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主论论李维(最新全译本) [平装] 9787540450335,754045

配送至
$ $ USD 美元

《君主论?论李维(最新全译本)》一书中有关领袖之道以及治国原则的观点无比深刻又惊世骇俗,一直被奉为欧洲历代国家元首的案头之书,政治家的最高指南,人类有史以来对政治斗争技巧最独到精辟的解剖。《君主论?论李维(最新全译本)》中强调:君主必须同人民保持较好的关系;必须重视军事;必须通权达变,灵活机动,为达到目的可以不择手段;并要真正了解国情,注意避开谄媚者。这些不按点后来成为统治阶级的治国原则。 《君主论?论李维(最新全译本)》是《君主论》的延伸,涉及了马基雅维利关于政治、道德、命运和必然性等重大观点。他告诫共和国的公民、领袖、改革家和奠基人如何自我治理,如何捍卫他们的自由,避免腐败。《君主论?论李维(最新全译本)》无疑是西方政治思想传统中最为重要的作品之一,被认为中世纪后的欧洲恢复和应用古典意义上的政治自由所作的最重要的尝试。
编辑推荐
《君主论?论李维(最新全译本)》编辑推荐:1、史上最伟大的政治学经典著作之一;2、公民必读,看懂权力本质的第一本书;3、拿破仑、丘吉尔、克林顿等无数国家元首的枕边书;4、系统阐述政治斗争最精微的智慧和技巧;5、西方的“厚黑学”,政治精英、商界领袖、黑手党大佬必读之作;6、与《圣经》《理想国》等书并称为影响人类历史的十大不朽经典。
作者简介
作者:(意大利)马基雅维利 (Machiavelli) 译者:张妍 胡树仁 马基雅维利(Machiavelli,公元1469—1527),意大利政治思想家和历史学家,代表作《君主论》《论李维》。1513年《君主论》问世后,引发了激烈的争论,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他一度被斥为“暴君的导师”,该书也被列为禁书,直到19世纪70年代他才得以恢复名誉,被誉为“近代政治学之父”。
目录
第一卷:君主论 第一章君主国有多少种类?是用什么方法获得的? 第二章世袭君主国 第三章混合君主国 第四章为什么亚历山大大帝所征服的大流士王国在亚历山大死后没有背叛其后继者 第五章对于占领前在各自的法律下生活的城市或君主国应当怎样统治 第六章论依靠自己的武力和能力获得的新君主国 第七章论依靠他人的武力或者由于幸运而取得的新君主国 第八章论以邪恶之道获得君权的人们 第九章论市民的君主国 第十章应该怎样衡量一切君主国的力量 第十一章论教会的君主国 第十二章论军队的种类与雇佣军 第十三章论援军、混合军和本国的军队 第十四章君主关于军事方面的责任 第二卷:论李维 关于注释的说明/ 翻译和校订中参考的英译本和中译本/ 卷一 前言/ 第一章城邦的起源通常是什么,罗马又是如何起源的/ 第二章共和国的类型有哪几种,罗马帝国属于哪种类型/ 第三章是什么导致罗马创设平民保民官;保民官使罗马更完美/ 第四章平民与罗马元老院之间的不和使共和国变得自由而强大/ 第五章权贵和人民谁更能守护自由;索取者与维护者谁更容易引起骚乱/ 第六章在罗马能否建立起一个消除平民与元老院之间矛盾的政体/ 第七章指控权对于保持一个共和国的自由非常必要/ 第八章指控权对共和国的益处有多大,污蔑对共和国的伤害就有多大/ 第九章如果想建立新的共和国或是改造共和国,就必须大权独揽/ 