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0国际能源与电力价格分析报告》是能源与电力分析年度报告系列之一。本报告对2004-2009年的国际电力、煤炭、石油、天然气等能源价格水平及变动趋势进行了比较,对电价与其他能源价格比价进行了对比,对能源价格之间的相关性进行了探讨,对我国2010年的能源价格趋势进行了分析。
本报告可供能源和电力行业从业人员、相关企业价格工作人员、国家相关政策制定者及科研工作人员参考使用。
编辑推荐
《2010国际能源与电力价格分析报告》是能源与电力分析年度报告系列之一。 目录
前言
1 石油价格分析
1.1 石油的生产与消费
1.1.1 世界及主要国家石油生产量
1.1.2 世界及主要国家石油消费量
1.1.3 世界及主要国家石油贸易量
1.2 原油价格分析
1.2.1 原油期货价格
1.2.2 国际原油现货价格
1.2.3 国际原油离岸价格
1.2.4 原油到岸价格
1.3 成品油价格分析
1.3.1 中国成品油价格
1.3.2 国际成品油价格
1.3.3 成品油价格国际比较
1.3.4 成品油与国际原油价格变化相关性分析
1.4 小结
2 天然气价格分析
2.1 天然气的生产与消费
2.1.1 世界及主要国家天然气生产量
2.1.2 世界及主要国家天然气消费量
2.1.3 世界及主要国家天然气贸易量
2.2 国际天然气市场价格分析
2.2.1 美国进口天然气价格分析
2.2.2 日本进口LNG价格分析
2.2.3 俄罗斯出口管道天然气价格分析
2.3 工业用天然气价格分析
2.4 居民用天然气价格分析
2.5 进口LNG价格分析
2.6 小结
3 煤炭价格分析
3.1 煤炭储量、生产与消费
3.1.1 煤炭储量
3.1.2 煤炭生产
3.1.3 煤炭消费
3.2 国内外煤炭市场价格
3.2.1 中国煤炭市场价格
3.2.2 亚太地区煤炭市场价格
3.2.3 大西洋地区煤炭市场价格
……
4 电价分析
5 能源价格相关性分析
6 结论与建议
附录1 各国家(地区)货币单位及汇率
附录2 部分国家(地区)风电政策
附录3 部分国家(地区)太阳能发电政策
参考文献 文摘
版权页:
插图:
一是提高能源价格水平,促进资源节约和经济结构调整。
我国能源价格普遍偏低,无形中起着鼓励过度消费能源的作用,不利于缓解当前经济、能源、环境三者失衡的矛盾,难以促使高能耗行业企业退出市场,以及能源的节约和合理利用;同时,也助长了我国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促使我国在国际分工中向高资源消耗、高环境代价的低端产业和产品倾斜发展,既助长了外向型经济发展,也无形中对外国实行了能源补贴,不利于促进经济增长方式的改变和循环经济的发展。为促进资源节约和经济结构调整,必须提高能源价格水平。只有节约优先,从根本上改变电力等资源产品价格偏低的不合理现状,充分发挥价格杠杆作用,引导技术进步和促使产业结构优化,才能真正实现可持续发展。
二是优化能源比价结构,促进能源产业的良性发展和能源的有序利用。
能源比价不合理,不利于能源结构优化和能源产业链的良性发展,也影响能源的有序利用。煤炭开采价与其他一次能源的比价偏低,一方面导致煤炭行业设备落后,事故频发,企业缺乏自我积累的能力,另一方面无形中鼓励企业向价位低、污染大的煤炭能耗倾斜,不利于可持续发展;国际国内油价倒挂,导致国内油品在供应紧张的条件下,成品油出口量增加和进口量减少;国内天然气价格太低,造成了天然气需求的大幅增长,而进口天然气、国内天然气价格相差悬殊,又导致国内生产天然气的积极性不高,也缺乏激励引进天然气的动力,天然气缺口不断增大;电力产品,衔接了能源上下游产业,电力产品与一次能源的比价如果严重偏低,就将导致电力被过度消耗,能源被浪费,市场有效配置资源的作用被削弱。
ISBN | 9787512306028 |
---|---|
出版社 | 中国电力出版社 |
作者 | 国网能源研究院 |
尺寸 | 1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