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系统集成项目管理工程师考试全程指导(第2版)》由希赛教育软考学院组织编写,作为计算机技术与软件专业技术资格(水平)考试指定参考用书。着重对考试大纲规定的内容有重点地细化和深化,内容涵盖了系统集成项目管理工程师考试大纲的所有知识点,每章中还带有巩固知识点的例题,并有详细的分析与解答,案例分析部分则给出了解答方法和带有详细分析的例题。
阅读《系统集成项目管理工程师考试全程指导(第2版)》,就相当于阅读了一本详细的、带有知识注释的考试大纲。准备考试的人员可通过阅读《系统集成项目管理工程师考试全程指导(第2版)》掌握考试大纲规定的知识,掌握考试重点和难点,熟悉考试方法、试题形式,试题的深度利广度,以及内容的分布、解答问题的方法和技巧,迅速提升基础知识和案例分析掌握水平。
《系统集成项目管理工程师考试全程指导(第2版)》也可作为系统集成项目经理日常工作的参考手册,也可作为计算机专业教师的教学和工作参考书。
编辑推荐
《系统集成项目管理工程师考试全程指导(第2版)》根据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工业和信息化部文件,计算机技术与软件专业技术资格(水平)考试纳入全国专业技术人员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的统一规划。通过考试获得证书的人员,表明其已具备从事相应专业岗位工作的水平和能力,用人单位可根据工作需要从获得证书的人员中择优聘任相应专业技术职务(技术员、助理工程师、工程师、高级工程师)。计算机技术与软件专业实施全国统一考试后,不再进行相应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评审工作。 目录
第1章 考情分析
1.1 项目管理综合知识
1.2 项目管理案例分析
1.3 考试复习要点
第2章 信息化基础知识
2.1 信息化概述
2.2 电子政务
2.3 企业信息化与电子商务
2.4 例题分析
第3章 信息系统服务管理
3.1 信息系统服务业
3.2 信息系统服务管理体系
3.3 信息系统集成资质管理
3.4 信息系统工程监理资质管理
3.5 例题分析
第4章 信息系统集成专业技术
4.1 信息系统建设
4.2 软件工程
4.3 面向对象系统分析与设计
4.4 软件体系结构
4.5 典型应用集成技术
4.6 计算机网络知识
4.7 例题分析
第5章 法律法规和标准规范
5.1 软件工程的国家标准
5.2 知识产权管理
5.3 例题分析
第6章 项目管理一般知识
6.1 项目管理概述
6.2 项目的组织
6.3 项目生命周期
6.4 单个项目的管理过程
6.5 例题分析
第7章 项目立项管理
7.1 建设方的立项管理
7.2 承建方的立项管理
7.3 签订合同
7.4 政府采购法
7.5 例题分析
第8章 项目整合管理
8.1 项目整合管理概述
8.2 制定项目章 程
8.3 项目计划管理
8.4 实施整体变更控制
8.5 结束项目或阶段
8.6 例题分析
第9章 项目范围管理
9.1 范围管理概述
9.2 收集需求
9.3 定义范围
9.4 创建工作分解结构
9.5 核实范围
9.6 控制范围
9.7 例题分析
第10章 项目时间管理
10.1 时间管理概述
10.2 定义活动
10.3 排列活动顺序
10.4 估算活动资源
10.5 估算活动持续时间
10.6 制订进度计划
10.7 控制进度
10.8 例题分析
第11章 项目成本管理
11.1 成本管理概述
11.2 估算成本
11.3 制定预算
11.4 控制成本
11.5 例题分析
第12章 项目质量管理
12.1 质量管理基础
12.2 质量管理常用工具
12.2 规划质量
12.3 实施质量保证
12.4 实施质量控制
12.5 软件质量管理
12.6 例题分析
第13章 项目人力资源管理
13.1 人力资源管理概述
13.2 制定人力资源计划
13.3 组建项目团队
13.4 现代激励理论体系
13.5 建设项目团队
13.6 管理项目团队
13.7 例题分析
第14章 项目沟通管理
14.1 项目沟通管理概述
14.2 识别干系人
14.3 规划沟通
14.4 发布信息
14.5 管理干系人期望
14.6 报告绩效