第十章国家或共和国的建造者值得赞美,而专制国家的建造者应被咒骂/ 第十一章关于罗马人的宗教/ 第十二章注意宗教的重要性;以及意大利因为罗马教廷失去宗教而毁灭/ 第十三章罗马人如何利用宗教来整顿城邦、发展事业和制止骚乱/ 第十四章罗马人习惯根据必然性来解释征兆,即使被迫违背宗教也精明地做出遵守的样子;他们会惩罚蔑视宗教之人/ 第十五章萨姆尼人将宗教作为对付困境的非常手段/ 第十六章习惯于生活在君主统治下的民族,很难维持它所获得的自由/ 第十七章一个腐败的民族也很难维持它获得的自由/ 第十八章腐败的城邦如何建立并维持自由政体/ 第十九章杰出的君主死后,软弱的继任者可以维持下去;但软弱的君主死后,软弱的继任者不可能维持任何王国/ 第二十章两个有才能的君主相继执政,会成就大业/ 第二十一章君主和共和国缺少自己的军队,将受到多大的责备/ 第二十二章罗马的贺拉提乌斯三兄弟和阿尔巴的库里阿提乌斯三兄弟事件中值得注意的地方/ 第二十三章将军将其全部命运和全部军队置于险地,常常对守卫关隘有害/ 第二十四章治理得好的共和国赏罚分明,绝不将二者相抵/ 第二十五章无论谁想将古老城邦改革成自由城邦,都至少要维持其表象/ 第二十六章新的君主在其城邦或领地里,应当更新一切/ 第二十七章很少有人知道如何成为至善或至恶/ 第二十八章在对待自己的公民时,为何罗马人不像雅典人那么忘恩负义/ 第二十九章人民与君主哪一个更加忘恩负义/ 第三十章君主或共和国应当如何避免忘恩负义的恶行,将领或公民又该如何避免被其压迫/ 第三十一章罗马的将领从未因犯错误而受到特别的惩罚,也从未因无知或作出错误决策而给共和国带来伤害受到惩罚/ 第三十二章共和国或君主不应等到危急时才给予公民恩惠/ 第三十三章当一个国家内外遭遇更多麻烦时,更稳妥的方法是等待时机对付它,而不是直接对抗/ 第三十四章独裁者的权力只会为罗马共和国带来好处而非坏处;若公民的权力是由自己取得而非由自由投票被授予,则对政体有害/ 第三十五章罗马是通过公开和自由选举来任命十人立法委员会,但是为什么这对共和国的自由有害/ 第三十六章高职位的公民不应歧视低职位的公民/ 第三十七章土地法给罗马带来的动乱;共和国如果制定一部与城邦久远流传下来的习惯相悖的法律,就会给城邦带来严重的骚乱/ 第三十八章软弱的共和国优柔寡断,不懂得如何决断;即使它们作出某个决定也往往不是出于自由选择,而是迫于无奈/ 第三十九章在不同的民族中经常可以看到相同的事件/ 第四十章在罗马设立十人立法委员会以及引以为戒的地方;思考此事是如何拯救共和国,或是如何摧毁它/ 第四十一章不经适当的中间过渡,由谦卑突然变为傲慢,由仁慈突然变为残暴,既不明智也无益处/ 第四十二章人非常容易腐化/ 第四十三章为个人的荣誉而战斗的人是杰出的和忠诚的士兵/ 第四十四章没有首领的民众是无用的;不应先施威胁然后又谋求权力/ 第四十五章不遵守已经制定的法律,尤其是立法者本人不遵守,便开了坏先例;在一个城邦里每天都产生新的侵害,对统治者来说最有害/ 第四十六章人的野心不断膨胀,先是谋求不被他人伤害,继而则侵害别人/ 第四十七章人们容易在一般性事务上犯错,却不会在具体事务上犯错/ 第四十八章要想不把某个公职授予一个卑鄙小人或邪恶之徒,其办法是,要么让一个极度卑鄙、邪恶的人来谋求这个职位,要么让一个极度高尚、良善的人来谋求它/ 第四十九章像罗马那样有着自由开端的城邦,要找到可以维持其自由的法律都有些困难,那么从一开始就处于奴役之下的城邦更是几乎找不到这样的法律/ 