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理论之"在"与影像研究》辑录了作者潜心研究广播电视艺术学、电影学、传播学十六年之心血,七成曾已发表,不乏引致学界备受关注之力作。作者针对摄影、电影、广播、电视四种媒介,以技术与艺术之契合为起点,游巡历史时空,潜泳美学思海,聚凝人文神髓,勾勒影视思想史迹,探询传媒学术真谛。这些论文新见频现,运思绵密,材料丰赡,视野阔远。作者治学数载,只求真,不唯贤,不泥古。《理论之"在"与影像研究》可资高等院校本科、硕士生研习,亦对博士及学者启悟良多,更是影视业界及芸芸影视爱好者自学理论之首选。
编辑推荐
《理论之"在"与影像研究》由全国高等院校影视传媒学科科研创新推荐佐参。 作者简介
杨新磊,1974年12月出生,陕西宝鸡市人,影视学家,副教授,硕士生导师。1998年7月毕业于北京广播学院电视系,文学学士。2004年7月毕业于中国传媒大学影视艺术学院,文学硕士。2010年9月至今,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建筑文化专业博士生。曾任中央电视台CCTV-4编导、北京联合大学应用文理学院讲师、首都师范大学科德学院传媒系学科带头人。兼任国家文化创意与新媒体实训基地讲座教授,美国CCAAA会员。迄今已完成《理论之“在”与影像研究》《电视诞生史津逮》《电视与国学》《“对农传播”讨诘》《中国早期电影人的婚恋与姻亲研究》五部专著,主编《影视重大诉讼与复杂纠纷》(99万字)一部。已发表学术论文62篇,多见于核心期刊。论文获国际传播学会年度一等奖、教育部“百优创新”一等奖。参与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课题2次,参与省部级课题8次;主持省部级课题3次,主持校级课题9次。常年致力于广播电视艺术学、电影学、传播学研究,兼及美学,注重影与视的整合与内联,强调技艺契合与文史因子对影视艺术的深层烛照。早年曾编导长纪录片《中国基督教》,导演六集电视剧《天缺一角》。 目录
摄影史论
早期学者视阈中的摄影艺术
摄影文学纵深拓展的美学之路
影像公共性对精神归属感的颠覆抑或纪实摄影的焦虩与惶惑
050409摄影学:硕博学位点阵与研究生态未图
影视技艺
摇臂工具更理性
数字时代细说画幅
试论主流影视后期软件转场特效的遴选标准与调用原则
身体作为“座架”:虚拟现实面对现象学质询之馀憛窘迫
电视剧
电视剧不再“连续
近五十年电视剧理论建设的阙失
多长了个“长
——兼论全球传播时代电视剧的艺术圭臬
Opposition Resolution Finally to Entelechy in Pan-philogyn)Percipience and Contemplate in Chinese Contemporary Teleplay
室内剧:传媒与话剧皮核游离的后现代虚无
纪录片
全球化时代中国纪录片叙事策略
动画片
渗沥在动画之“动”中的艺术精神
广播剧
生存罅隙中广播剧的游丝命脉与广播剧研究的世纪荒凉
电视艺术哲学
我国第一代电视艺术理论之类型学辟析
对高鑫电视艺术美学的思裁与思绎
“五俗”俱全的电视娱乐节目之精神病理学批判
“娱乐化”的“去伦理化”本质及忧思
错视与幻视:魔术与电视的内在抵牾与天生龃龉
电视史与电影史
The Art History of TV Zongyi in China and Overlook to its Foreland
一位“影视史学”教授抑或历史学与影视学交叉学者的十三个梦
The Compendious}Iistory 0f Chinese'Television
…… 文摘
版权页:
插图:
或许,电影也难逃其咎。生成于物质和技术高度发达时空中的电视,喷涌了大量的历史影像,古装剧首当其冲。着古装,叙旧事,本今心,讽时政,大概就是这类追源溯本正是电影类型化意识对电视的“硬切”而产生的、冠以“古装剧”的东西的审美价值了。总揽泱泱艺术史,类型化,也就是人为地抱定某种题材、风格、技巧一而再、再而三地叠床架屋、繁殖复制,电影,是独占鳌头的。贯穿中国诗歌几千年的类别,如边塞诗、怨妇词、柳枝词乃至于古典文学的基本母题——才子佳人、帝王将相也未必有电影这样在类型上的清规戒律和高深造诣。我以为,倘若电视也误人此道,必将是人类文明巨大的悲哀,也是对天地之间最具灵性和活力的物种之存在的极大否定,如同“对大粪的绝对否定①”,具有臭豆腐般的臭短臊长,更有懒婆娘臭裹脚布“长恨绵绵无绝期”样的臭不可闻,但倒也是审丑的一道上佳选料。虽然,《荀子·正名》云:“香臭芬郁腥臊洒酸奇臭以鼻异”,但,类型化对于历史本体遮蔽乃至于对人的创造性的虐杀,的确无与伦比。最可惜的就是,它炮制的这个蹩脚的“古装剧”一词,搅混了数十年来学人对影像风格进行文化批判的思绪。早期中国电影史上,有一批绝不逊于如今电视连续剧的作品,号称“连集片”,如明星公司摄制的18集《火烧红莲寺》、友联公司的13集《荒江女侠》、天一公司的9集《乾隆游江南》等,尤其是烧遍当今荧屏的模仿、效颦风,更是在20世纪20~30年代的电影少年时代就有了传统:史载,继明星公司的《火烧红莲寺》后,一批小公司,诸如“昌明”“暨南”“复旦”等纷纷点起火把,大肆《火烧平阳城》《火烧七星楼》《火烧青龙寺》,真可谓“祖国山河一片红”。
ISBN | 9787807369233 |
---|---|
出版社 | 陕西出版集团,三秦出版社 |
作者 | 杨新磊 |
尺寸 | 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