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的逻辑(现代政府的制度原理) [平装] 9787200404

配送至
$ $ USD 美元

编辑推荐
徐邦友所著的《政府的逻辑(现代政府的制度原理)》以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历史观为总体方法论,运用逻辑分析与历史分析相结合、原理分析与制度分析相结合、理论分析与现实分析相结合的方法以及中外比较研究的方法观察研究我们所选定的学术对象,通过对不同文明之政治生活的考察与省思,同时参阅大量的东西方政治学原著及相关学术文献,挖掘梳理出现代政府的基本原理,并构筑成一个严谨的逻辑体系。
作者简介
徐邦友,浙江金华人;浙江省委党校教授,复旦大学政治学博士。从事政治学、政府管理与宪政法治的教学、研究,主持省规划课题6项,参与国家规划课题2项;出版学术专著3部,主编《公共行政学》,参与著作10部;在《中国行政管理》等权威或核心学术期刊发表论文50余篇,其中有10余篇被《新华文摘》、《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人大复印报刊资料》、CSSCI转载或收录。《中国政府传统行政的逻辑》获中国行政管理学会优秀著作二等奖;《自负的制度:政府管制的政治学研究》获浙江省政府哲学社会科学优秀著作二等奖。
目录
绪论政府:一个文明的关键性因素 第一章财产保护:政府的逻辑起源与目的 一、财产:生命与自由的物质保障 1.财产及其起源 2.财产的保障与促进作用 二、政府:公民财产的权威保护 1.政府起源于财产保护的需要 2.政府是公民财产权利的权威保护者 3.公民财产权利是政府公共权力的极限边界 三、财产保护: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性变量 1.财产保护的经济社会意义:理论逻辑的分析 2.财产保护的正反典范:历史对比的例证 第二章人民:政府的政治主宰 一、政府与人民:几种被颠倒的政治关系 1.主奴关系 2.牧畜关系 3.舟水关系 4.父子关系 5.精英与群氓的关系 二、从君主主权到人民主权:一个历史性的转变 1.主权在君:一种古老的政治理念 2.人民主权原则在近代的确立 3.对人民主权原则的反思 三、代议制:人民实现其主权的制度形式 1.直接民主的局限性 2.从直接民主到代议民主:民主历程上的一个飞跃 3.议会:代议制的组织承担及其行动原则 第三章规则:政府权力的铁笼 一、政府:一个必要的祸害 1.人类对政府祸害性的警觉 2.政府何以成为一支压迫性力量 二、规则之治:宪政与法治的实质 1.什么是规则之治 2.人类何以需要规则之治 3.规则之治的基本形态:宪政与法治 三、规则之治的基本制度安排 1.制宪会议制度 2.司法审查制度 3.行政诉讼制度 4.人民陪审制度 第四章分权制衡:一种妥适的政府权力结构 一、均衡:人类政治生活的价值精髓 1.阶级分化是政治社会的普遍现象 2.权势均衡是任何阶级均可接受的政治格局 3.分权制衡是阶级分化和权势均衡在权力结构上的反映 二、分权制衡:政府权力的妥适结构 1.分权制衡的历史渊源:思想与实践 2.分权制衡的逻辑理据 3.分权制衡的制度典范 三、分权制衡的借鉴价值 1.经典作家对分权制衡原则的否弃 2.东方国家对分权制衡原则的排斥 3.对分权制衡原则的理性态度 第五章责任:政府权力的平衡 一、责任政府:民主政治的逻辑必然 1.从意图伦理到责任伦理 2.责任政府的逻辑基础 3.责任政府的历史来源 二、政府责任的内在结构 1.责任的含义分析 2.政府责任及其内在多维结构 3.政府责任的担当原则 三、政府责任的制度安排 1.以立法机关为主体的责任追究制度 2.以司法机关为主体的责任追究制度 3.以公民社会为主体的责任追究制度 4.以政府自身为主体的责任追究制度 5.责任人自律担当性的责任追究制度 第六章革命:反抗暴政的正义手段 一、暴政:人类政治生活的炼狱 1.暴政:一个挥之不去的幽灵 2.暴政:一种恶变的政治形态 3.暴政的逻辑类分 二、暴政的根源探析 1.暴政的统治者性格根源 2.暴政的制度根源 3.暴政的权力根源 4.暴政的社会心理根源 三、革命:反抗暴政的正义手段 1.革命是自由人民的固有权利 2.革命的条件限制 3.革命后社会的任务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ISBN9787200404
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
作者徐邦友
尺寸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