节 车用增压发动机的性能
第五节 汽油机增压概述
第八章 排气污染与控制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有害排放物的生成
第三节 影响汽油机有害排放物生成的主要因素
第四节 影响柴油机有害排放物生成的主要因素
第五节 有害排放物的控制
第六节 排放法规与试验方法
第九章 发动机动力学
第一节 曲柄连杆机构的运动与受力分析
第二节 发动机的平衡
第三节 发动机的扭转振动
参考文献 文摘
版权页:
插图:
三、汽油、柴油性能差异对发动机的影响
发动机发展演变的过程与燃料工业的发展密切相关。发动机发展初期是以煤气为燃料,因为在19世纪中叶,欧洲各大城市已使用煤气照明,煤气是当时比较容易得到的能源。随着石油工业的发展,出现了热值比煤气高许多,而且蒸发性也很强的轻油燃料(汽油)。这时,汽油机的混合气形成及点火方式都受到煤气机的强烈影响。不过,提高汽油机性能受到不正常燃烧的限制,汽油机的压缩比不高。为了扩大使用燃料的来源,有人曾利用废气热量对重馏分油(柴油)进行加热,促使其蒸发并与空气混合后,再送入气缸。在低压缩比下用电火花点火,但这是不成功的。1893年,Diesel提出利用高温的压缩空气促使燃料着火;继而,为克服柴油蒸发性差的缺点,采用气力或机力向缸内喷射的方式以形成混合气,这便是20世纪初叶,柴油机出现的雏形。因此,从发动机发展的历史看出,燃料品质不同,是引起汽油机与柴油机在混合气形成与燃烧方面差异的基本原因。
ISBN | 9787111049104 |
---|---|
出版社 | 机械工业出版社 |
作者 | 董敬 |
尺寸 | 1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