14.7 例题分析
第15章 项目采购管理
15.1 采购管理概述
15.2 规划采购
15.3 实施采购
15.4 管理采购
15.5 结束采购
15.6 例题分析
第16章 项目合同管理
16.1 合同概述
16.2 合同管理
16.3 合同法
16.4 例题分析
第17章 项目风险管理
17.1 风险管理概述
17.2 规划风险管理
17.3 识别风险
17.4 实施定性风险分析
17.5 实施定量风险分析
17.6 规划风险应对
17.7 监控风险
17.8 例题分析
第18章 项目配置管理
18.1 项目相关信息及其管理
18.2 配置管理概述
18.3 制定配置管理计划
18.4 配置识别与建立基线
18.5 建立配置管理系统
18.6 版本管理
18.7 配置状态报告
18.8 配置审核
18.9 例题分析
第19章 信息系统安全管理
19.1 信息安全管理
19.2 信息系统安全
19.3 物理安全管理
19.4 人员安全管理
19.5 应用系统安全管理
19.6 例题分析
第20章 案例分析
20.1 试题解答方法
20.2 试题解答实例
参考文献 文摘
版权页:
插图:
2.3 企业信息化与电子商务
企业要应对全球化市场竞争的挑战,特别是大型企业要实现跨地区、跨行业、跨所有制、跨国经营的战略目标,要实施技术创新战略、管理创新战略和市场开拓战略,要将企业工作重点转向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和制度创新的方向上来,信息化是必然选择和必要手段。
2.3.1 企业信息化
企业信息化是指企业以业务流程的优化和重构为基础,在一定的深度和广度上利用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和数据库技术,控制和集成化管理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的各种信息,实现企业内外部信息的共享和有效利用,以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和市场竞争力,这将涉及对企业管理理念的创新,管理流程的优化,管理团队的重组和管理手段的革新。
如果从动态的角度来看,企业信息化就是企业应用信息技术及产品的过程,或者更确切地说,企业信息化是信息技术由局部到全局,由战术层次到战略层次向企业全面渗透,运用于流程管理、支持企业经营管理的过程。这个过程表明,信息技术在企业的应用,在空间上是一个由无到有、由点到面的过程;在时间上具有阶段性和渐进性,起初是战术阶段,经过逐步深化,发展到战略阶段;信息化的核心和本质是企业运用信息技术,进行隐含知识的挖掘和编码化,进行业务流程的管理。企业信息化的实施,一般来说,可以沿两个方向进行。一是自上而下,必须与企业的制度创新、组织创新和管理创新结合;二是自下而上,必须以作为企业主体的业务人员的直接受益和使用水平逐步提高为基础。
运用信息技术,通过在生产工艺设计、产品设计中计算机辅助设计系统的应用,通过因特网及时了解和掌握创新的技术信息,才能加快技术向生产的转化。另外,生产技术与信息技术相结合,能够大幅度地提高技术水平和产品的竞争力,比如,信息技术与洗衣机生产相结合,就生产出了自动洗衣机,增加了附加价值。
借助信息技术,发挥计算机的信息采集、存储功能和网络的传递与共享功能,可以对企业现有的管理流程重新整合,从作为管理核心的财务、资金管理,转向技术、物资、人力资源的管理,并延伸到企业技术创新、工艺设计、产品设计、生产制造过程的管理,进而还要扩展到客户关系管理、供应链的管理乃至发展为电子商务。
在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过程中,信息化起着重要作用。特别是在由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轨的过程中,赋予企业信息化一系列特殊的使命,那些不适应企业信息化的管理体制、管理机制和管理制度必须得到创新。
ISBN | 9787302260141,730226 |
---|---|
出版社 | 清华大学出版社 |
作者 | 张友生 |
尺寸 | 1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