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十年一鉴:CCTV10〈百家讲坛〉的品牌建设》讲述了:在电视媒体改革和知识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电视行业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强化品牌意识,引入品牌策略,实施品牌发展,进而实现媒体核心竞争力和影响力的全面提升,已成为电视媒体从业者的共识。
作为一档具有强烈人文意识的电视栏目,对社会的需求和品牌战略的成熟把握,使《百家讲坛》完成了从一个单纯的讲座栏目向电视品牌的转换,观众喜爱,专家肯定,领导赞扬,真正实现了“多方共赢”。从《百家讲坛》栏目的发展过程和传播效果可以看出,它在观众的心目当中已经具备了品牌的地位和尊严,节目的制作水平和收视趋于稳定,节目内容和形态具备独特的特质,节目制作理念和观众的价值观有较大的一致性,在功能上满足了观众对优秀传统文化学习的需求,树立起了独特的、经典的、大气的品牌形象。
电视栏目的品牌建设是一个系统的动态过程,它包括分析观众需求,确定栏目定位,打造栏目内容,构建栏目个性,形成栏目价值,进入平稳发展期后,还要从选题、制作等方面保持并继续提升栏目质量,同时借助品牌推广和延伸,扩大栏目影响和品牌效益等诸多环节。
编辑推荐
《十年一鉴:CCTV10〈百家讲坛〉的品牌建设》是由陕西师范大学出版总社有限公司出版的。 作者简介
万卫,2004年9月至2009年5月任CCTV-10《百家讲坛》栏目制片人。 目录
编者语
打造中国电视文化的精神品牌(代序)
第一章 《百家讲坛》的品牌形象
第二章 《百家讲坛》的品牌定位
第三章 《百家讲坛》的核心竞争力
第四章 《百家讲坛》的选题和制作
第五章 《百家讲坛》的品牌维护
第六章 《百家讲坛》的品牌认知
第七章 《百家讲坛》的蓝海战略
第八章 《百家讲坛》的品牌推广和延伸
第九章 《百家讲坛》的团队建设
……
附录:媒体访谈录(以采访时间为序)
用文化铸就品牌永久生命力(后记) 文摘
版权页:
插图:
第一章 《百家讲坛》的品牌形象
品牌身份是决策者在对品牌进行全方面的规划和设计之后形成的,代表传播者自己的欲求,包括品牌的意义、目的和自我形象,指出了品牌的独一无二性和价值所在,为品牌行为的一致性和连续性’提供框架。
品牌形象是消费者对品牌形成的一系列的想法和感觉,它超越单纯的识别范畴,涉及品牌的意义和声望。
品牌传播者必须先从理念出发来设计和管理品牌,最后到达品牌的外部属性(如电视节目的选题、或节目形态)。代表传播者欲求的品牌身份和观众所感知的品牌形象拟合度越高,意味着品牌设计越成功。
品牌个性是指赋予品牌的系列人格化特征,将品牌拟人化是西方品牌理论研究中的创新性突破,并一直在理论研究和品牌实践中得到广泛运用。
本章将以《百家讲坛》为案例,运用拟人化的方法,对栏目的电视品牌形象和品牌身份进行认知、确立和分析。
栏目品牌形象是栏目的消费者——电视观众感知到的品牌特征,是观众对栏目的主观感受。通常观众会把栏目品牌的形象和特性与具体的某个人的形象和个性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人们会问自己:我所喜欢的品牌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是男的还是女的?年龄多大?结婚了吗?孩子多大?身体健康吗?他的信仰、政治主张是什么?等等。最重要的是人们对于不同层次的人际关系,所回报的忠诚度水平存在着巨大的差异。因此用拟人化的方法把栏目品牌描述成一个人,也是重要的塑造品牌的手段。
但是,栏目品牌形象是电视观众感知到的品牌人格特征,而不一定是品牌传播者自己的诉求,品牌传播者把自己的品牌认定为哪种身份才是品牌管理的核心。品牌身份代表传播者,指出了品牌的意义、目的和自我形象。从管理者的角度看,品牌身份先于品牌形象。在把一个形象向观众抛射时,必须精确地了解我们到底要抛射什么。一个品牌是否成功,关键要看传播者描述的品牌身份与消费者(观众)认知的品牌形象重合了多少,是不是原先想要的个性形象。
ISBN | 9787561356210 |
---|---|
出版社 | 陕西师范大学出版总社有限公司 |
作者 | 万卫 |
尺寸 | 1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