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经验的疆界》集中关注一个简单问题的几个小方面。这个问题就是:经验在智慧寻求中起着什么作用,或者应该起什么作用,特别是在组织里?《经验的疆界》旨在为这个问题提供部分答案:抽样介绍具有代表性的观点,而不是全面介绍所有观点;是对这些观点的粗浅思考,而不是深入探讨。《经验的疆界》篇幅不多,引用之处却很多(本人才薄智浅),其中有很多是引用自己的文章。
编辑推荐
《经验的疆界》:过去的50年里,在组织决策研究领域最有贡献的学者,全球200位管理人师共同仰慕的“人师中的大师”。 媒体推荐
读詹姆斯·马奇的作品,就像在与一个一直以来不断地指出我们平常意识不到的重要事情的人对话。
——安·米纳《管理科学季刊》
马奇之于组织理论,就像迈尔斯·戴维斯之于爵士乐……与同时代人不一样的是,马奇的影响力并不局限于哪一门社会科学,而是遍及各门社会科学。
——约翰·帕吉特当代社会学
对于那些重视辩证分析及其提供的有关组织行动的知识的人来说,读马奇的作品,就像看知名导演黑泽明执导的电影一样——马奇的作品让我们体会深刻、回味无穷、看了还想看。
——祖尔.沙皮拉《组织织行理论的的探索:抛引玉之评》 作者简介
作者:(美国)詹姆斯·马奇(James G.March) 译者:丁丹
詹姆斯·马奇,斯坦福大学商学院人力资源管理与经济学名誉教授,当代一流的管理思想家。马奇很早就成为学术界公认的大师,他在早期职业生涯中所写的两本书——与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赫伯特·西蒙于1958年合写的《组织》,以及与理查德·赛尔特于1963年合写的《企业行为理论》,是组织研究的经典之作。马奇于1995年从斯坦福大学退休,在这之前,他担任过很多学科的教授,比如心理学、政治学、社会学、管理学和教育学。此外,他还是一位诗人,出过八本诗集。 目录
前言
第1章 追求智慧
绪论
智慧的两个要素
体验式学习
第2章 通过复制成功而学习
智慧适应的两种模式
复制成功
三种机制
两组问题
复制成功的问题
低智学习与高智解释
风险承担
配偶选择
第3章 通过故事和模型来学习
故事和模型
组织故事
神话主题
真理、正义与美
真理价值
正义
美
第4章 产生新事物
适应是新事物的敌人
新事物之谜
理解新事物的两条理论思路
适应结合
适应低效
笼统标签
新事物生成机制的存活
新事物作为越轨
组织适应如何制造产生新事物的条件
新事物工程学
第5章 经验的启示
经验作为有用的老师
经验作为不完美的老师
经验的鲜活性
启示的模糊性
诠释的灵活性
回避经验的问题
本质内容
经验与人类智慧
参考文献 序言
本书是根据2008年10月我在康奈尔大学所做的三场“信使
讲座(Messenger Lecture)”编写而成的。我非常感谢康奈尔大
学,特别感谢讲座主持人维克多·倪(Victor Nee)和丹妮尔·
亚当斯(Danielle Adams),他们热情、周到,让我的康奈尔之
行非常愉快。那三场讲座,有些资料来自我在哈佛大学、麻省
理工学院、加州大学欧文分校的讲话。我非常感谢康奈尔大学
出版社的编辑杰米·富勒(Jamie Fuller),还有罗杰·海顿
(Itoger Haydon)、普琳西拉·赫德(Priscilla Hurdle)和昂热·
罗密欧一霍尔(Ange Romeo-Hall),他们帮我准备了出版稿。
我还要感谢丹尼尔·纽瓦克(Daniel Newark),他帮我做了
索引。
本书集中关注一个简单问题的几个小方面,这个问题就是:
经验在智慧寻求中起着什么作用,或者应该起什么作用,特别是
在组织里?本书旨在为这个问题提供部分答案:抽样介绍具有
代表性的观点,而不是全面介绍所有观点;是对这些观点的粗浅
思考,而不是深入探讨。本书篇幅不多,引用之处却很多(本