第五十章一个委员会或一个官员不应该拥有阻止城邦行动的能力/ 第五十一章共和国或君主对迫于形势而不得不做的事情,应当装出是自愿做此事的/ 第五十二章要压制在一个共和国里取得太多权势的人的傲慢,最安全可靠且危害最小的方法就是尽早封锁他用以达到那种权威的途径/ 第五十三章人民经常被一种好处的表象蒙骗而自取灭亡;强烈的希望和强有力的许诺会使人民轻信/ 第五十四章一个权威的人要制止骚动的民众需要多大的权力/ 第五十五章在民众尚未腐败的城邦管理公共事务非常简单;君主国不能建立有平等的地方,共和国不能建立无平等的地方/ 第五十六章在一个城邦或一个地区发生大事之前,会出现某种征兆预或某人的预言/ 第五十七章平民联合在一起是强大的,分散之后则变得弱小/ 第五十八章民众比君主更明智、更坚定/ 第五十九章共和国同盟和君主结盟相比,哪种更可靠/ 第六十章在罗马授予执政官职或其他任何官职,不必考虑年龄/ 卷二 前言/ 第一章罗马人建立霸权的原因,主要凭能力还是运气?/ 第二章罗马人必须与之作战的同产生,以及他们顽强地保卫自己的自由的方法/ 第三章罗马变成一个巨大的城邦是靠毁灭周边的城邦和轻易地允许外邦人担任公职/ 第四章每个共和国采用三种方法来扩张它们的领土/ 第五章与洪水或瘟疫一起,宗教和语言的变化湮没了对历史往事的记忆/ 第六章罗马人征战的方式/ 第七章罗马人分给每个殖民地移民土地的数量/ 第八章一些民族离开故乡迁至别国的原因/ 第九章列强之间通常开战的原因/ 第十章金钱并不像多数人所认为的那样是战争的支柱/ 第十一章与一个声望虽好但实力一般的君主结交是不明智的/ 第十二章在害怕被人进犯时,主动出击和坐等战争哪个好?/ 第十三章人从卑微的下层上升到显赫的高位,更多的是凭借欺诈,而不是武力/ 第十四章人们常常自欺,以为凭谦卑就会战胜傲慢/ 第十五章迟缓的决定总是有害的/ 第十六章偏离古代的军事体制的士兵们/ 第十七章怎样看待大炮/ 第十八章应当重视步兵/ 第十九章是毁灭还是伟大/ 第二十章君主或共和国利用援军或雇佣军导致什么样的危险/ 第二十一章罗马人派到某地去的首位长官是派往卡普阿的/ 第二十二章人们在评判大事时的看法经常是极其错误的/ 第二十三章罗马人在就某些必须评判的事情而对属民进行评判时,一般都避免采用中庸的办法/ 第二十四章堡垒通常不但无用反而有害/ 第二十五章攻打一座陷入分裂的城市,企图利用它的分裂去夺取它,是一种有害的策略/ 第二十六章侮辱和谩骂的结果是引起仇恨,对他们自身则没有任何益处/ 第二十七章英明的君主和共和国应该满足于胜利,因为如果贪得无厌,在大多数情况下就会失败/ 第二十八章共和国或君主如果不惩罚针对国家或公民个人的侮辱,将会有很大危害性/ 第二十九章当命运不希望人们阻碍它的计划时,会蒙蔽他们的心智/ 第三十章真正强大的共和国和君主不靠金钱购买友谊,而是以德行和他们通过实力取得的威望获得友谊/ 第三十一章信任那些被逐出祖国的人是非常危险的/ 第三十二章罗马人攻城略地采用多少方法/ 第三十三章罗马军队将领怎样被赋予自由决定权/ 卷三 第一章回到初始状态是一个教派或共和国长期生存的方法/ 第二章装疯卖傻在必要的时候是件极其明智的事/ 第三章杀死布鲁图斯诸子是维持刚获得的自由的前提/ 第四章一个王国的君主会由于那些被夺走王国的人仍活着不安/ 第五章一位将要继承王位的国王失去王国的原因/ 第六章论阴谋/ 第七章为何在从自由向奴役和从奴役向自由的转变过程中,有时并未流血,有时却充满着血腥/ 