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孙学军的《电梯说服术——30秒打动人心的沟通技巧》从“麦肯锡30
秒电梯理论”入手,将30秒的说服时间拆分为5秒开场、20秒演讲和5秒收
尾三个环节,并针对各个环节在沟通过程中的不同目标和任务,对各种沟
通策略和说服技巧作了通俗易懂的介绍,同时辅以大量精彩的案例进行示
范说明,便于读者轻松地掌握“快速说服”的理念与方法,从而可以为演
讲、谈判、辩论、讲课以及日常交流提供技能储备。
《电梯说服术——30秒打动人心的沟通技巧》适合希望提高语言表达
能力的各类职场人士阅读。
编辑推荐
说服本来就是一个双向的互动过程,你在说服别人的同时,别人也在试图说服你。当你感觉自己和他人沟通时总是力不从心,当你和家人朋友有了异议不知如何应对,当你看到身旁的同事几句话就把上司说得喜笑颜开,当你得知有些推销员轻而易举就拿下销售业绩冠军……你不用惊讶,更不用担心。
摆在你面前孙学军的这本《电梯说服术——30秒打动人心的沟通技巧》就是为解决以上各种问题编著而成的。不管你是推销员、服务生,还是律师、老师,抑或经理、老板,只要你阅读此书,都将从中获得帮助。本书将让你知晓如何说服固执己见的朋友,如何打动苛刻挑剔的老板,如何打败振振有词的辩手,让你成为一名真正掌握沟通秘诀的说服高手。 目录
Chapter 1热身:麦肯锡30秒电梯理论
1.何谓“麦肯锡30秒电梯理论”
2.电梯说服术——高情商的智慧
3.电梯说服术——另类的心理PK战
4.电梯说服术——面对面的口才演讲
5.电梯说服术——人格魅力的综合展示
Chapter 25秒开场:语出惊人,瞬间占据优势
1.一眼盯准最有利的位置
2.用得体的仪容仪表赢得好感
3.“您好,我能问一下您这双鞋是从哪里买到的吗?”
4.用“?”聚焦对方的思维
5.小道具也可以吸引大眼球
6.言简意赅,直奔主题
7.杜绝流水账式的平淡口吻
8.对不同的人用不同的讲话方式
9.异性开场技巧有差异
10.称呼得当,留下良好的第一印象
Chapter 320秒演讲(一):让对方跳入自己的思维矩阵——心理说服
1.让对方感觉你是“自己人”
2.让对方在催眠中自我说服
3.溢美之词要把握火候
4.巧用对方的猎奇心理
5.A或B,给对方来个“二选一”
6.巧妙利用人们的“稀缺心理”
7.暗示的强大作用
8.大胆利用从众心理
9.诙谐幽默达成心理共鸣
10.让对方在对比中感觉“占了便宜”
Chapter 420秒演讲(二):给犹豫不决的对方吃一颗定心丸——举证说服
1.权威人物帮你建立威信
2.妙用数字可以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3.找出那个共同的“假想敌人”
4.适当“威胁”,说服更奏效
5.格言谚语可以发挥点睛之效
6.举出和对方有相同经历和立场的见证人
7.声东击西,正话反说
8.用“事实”让对方不得不说“Yes”
Chapter 520秒演讲(三):让对方在情不自禁中欣然接受——感官说服
1.微笑以示友好
2.“竖起”你的耳朵
3.用手势表达你的心声
4.善于解读眼神中的信息
5.用“握手”拉近心理距离
6.学会给对方“留面子”
7.面部表情的魅力
8.“站姿”也有策略
9.体验式说服,从心动到行动
Chapter 65秒收尾:一锤定音,让对方感受“被说服”的快乐
1.给出你真实的承诺
2.一语中的,给对方的判断加固堡垒
3.三言两语让对方明白这是一件双赢的事
4.当场送出你的祝福
5.出其不意,用小礼物俘获“芳心”
6.适度“暧昧”,有助沟通
7.在告别语中加入煽情词汇
8.有始有终,微笑到最后一秒
9.营造明快气氛,让对方开开心心说“Goodbye”
Chapter 7“电梯说服术”实战应用
1.成功谈判的说服术
2.一流推销中的说服术
3.与同事相处的说服术
4.打动老板的说服术
5.面试中的说服术
6.朋友之间的说服术
7.爱人之间的说服术
参考文献 序言
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将变得“零障碍”。
人们在生活与工作中,几乎随时随地、每时每刻都处在与他人互动、
沟通和交流的状态中。而只要有沟通的存在,就不可避免地存在着
“说服与被说服”的人际关系。例如,你向陌生人推销产品;与朋友
商量去哪里游玩;告诉孩子要保护视力;对老板说你想加薪……这
些看似平常的人际行为,其实都蕴含着说服他人的意图。
虽然每个人每天都在实践着说服他人这一行为,但是想要灵活
掌握和运用说服技巧却并非易事。说服本来就是一个双向的互动
过程,你在说服别人的同时,别人也在试图说服你。当你感觉自
己和他人沟通时总是力不从心,当你和家人朋友有了异议不知如
何应对,当你看到身旁的同事几句话就把上司说得喜笑颜开,当
你得知有些推销员轻而易举就拿下销售业绩冠军……你不用惊讶,
更不用担心。
摆在你面前的这本《电梯说服术——30秒打动人心的沟通技
巧》就是为解决以上各种问题编著而成的。不管你是推销员、服
务生,还是律师、老师,抑或经理、老板,只要你阅读此书,都
