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与德:论审美与伦理的互动 [平装] 9787509724477,750972

配送至
$ $ USD 美元

商品编号: 1580107 类别: 图书 哲学 美学 美学理论
诗与德、审美与伦理是人类生存价值的两个重要维度,是马克思意义 上的“人类的解放”的重要标尺。《诗与德(论审美与伦理的互动)》选择 从审美与伦理的关系视角为切入点,尤其是抓住后现代审美的扩张、以审 美代伦理的倾向这一重要的症候为思路展开的起点,通过锁定具有代表性 的思想家和美学家,清理、阐释、分析他们在审美与伦理关系上的思想, 寻找到审美和美学演化为当下状况的内在逻辑。《诗与德(论审美与伦理的 互动)》由赵彦芳所著。
编辑推荐
《诗与德(论审美与伦理的互动)》作者赵彦芳指出:“从康德的‘美是道德的象征’演化为福柯的生存美学,从道德是美的前提和规定到伦理决定就是美学决定,从生活中伦理目的至上到美学目的至上,从责任伦理到趣味伦理……,现代性的理性殖民既带来了自身的异化、非理性的抗争,也带来审美话语的崛起,并最终演化为自身的反面——审美的殖民。伦理理性的殖民与审美感性的殖民乃是现代性与后现代性的自我损毁的重要表征。”作者从“反基础主义”与“主体的难题”两大方面展开批判:“后现代无论是哲学层面具有革新力量的审美主义还是与消费力量、科技媒介等结合起来在社会生活中普泛化的审美化倾向,或者说审美的殖民,都潜伏着也在逐渐呈现出审美自身的异化、以及由此引发的伦理的异化和人类生存的异化。”无论对人物的解析、理论的阐发,还是现实的关切,书中有不少可圈可点之处,从中可提炼出两个重大问题,即美学与伦理学的学科性关系与后现代美学家的解读。
作者简介
赵彦芳,1972年出生,山西平定人。文学博士,扬州大学文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文艺美学。在《文学评论》等刊物发表论文20余篇。
目录
序 前言 导论审美与伦理:区分与联结 审美的生存之根 伦理:美好生活的现实诉求 审美与伦理的关系模式 审美与伦理的基本区分和必然联结 第一章希腊理想:审美与伦理的合一 第一节艺术和美:对生命的强化 第二节合乎中道的审美 第三节作为德性的伦理 第四节审美与伦理的合一 第五节审美与伦理的分离 小结 第二章康德:审美无利害与美是道德的象征 第一节理性的具象化 第二节道德:审美的目的 第三节审美与自由 第四节审美与道德:人是目的 小结 第三章席勒:美是自由的显现 第一节理性——道德的难题 第二节审美领导权 第三节审美的界限 第四节感性生存?审美主义? 第四章尼采:审美形而上学 第一节非道德的伦理观 第二节审美形而上学 第三节审美形而上学的三种关联域 第四节审美个体主义的伦理难题 第五章海德格尔:诗意栖居与伦理居住 第一节返回“存在” 第二节美:存在的显现 第三节缺席的伦理? 第四节诗意栖居的伦理要求 第六章福柯:生存美学 第一节主体已复活? 第二节生存美学:自我的艺术 第三节生存美学的悖论与出路 第七章实用主义美学:让美成为善的生活的典范 第一节杜威的逆转 第二节罗蒂的生活美学化 第三节舒斯特曼:生活即审美 第四节启示与问题 结语审美与伦理的双向诉求 审美与伦理的互动史:从前现代到后现代 现代性与后现代性的自我损毁:伦理理性殖民与审美感性殖民 后现代的现代(postmoderne moderne)与审美/伦理(aesthet/hic) 参考文献 后记
ISBN9787509724477,750972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作者赵彦芳
尺寸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