第八章如果你想要改变一个共和国的体制,首先要研究它的人民/ 第九章如果希望总是顺利,就必须因时制宜/ 第十章如果一个对手不惜一切代价要交战,那么一个将领无法避免此战/ 第十一章在一个人必须与许多人作战时,即便一开始他处于劣势,但只要能够抵挡住第一轮的攻击,就会获胜/ 第十二章一个精明的将领,必须学会将所有战斗的必然性加诸在自己的士兵身上,并消除敌方士兵的所有战斗的必然性/ 第十三章在一支优秀统帅指挥的弱军和一支拙劣统帅指挥的精兵中,人们应更信任哪一个/ 第十四章战斗中出现的新奇花样和听到的意外声响会形成什么样的效果/ 第十五章军队的首领应当由一个人不是多人担任,存在多个指挥官是有害的/ 第十六章真正的德行越是在艰难时期越受人追捧。而在和平时期,人们喜欢追求因为富有或血统而享有较大名望的人,而不是政治上有能力的人/ 第十七章不能把重要的职务或指挥权交给所伤害过的人/ 第十八章一个将领身上最值得赞扬的东西是可以预见敌人的图谋/ 第十九章为了管理民众,宽容是否比惩罚更有必要/ 第二十章一个仁慈在法利斯基人中比罗马的所有力量更有效的例子/ 第二十一章为什么汉尼拔靠与西庇阿不同的行事方式可以在意大利取得和西庇阿在西班牙所取得的一样的成果/ 第二十二章曼利乌斯?托尔夸图斯的严厉和瓦勒里乌斯?科尔维努斯的仁慈是他们获得相同荣耀的原因/ 第二十三章卡米卢斯为何被逐出罗马/ 第二十四章治权的延期使罗马陷入了奴役状态/ 第二十五章钦钦纳图斯和许多罗马公民的穷困问题/ 第二十六章一个女人导致了一个国家的灭亡/ 第二十七章怎样重新团结一个已经分裂的城市?那些认为让一个城市保持分裂状态就可以控制它的看法为什么是不对的?/ 第二十八章应该警惕平民的行为,因为在表面的善行下往往隐藏着专制/ 第二十九章君主是导致人民的恶行的根源/ 第三十章公民希望依靠自己的权威造福共和国时必须先消除嫉妒者们的反对;在抵抗外敌时,必须组织好城市的防卫/ 第三十一章强大的共和国和杰出人士在任何情况下都保持着同样的精神状态和尊严/ 第三十二章人们采用什么方法扰乱和平/ 第三十三章要想在取得战争胜利,就必须使军队有信心,既要对军队内部有信心,也要对将领们有信心/ 第三十四章什么样的名声和传闻使大家支持某个公民;在分配公职时,人民是否比君主更加深谋远虑/ 第三十五章带头提议某事有怎样的危险;所提议的事越不同寻常,面临的危险就越大/ 第三十六章为什么法兰西人在战斗开始时非常勇猛,而在战斗后期却连女人都不如/ 第三十七章在大战役之前是否有必要发动小规模战斗;要想避免这些战斗,应该怎样摸清新对手的底细/ 第三十八章如何造就一个获得军队信任的将领/ 第三十九章将领应该对地形了如指掌/ 第四十章在进行战争时运用欺诈是件光荣的事/ 第四十一章保卫祖国应当不计荣辱,不择手段/ 第四十二章被迫做出的承诺不必遵守/ 第四十三章在同一个地区出生的人几乎都保持相同的天性/ 第四十四章依靠出其不意和胆量,常常可以获得靠正常的行事方式永远得不到的东西/ 第四十五章野战中的作战方式/ 第四十六章一个城邦里的某个家族缘何长期保持相同的习俗/ 第四十七章忘记私仇是好公民热爱祖国的表现/ 第四十八章敌人所犯的严重错误中可能暗含欺诈/ 第四十九章一个共和国必须时常采用新措施来维护自己的自由;昆图斯?法比乌斯被称为“马克西穆斯”的原因/ 尼科洛?马基雅维利向扎诺比?布昂德尔蒙蒂和科西莫?鲁切拉伊致意/ 地名、部族名索引/ 人名索引/
序言