将从中获得帮助。本书将让你知晓如何说服固执己见的朋友,如
何打动苛刻挑剔的老板,如何打败振振有词的辩手,让你成为一
名真正掌握沟通秘诀的说服高手。
本书从“麦肯锡30秒电梯理论”的故事入手,探寻30秒时间内的
快速说服技巧。本书形象具体地将30秒的时间进行拆分,提炼出5秒
开场、20秒演讲以及5秒收尾三大环节,并针对各个环节的特点给出了
相应的说服策略。本书的最大亮点在于很好地把握了“电梯说服术”的
切入点,强调“快速”说服,教授读者如何使用最简短的语言达到最佳
的说服效果,这一点有别于只是泛泛讲述说服技巧的图书。另外,本书
中没有长篇大论地讲解理论,书中所归纳整理的每个说服技巧都附有生
动有趣的案例,并且每一个案例都取材于现实生活,例如职场中同事之
间的话语沟通、职员与老板的交流互动、推销员的营销策略、谈判场上
的唇枪舌战、面试人员的应聘面试、家人朋友的聊天以及父母对子女的
教育等。
阅读本书的最终目的,是让你的说服对象接受你的观点,认同你的
看法,从而打破人际交往中的壁垒和障碍。我们要相信,说服不只是演
讲者的专利,它是每一个平凡之人都可以掌握的实用技能。只要你出言
巧妙、言语幽默、应对自如,就能够搭建沟通的桥梁。本书将教你轻松
应对各种社交场合,驾轻就熟地掌握沟通技巧,让你在人际交往中如鱼
得水,无往而不胜。
编者在编写本书的过程中,得到了付雪婷和王微两位同志的大力支
持与帮助,她们为本书的编写工作搜集了大量的资料,并参与了统撰定
稿,在此表示衷心的感谢。
由于编者的理论水平和实践经验有限,书中难免出现疏漏与不妥之
处,敬请各位专家、读者批评指正。 文摘
面对“如何说服他人”这一问题时,浮现在我们脑海的首先是一张
巧舌如簧的嘴。不管是管理者、决策者、律师,还是销售人员、餐馆服
务生,大都渴望以“三寸之舌”达到“四两拨千斤”的说服奇效。能
“口吐珠玑”、“开口是金”的人让我们联想到的更多是说话的技巧,而
不是话语的渗透力、穿透力。在大多数人的印象中,能说会道只是会耍
嘴皮子而已。
事实上,说服是一门科学,其背后有着基于心理分析的强大逻辑支
撑。正是在这一科学基础之上,说服才能超越“口舌之辩”,成为一种
能够改变他人的思维乃至行为方式的强大影响力。
从心理学的角度讲,说服的本质就是克服认知不协调的过程。这一
过程可分为理性说服和感性说服两个方面,理性说服即晓之以理,感性
说服则是动之以情。社会心理学家经过长期的研究,挖掘出许多增强说
服力的心理战术,主要可归纳为以下几种。
(1)利用熟悉的环境占据心理优势
心理学研究发现,人在熟悉的环境中比较有心理优势,做事底气更
足,自我感觉更有把握。所以我们在说服对方的时候,应该尽量选择自
己熟悉的环境。
(2)满足他人的不同需求
渴望被肯定和好奇是常见的心理‘需求。有人做了一个自我评价方面
的小调查,结果发现约70%的人觉得自己比一般人优秀。对于这类人而
言,得到别人的肯定是进行自我肯定的有力依据,所以,赞美是满足他
人需求的重要方式。而好奇心是“心灵的饥饿”,很少有人能抵挡得住
好奇心的诱惑,当你试图给别人灌输一种想法时,一定要激发他们的好
奇心。
(3)适当与对方步调一致
当你试图改变某人的一些看法时,最好你也有相同或者类似的经
历,因为你们的相似程度越高,对方就越把你当做“自己人”,你现在
的言行在他看来是他即将要经历的过程,因而更容易建立对你的认同。
正如心理学家哈斯所说:“一个酿酒厂的老板可以告诉你为什么一种啤
酒比另一种好,但你的朋友,不管是知识渊博的,还是学识疏浅的,却
可能对你选择哪一种啤酒具有更大的影响力。”
(4)冷热水效应
鲁迅先生说:“如果有人提议在房子墙壁上开个窗口,势必会遭到
众人的反对,窗口肯定开不成。可是如果提议把房顶扒掉,众人则会相
应退让,同意开个窗口。”当你提议“把房顶扒掉”时,对方心中必然
会被撬开一个大缺口,犹如被泼了一盆冷水,这时你再提议“墙壁上开
个窗口”,对方心中的大缺口便被填补了一半,觉得第二个建议比第一
个建议好多了,必然会欣然答应。冷热水效应可以用来说服他人,如果
你想让对方接受“一盆热水”,为了不使他拒绝,就先让他试试“冷水”
的滋味,再将“热水”送上,如此一来他就会欣然接受了。
情景直通车
例1
有一次,英国诗人拜伦在街上散步,看到一位盲人身前挂着一块牌
子,上面写着:“自幼失明,沿街乞讨。”但路过的人都好像没有看见一
样匆匆路过,很长时间了,盲人手中乞讨的碗内依旧空空如也。拜伦走
上前去,在盲人的牌子上加了一句:“春天来了,我什么也看不见。”一
句话激起了人们的同情心,过路人纷纷伸出援助的手。
说服别人、赢得认同的能力,不仅依赖于好口才,更依赖于能够捕
捉心理需求和心理动机的认知能力。因此,仅靠观点正确不足以取信对
方,微妙的心理术就像催化剂一样,可以使你博得人们的共鸣。P9-10
ISBN | 9787115257000,711525 |
---|---|
出版社 | 人民邮电出版社 |
作者 | 孙学军 |
尺寸 | 1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