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处所宾语的研究成果很多,但大多
比较零散,各家多按照自己的理解去阐
释,而缺少一个系统的、全面的研究成
果。由单宝顺编著的《现代汉语处所宾语研究》弥补了以往研究中的这一不
足,将研究对象限定在对“处所宾语”
的最广泛的外延的理解上,以统一的标
准全面地展示“处所宾语”结构的种种
类别及其相互差异。
《现代汉语处所宾语研究》考察了目前学界所讨论的所有
的“处所宾语”结构,并对其宾语性和
处所性作出判定,同时还考察了该类结
构的生成方式、构式意义等,并通过对
该类结构历时语法化的考察来证明前述
结论。
《现代汉语处所宾语研究》主要应用“构式语法理论”“认
知语法理论”“语法化理论”“结构主义
语法理论”“生成语法理论”等理论的
研究成果,坚持系统观、解释观、语义
观、生成观、应用观的研究取向,把描
写和解释相结合,完整地展现了现代汉
语处所宾语及相关句式的全貌。
编辑推荐
由单宝顺编著的《现代汉语处所宾语研究》以孟琮等《汉语动词用法词典》中1223个动词,共2117个义项为研究对象,仍然以义项为单位,对其中能够带处所语义成分做宾语的动词进行考察,共得出可带处所宾语的动词义项657个,其中56个义项在词典中并没有标明可以带处所语义成分做宾语,15个义项所带的处所语义成分和词典所标明或列举的处所语义成分存在差异。本书所讨论的内容建立在对该657个义项进行全面穷尽性的考察的基础上,同时又不限于这657个义项,对词典中并没有收录的其他动词,尤其是近年来流行的新的处所宾语形式,以及学界存在争论的某些处所宾语形式也进入到本书的考察对象之中。 作者简介
单宝顺,男,汉族,1981年生于辽宁沈阳,北京师范大学文学博士,现为浙江理工大学文化传播学院讲师,中文系副主任,上海师范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科研流动站博士后,在《北方论丛》、《语文建设》等刊物上发表论文十余篇。 目录
引言
一 本书的研究对象
二 处所宾语
第一章趋向动词和趋向结构
一 趋向动词概说
二 “趋向动词+处所”结构中“处所”的宾语性
三 “趋向动词+处所”结构中“处所”的处所性
四 趋向动词的分类
五 “趋向动词+处所”结构的生成
六 “趋向动词+处所”结构的构式意义
七 “趋向动词+处所”结构的语法化
八 小结
第二章朝向类动词和朝向结构
一 朝向类动词和朝向结构概述
二 “朝向类动词+处所”结构是不是处所宾语结构
三 “朝向类动词+0”结构的生成
四 “朝向动词+O”结构的语法化
五 小结
第三章位移动词
一 位移动词概述
二 位移动词的分类
三 动作性样态位移动词
四 状态性样态位移动词
五 致使工具位移动词
六 结果附着性位移动词
七 方式途径位移动词
八 状态存在类动词
第四章致使位移动词
一 致使位移动词概述
二 致使位移动词的分类
三 安装放置义动词
四 材料装饰类动词
五 陪同位移义动词
六 致使结果附着类动词
七 非典型放置义动词
八 邮寄类动词
九 调派类动词
十 致使方式类动词
十一 致使存在类动词
十二 “添加类动词”
第五章宾语化形成的受事性处所
一 宾语化形成的受事性处所简介
二 几类宾语化形成的受事性处所结构
三 征服义宾语
四 “方式类宾语”结构
五 小结
第六章文言句式的再现形成的处所
一 古代汉语中的“动词+处所”结构
二 古汉语句式在现代汉语中的再现
三 文言句式的再现形成的处所的语法地位
四 小结
第七章典型受事性处所
一 空间受事类宾语
二 机构地点类宾语
三 部分受事类宾语
四 容器转喻内容物宾语
五 和“处所”重合的对象宾语
六 小结
第八章余论
一 影响动词带处所宾语的两个因素
二 词法中的“处所宾语”
三 抽象的“处所”
参考文献
后记
ISBN | 9787500498643 |
---|---|
出版社 |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作者 | 单宝顺 |
尺寸 | 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