人都有嫉妒的天性,因此发现新的方式和体制的危险不亚于寻找未知的水源和土地,因为人们更善于指责而不是赞扬他人。但是,在我心中一直有一种本能的欲望,那就是想要实施那些我认为会带给大众带来共同福祉的事情。受这种欲望的驱使,我毅然踏上了一条还没有人走过的道路,虽然这可能会让我过得辛劳而困难,但那些善意地看待我付出辛劳的目的的人,却能给我带来奖赏。我才智贫乏,缺少对当代事物的经验,对古代事物的认识也相当肤浅,因此我的这种尝试存有缺陷,用处不大,但它们至少能为一些人指明了道路,这些人具有比我更高的德行,更强的分析、推理和判断力,必定能实现我的愿望。我的行为即使不能使我受到赞美,也不应该遭人大加指责。这段开场白在《李维史论》最早的两个版本中缺少,但在唯一存世的《李维史论》手稿片段中,则保留着经马基雅维利亲笔润色的原稿。不过对于它到底是草稿还是定稿,学界仍存在分歧,参见Carlo Pincin,想一想世人将那么多的荣誉赋予了古代人,人民经常且久谈的例子是:时常有人不惜重金购买一座古代雕像的残片,他们将它随身携带,用它为自己的居室增添光彩,使那些喜爱那种艺术的人能够效仿它,而这些人后来便努力在作品中去表现它;从另一方面,我们阅读历史,会看到在古代的王国和共和国,由国王、将领、公民、立法者以及其他为了祖国而不辞辛劳的人,对于他们取得的丰功伟绩,人们十分钦佩,却并不去仿效它们,相反,即使是小事情,人们也对它们避而远之,使得古代德行在我们身上已经踪迹全无。看到这些,我又惊诧又遗憾。当我看到的下列情形时,就更是如此:当公民之间对市民法产生争议,或者患上疾病时,他们总是求助于古人所判定的裁决,或是求助于古人留下的药方。市民法只是古代法学家所作的判决,而不是别的,它们被归纳整理得有序,可以指导今天的法学家做出裁决;医术也无非是古代医生的实践经验,在其基础上,今天的医生做出自己的诊断。然而,在统治共和国、维护国家、治理王国、训练部队和作战、审判属民、扩张帝国方面,却没有哪个君主、共和国或将领向古人学习。我认为,造成这种状况的不只是当今的宗教有的版本译作“当今的教育”。使世界陷于虚弱,或者有野心的怠惰给众多基督教地区和城市带来的损害,而是因为没有真正地了解历史,在阅读历史时,既没有从中获取其真谛,也没有品味到它们所具有的趣味。因此导致人们在阅读史书时,沉湎于其中包含的各种历史掌故,却从未想过效仿古人,他们断定这种效仿非常困难,甚至根本不可能做到。仿佛天地日月、各种元素和人类自身在运动、规律和力量等方面发生的变化,现在已经和过去不一样了。
文摘
在残酷和仁慈方面,君主对于残酷这个恶名不必介意,所应重视的倒是不要滥用仁慈,因为仁慈会带来灭顶之灾,“被人畏惧比受人爱戴要安全得多”。 但君主要掌握好使用残暴手段的限度和范围,即损害行为要一下子干完……君主应当效法狐狸与狮子。“由于狮子不能够防止自己落入陷阱,而狐狸则不能够抵御豺狼。因此,君主必须是一头狐狸以便认识陷阱,同时又必须是一头狮子,以便使豺狼惊骇。” 君主务必把担待责任的事情委诸他人办理,而把布惠施恩的事情由自己来掌管。一位君主必须依靠他的行动去赢得伟大人物与才智非凡的声誉。当一位君主公开表示自己毫无保留地赞助某一方或反对另一方,他也会受到尊重,采取这种态度明确的办法总是比保持中立更有用处。
ISBN9787540450335,754045
出版社湖南文艺出版社
作者马基雅维利
尺寸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