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劳动价值论新解》内容简介:价值论是理论经济学的基础理论。只要存在商品生产,不论是简单的小商品生产,还是现代经济下的复杂的商品生产,都会遇到商品价值的确定问题,从而要求从理论上来说明商品价值问题。商品的价值包含着两个部分,一是必要产品价值部分,再一是剩余产品价值部分。这两个部分在经济发展中的分割与追求,既涉及微观经济理论,又涉及宏观经济理论。
再者,商品价值的创造与增加,同各类劳动者的劳动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对这种问题的分析,既涉及微观经济理论,又涉及宏观经济理论。
所以,各经济学派都提出了他们自己的商品价值理论,并据此来展开各自学派的经济理论体系及其阐述。
劳动价值论是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的基石。进一步说,劳动价值论是马克思主义的基石。所以,对劳动价值论的理解,是学习与掌握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的基础。同时,它也是学习与掌握马克思主义的基础。
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蕴涵深湛。
《劳动价值论新解》是对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若干基本性问题的某些方面的认识和诠释。
全书共五章。
编辑推荐
《劳动价值论新解》是由厦门大学出版社出版的。 目录
前言
第一章 引论
一、经济学中的价值论
二、商品价值的主要问题
三、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基本点
第二章 价值确定
一、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价值——社会必要抽象劳动时间概念的理论意义
二、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含义
三、商品价值的表现——等价物是一般人类
劳动(抽象劳动时间)的化身
四、货币的实质与职能
五、简单劳动、复杂劳动、劳动生产力和价值创造与变动
第三章 创造与增加价值的劳动
一、商业、金融与房地产业及其他服务业的劳动和价值创造
二、教育、科研和创新的劳动与价值增加
三、一般行政部门的劳动与价值增加
四、社会主义经济下的生产劳动
第四章 社会主义经济下剩余产品(剩余价值、利润)的生产
一、生产产品同时又生产剩余产品才真正地给社会增添了未来发展的财富
二、合适的利润率问题
三、重视剩余产品(剩余价值、利润)的生产与改进企业经营管理
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公有制企业应重视获取利润
第五章 价值转化为生产价格
一、马克思何以到《资本论》第三卷方论述价值转化为生产价格的问题
二、对马克思在论述价值转化为生产价格的问题时为说明平均利润率的形成所假设的举例的理解
三、平均利润率问题
四、生产价格形成新探
五、现实经济中各部门各行业产品与服务的
价格的确定问题
结束语 文摘
版权页:
插图:
3.研究与开发和生产增长与价值增加
前已论证过,在现代经济下,劳动者的生产力和生产率是和他们所装备的劳动工具内含的技术水平相联系的。如果劳动者所装备的劳动工具内含的技术水平高,一般说,劳动者的生产力和生产率也就高。
现代劳动工具的技术性能与效率,在现代经济的发展进程中是不断变革的。“现代工业从来不把某一生产过程的现存形式看成和当作最后的形式。因此,现代工业的技术基础是革命的。”①
现代劳动工具内含的技术性能与效率的变革是与自然科学和技术科学的发展与应用相联系的。机器生产的原则是把生产过程分解为各个组成阶段,并且应用力学、化学等等,也就是应用自然科学和技术科学来解决生产过程中所产生的种种问题。现代工业由于把自然科学和技术科学上的成就通过创制出技术性能更佳的劳动工具和新的更好的材料而后将其并人生产过程,这就必然大大提高劳动者的劳动生产率,增高劳动者创造价值和剩余价值的能力。随着科技的进步,旧的机器、工具、器具等等为技术性能更佳、效率更高的新的机器、工具、器具所取代,这种情况,在现代经济发展的进程中是永不停止的。“劳动生产力是随着科学与技术的不断进步而不断发展的。……科学与技术使执行职能和资本具有一种不以它的一定量为转移的扩张能力。”②正因为科学与技术的进步对劳动工具内含的技术的提高和新的更佳的劳动材料的出现从而对现代经济的发展有着如此决定性的重要作用的关系,我们才称“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③。
劳动工具内含的技术水平的提高对生产的发展和劳动者的生产力和生产率既然有如此的重要的作用,那么,在经济实际中又如何来获得这种成就呢?
ISBN | 9787561537275 |
---|---|
出版社 | 厦门大学出版社 |
作者 | 石景云 |
尺寸 | 1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