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韩女性媒介比较研究》包括了:中韩女性媒介基础研究、媒介与性别研究的基本理论、媒介与性别研究方法、媒介与性别研究的现状、女性媒介组织研究、女性媒介内容研究、女性媒介受众研究等内容。
编辑推荐
《中韩女性媒介比较研究》:亚洲传媒研究书系
社会变迁与传媒体制重构
——亚洲部分国家和地区传媒制度研究
韩剧攻略:当代韩国电视剧研究
中韩女性媒介比较研究 目录
上篇 中韩女性媒介基础研究
第一章 女性媒介的出现与发展
一、女性媒介研究的背景
二、对女性媒介的不同定义
三、最早的女性媒介:女报、女刊
第二章 媒介与性别研究的基本理论
一、女性主义的知识论与认识论
二、女性主义及其核心问题
三、社会性别研究主要关注的议题
第三章 媒介与性别研究方法
一、方法论的女性主义
二、女性主义方法论关于科学研究的新思考
三、媒介与社会性别研究的常用方法
四、中外媒介与社会性别研究案例分析
第四章 媒介与性别研究的现状
一、媒介与性别研究在中国
二、媒介与性别研究在韩国
中篇 中韩女性媒介结构研究
第五章 女性媒介组织研究
一、女性在中国媒介组织中的地位
二、女性在韩国媒介组织中的地位
第六章 女性媒介内容研究
一、中国媒介对女性的再现
二、韩国媒介对女性的再现
第七章 女性媒介受众研究
一、中国女性受众与媒介
二、韩国女性受众与媒介
下篇 中韩媒介议题与性别研究
第八章 电视媒介与性别研究
一、中国女性电视节目与新女性主义电视
二、韩国女性的社会现实与韩国电视连续剧
第九章 电影媒介与性别研究
一、中国电影中的女性与性别意识
二、韩国电影中的女性形象与电影语言的女性主义讨论
第十章 网络媒介与性别研究
一、中国网络频道中的女性定位
二、韩国网络与女性研究
第十一章 广告与性别研究
一、中国的广告与女性
二、韩国的广告与女性
参考文献 文摘
版权页:
插图:
《玲珑》提出的“都市摩登女性”,对女性的内在修养也有所强调。胡玉兰在《真正摩登女子》中指出,女子打扮时髦、会讲洋话、会跳交际舞并算不上真正“摩登”。一个女子要真正可以配称“摩登”,至少须具有下列条件:有相当学问(不一定要进过大学,但至少有中学程度,对于各种学科有相当的了解);在交际场中能酬对,态度大方,而不讨人厌;稍懂一点舞蹈;能管理家政:会管仆人、会烹饪、能缝纫(简单的工作,不需假手他人)。(《玲珑》第100期)
但配合《玲珑》的其他内容阅读就不难发现,《玲珑》杂志对女性的外在身体面貌更为强调。有研究者声称,《玲珑》是以“女性的身体为摩登的战场”。在这个以女性为主体的公共空间内,以女性身体建构公共空间的面貌。无疑,“摩登女性”的身体是这个公共空间的核心。
(3)健康的身体,摩登的美
在当时的流行观念中,对于女性身体美的阐释越来越多地倾向于具备“健康的身体”。这是因为经历清末以来“东亚病夫”之痛后,人们对体育运动有了更多的关注,体育的发展也与国家的富强或明或暗地拉上了关系。
西洋的体育运动项目自晚清传人中国,很快在中国得到了推广。新式学堂教育中,体育也成为重要的课程科目。李维清于1907年出版的《上海乡土志》第113页就指出:“国民有尚武之精神,而后国家有自强之基础,此体育会所以宜重也,晚清上海已有颇多的体育会,如沪学会、若群学会,均有附设体育部,此外又有体操研究会、舞蹈会、商余学会等,而南市、北市亦各有体育会。”
越来越多的女性在接受了新式教育的洗礼之后,对于体育运动有了更为开放的接受心态。新文化运动之后,对女性解放的呼吁也强调:既要解放妇女的精神,也要解放妇女的身体。
《玲珑》曾刊登《摩登妇女的装饰》一文,文中提到摩登女性“真正的美观,还是在康健的身体和丰满的肌肉”(《玲珑》第110期)。而佩方的《新女性的两大训练》更指出,女性其中一项重要训练就是体力,文中说道:“无论我国的女子,怎样学时髦,穿高跟鞋,但总有弱不禁风的缺点。病态美是一向给我们独占有的称号。林黛玉式的女子是我们的耻辱。现代人如果没有刚强的体格,便不会有远大的目光和伟大的希望。”
ISBN | 9787565701351 |
---|---|
出版社 | 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
作者 | 刘利群 |
尺寸 | 1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