人才薄智浅),其中有很多是引用自己的文章(本人还相当自
恋)。
本书的观点,很多是从7位才华横溢的同事兼朋友那里借鉴
而来的,尽管可能有所曲解。因此,不管本书为我赢得什么荣
耀、招致什么谴责,有一部分应该属于他们。他们是:米。奥
吉尔(Mie Augier。),他融会贯通了舒茨(Schutz)、昆德拉
(Kundela)、普拉斯(Plath)、尼采(Nietzsche)和多西(Do
si)的思想,在这一过程中体现出的探究热情和质疑精神,令我
钦佩;芭芭拉·查米阿乌斯卡(Barbara Czamiawska),多年以
来,她给我讲授故事、叙事和组织理论,不厌其烦、尽心尽力;
杰克尔·邓雷耳(Jerker Denrell),他与我讨论内源抽样、学
习,还与我讨论随机过程造成的意外结果;丹尼尔‘莱温特
(Daniel LevinIhal),他就组织学习问题与我交流合作多年;约
翰·P·奥尔森(Johan P.Olsen),他睿智、重友谊、治学严
谨,我做的一切研究,特别是本书所涉主题方面的研究,他都提
过意见和建议,让我获益匪浅;威廉·H·斯塔巴克(William
H.Starbuck),他在组织学习这个主题上的研究年头几乎和我一
样多,贡献颇大、理解颇深;西德尼·温特(Sidney Winter),
他习惯把问题思考透彻后才写成文章发表,因此不写则已,一写
就是大作。还有很多人对本书做出了贡献,我在此就不一一致
谢了。我曾经那样做过,结果光致谢就写了好几页纸。
斯宾塞基金(Spencer Foundation)、里德基金(Reed Foun
dation)、斯坦福商学院(Stanford Graduate School of Business)、
斯坦福教育学院(Stanford University School of Business)和哥本哈
根商学院(Copenhagen School of Business)为我提供了充裕的研
究资金以及其他方面的支持,我非常感谢他们的资助,也非常欣
赏它们对自由探究精神的倡导。
最后,我要对我的妻子珍妮(Jayne)致以诚挚的谢意。她
优雅,并在优雅中隐藏着一种罕见的善良。60多年来,她一直
陪伴着我,对我无限包容,我无法用语言表达对她的感激之情。
詹姆斯·马奇
斯坦福大学,2009年12月 文摘
版权页:
本书抽样介绍的各种观点可以归到三大不同学派。第一个是组织学派,专门借鉴经济学、心理学、管理学、社会学、政治学、公共行政管理学和人工智能学。这个学派的学者,大多是笛卡尔信徒,崇尚科学,擅长分析。他们强调用正式方法分析数据、检验假设、考验模型、证明定理。他们喜欢一板一眼地演绎,追求简练但推广性强的理论,从他们对博弈理论、认知协调理论、结构均衡理论、吸收能力理论、垃圾桶理论之类东西的痴迷中可见一斑。他们的风格是,分析离散变量之间相对简单的关系。他们主要从社会和行为科学中的成规定见的角度说话。他们认为,历史是蹒跚着进步的,知识和智慧随着历史的发展而增长。
第二个是叙事学派。这个学派偏人文主义,专门借鉴文学、评论、史学、人类学、语言学、法学研究和宗教。这个学派的学者强调语言、暗喻、阐述意义。他们当中有很多人就像效仿中世纪宫廷小丑抨击权威人士、捍卫下层人民尊严的达理奥·福(Dario Fo)一样,把自己放在成规定见的对立面。他们喜欢天马行空地揣测,经常像弗洛伊德或者福柯(Foucault)那样以偏概全,但是也喜欢对人类状况刨根问底。他们的风格是,琢磨语言的细微之处,从中挖掘意义。他们一般避而不谈智慧增长,而是宣扬智慧与历史相互嵌套的理念以及社会建构和文化意识等概念。
ISBN | 7506042185,978750604 |
---|---|
出版社 | 东方出版社 |
作者 | 詹姆斯·马奇(James G.March) |
尺寸 | 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