恐怖主义国家安全与反恐战略 [平装] 9787802324503

配送至
$ $ USD 美元

《恐怖主义?国家安全与反恐战略》从国家安全的角度分析了恐怖主义与反恐问题。书中对恐怖主义的界定、恐怖主义的安全化、恐怖主义现状与特征及其演变趋势、世界反恐实践与反恐模式、中国的反恐战略等进行了洋细阐述与分析。书中既有对恐怖主义的定性和理论层次的分析,也有基于大量统计数据的定量化实证分析,在此严谨的方法论基础上,探讨了中国的反恐政策,提出了可供借鉴的反恐战略方面的思考。
编辑推荐
《恐怖主义?国家安全与反恐战略》是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之一。
作者简介
王伟光,江苏人,法学博士,现在厦门大学公共事务学院从事教学研究工作;研究领域为国际关系与国家安全;曾发表过有关国际关系与国家安全方面的学术论文数篇。
目录
第一章 导论 一、研究问题 二、相关概念的界定与说明 三、相关研究的现状 四、本书的结构安排 第二章 恐怖主义的界定 一、恐怖主义的界定方法与原则 二、暴力分析与恐怖主义界定 三、恐怖主义界定 第三章 恐怖主义分类与解释 一、恐怖主义的分类 二、非国家行为体暴力及恐怖主义的解释 三、不同暴力形式与选择恐怖主义的原因 四、对恐怖主义解释的反思 第四章 恐怖主义的安全化 一、恐怖主义安全化与对其不同的解释 二、“9·11”袭击与恐怖主义安全化 三、恐怖主义安全化的原因I:全球化 四、恐怖主义安全化的原因Ⅱ: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扩散 五、恐怖主义安全化的原因Ⅲ:现代社会中的脆弱性 第五章 恐怖主义:数据与现实 一、关于数据的简要说明 二、恐怖主义袭击的数量 三、恐怖主义的杀伤性 四、恐怖主义袭击方式 五、恐怖主义袭击的地区与国家差异 六、恐怖主义行为体 第六章 恐怖主义、战争与反恐中武力的作用 一、恐怖主义与战争的区别 二、传统国家安全威胁与武力的作用 三、恐怖主义威胁特征的初步分析 四、恐怖主义与传统的国家安全威胁的不同 五、武力在反恐中的作用 第七章 恐怖主义与反恐中的战略 一、作为一种战略的恐怖主义 二、反恐与间接路线战略 三、战略对于反恐为什么很重要 第八章 应对恐怖主义威胁:政策、力量与模式 一、应对恐怖主义威胁的政策与力量 二、反恐模式 三、反恐的治理模式 四、关于反恐的一般原则性建议 第九章 恐怖主义威胁与中国应对 一、中国面临的恐怖主义威胁 二、中国的反恐政策与实践 三、关于中国反恐的评论与建议 附录 参考文献 后记
文摘
版权页: 插图: 在今天,还有一些新的意识形态恐怖主义活动也正在受到研究人员的关注,即出于保护生态、保护动物权利、反对堕胎等而发动的恐怖主义袭击。虽然,在今天这种类型的恐怖主义活动还不多见,影响也有限,但是,一些学者预期这种所谓“单议题”恐怖主义活动将随着环境等问题越来越严重或越来越引起关注而可能增多。 当然,在现实中,恐怖主义分子或恐怖主义组织的目的或意识形态往往是一种混合体,即其立场既可以适用传统的左右意识形态之分,又具有民族主义的诉求,同时可能具有很明显的宗教背景。如一些车臣恐怖主义分子或组织,一方面具有很强的民族主义动机,另一方面,宗教原因又是其行动的重要驱动力;而如“基地”组织的恐怖主义活动,虽然说其极端宗教思想是重要动机,但是,它也与中东的民族主义斗争,反抗美国霸权以及西方思想与生活方式扩张等方面紧密相关。 当然,并不是所有恐怖主义活动都有系统、清晰的意识形态支撑。相反,很多恐怖主义行动者并没有这样的意识形态,甚至是其动机也往往难以被人所理解,可能仅仅是处于某种极端的念头或情感,如对国家或社会的仇视,或仅仅是某种权宜之计或偶然举动。但是,这类恐怖主义的威胁并不因此而减弱,如1995年麦克维炸俄克拉荷马州政府大楼案和同年奥姆真理教制造的东京地铁袭击案,造成了大量的伤亡与损失。这类缺乏系统与清晰意识形态或动机的恐怖主义活动,在冷战后的影响事实上呈现出上升趋势,所造成的威胁程度也在上升,而因其行动多是一些孤立、不易引起注意的个体所为,因此对其防范也往往更难。
ISBN9787802324503
出版社时事出版社
作者王伟光
尺寸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