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思维逻辑(第2版) [平装] 9787302260769

配送至
$ $ USD 美元

《经济思维逻辑(第2版)》从经济思维对逻辑原理、方法和技巧的实际需要出发,有选择地采用逻辑知识,并将其与逻辑思维技能训练充分结合。书中的逻辑思维能力训练旨在帮助读者提升:分析、理解的逻辑技能;言语交际(包括论辩)、论文写作的逻辑思维能力;信息搜索与预测、管理与决策的逻辑思维能力;快速抓住问题的关键和识别谬误的逻辑思维能力等。《经济思维逻辑(第2版)》吸收西方论证逻辑、批判性思维的研究成果,注重培养评价论证、建构合理论证和评价行动方案的逻辑思维能力。 本次修订,在逻辑应用方面有新的探索,采用了很多新的富有启发性的现实素材。根据读者要求,进一步加大逻辑思维技能训练,并增加中国古代逻辑中的正名论、推类论等内容。这也是对逻辑应用的丰富和创新。 书中案例丰富,可读性强,适合高等院校财经类各专业的学生,经济、管理人员或研究人员,逻辑学专业教师、学生,以及MBA、MPA、MPAcc、GCT和公务员考试的广大报考人员阅读。
编辑推荐
《经济思维逻辑(第2版)》由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
媒体推荐
我鼓励学生刻苦学习,只有刻苦学习,坚持不懈,才能取得成绩。但是,更关键的是逻辑思维,有了这个习惯以后,就有一个很好的学习方法,它会带你走向无数个成功。 ——钱伟长 逻辑的意思,简单说来,就是正确思维的艺术和方法。它是研究一切科学与艺术的方法:就连音乐也概莫能外。逻辑是一门科学,因为在很大程度上,正确思维的程序也像物理学和几何学一样可以归纳成规则。逻辑是一门艺术,因为通过实践,它能使人不知不觉地养成迅速果断、准确无误的思维方式……世界上……最重要的学科……莫过于逻辑。 ——(美)威尔·杜兰特 在我看来,经济学是逻辑学的一个分支,是一种思维方式……按其模型及其选取模型的艺术,以模型与当代世界相关联的做法来看,经济学是一门思维科学。 ——(英)约翰·梅纳德·凯恩斯
目录
第一章 语词意义及其应用 1 第一节 语词意义 1 第二节 语词意义与言语技巧 13 第三节 概念明确性原则对概念应用的制约 18 第四节 定义的应用 24 第五节 概念限制法和概念概括法及归类法的应用 35 第二章 预设与非陈述句逻辑的应用 39 第一节 语句与命题 39 第二节 预设的应用 41 第三节 语义蕴涵命题的应用 51 第四节 非陈述句逻辑的应用 55 第三章 命题的应用 69 第一节 直言命题的应用 69 第二节 关系命题的应用 70 第三节 模态命题的应用 76 第四节 规范命题的应用 81 第五节 复合命题的应用 85 第四章 简单命题推理的应用 99 第一节 推理概述 99 第二节 对当关系的应用 100 第三节 直言推理的应用 107 第四节 三段论的应用 109 第五节 关系推理的应用 116 第五章 复合命题推理的应用 126 第一节 联言推理的应用 126 第二节 选言推理的应用 127 第三节 假言推理的应用 130 第四节 负命题推理的应用 140 第五节 复杂推理的应用 145 第六章 归纳推理的应用 152 第一节 什么是归纳推理 152 第二节 归纳推理、演绎推理在经济研究中的应用 153 第三节 完全归纳推理与不完全归纳推理的应用 156 第四节 统计推理与精确数字迷雾 165 第七章 因果分析法与类比法的应用 176 第一节 因果分析法 176 第二节 类比法 201 第八章 逻辑基本规律的应用 209 第一节 同一律的应用 209 第二节 矛盾律的应用 218 第三节 排中律的应用 225 第四节 充足理由律的应用 227 第九章 中国古代逻辑的应用 234 第一节 中国古代逻辑简述 234 第二节 “正名”逻辑的应用 236 第三节 推类方法的应用 243 第十章 论证 259 第一节 什么是论证 259 第二节 论证的四个预设 261 第三节 论证的种类及方法 262 第四节 论证的逻辑原则与逻辑规则 268 第五节 论据的种类及使用 278 第六节 标题与篇章结构的逻辑问题 283 第七节 论证的语言问题 288 第八节 反驳的技巧 290 第九节 论证中常见的逻辑谬误 298 第十一章 逻辑与论辩 305 第一节 论辩简史 305 第二节 论辩解说 307 第三节 论辩中的逻辑论证问题 311 第十二章 经济谈判的逻辑方略 321 第一节 经济谈判离不开逻辑 321 第二节 经济谈判的逻辑准备 322 第三节 经济谈判的逻辑策略 328 第四节 经济谈判的逻辑技巧 334 第十三章 经济决策的逻辑方略 338 第一节 决策的含义与分类 338 第二节 决策的逻辑规范性要求 339 第三节 经济信息搜索、整理和预测的逻辑方法 349 第四节 决策问题的发现与确认 355 第五节 确定决策目标的逻辑方略 360 第六节 决策方案拟制和论证的逻辑方略 363 第七节 决策方案优选与回溯分析的逻辑方略 370 参考文献 375
文摘
版权页: 插图: 甲考虑火灾保险单对投保人的“利”仅仅是经济利益。而乙则不仅考虑到经济利益,还考虑到精神利益。从概念的外延上说,火灾保险单对投保人的“利”,应包括经济利益和精神利益这两个方面。正因如此,乙“引入甲的论述所忽略的一种想法”来反对甲的观点。可见,选项B是正确答案。 不要把整体与部分的关系当成“类”的属种关系。例如,“市场营销计划”主要由八个部分组成:(1)经理摘要;(2)当前市场状况;(3)机会和问题分析;(4)目标;(5)市场营销战略;(6)行动方案;(7)预计的损益表;(8)控制。这八个部分组成了一个整体,而不是一个“类”。可用直言命题来检验。例如,“经理摘要是市场营销计划。”这显然是错误的命题。可见,“经理摘要”不是“市场营销计划”中的一个小类。 分析问题时,应搞清楚概念的外延。例如,中国房价猛涨,一些经济学家和房地产商就用“刚性需求”这种所指并不确定的概念来“忽悠”。这里,关键是要搞清楚“刚性需求”所指的对象是什么.“刚性需求”是投资购房的需求,还是买房自住的需求,这个问题必须搞清楚。否则,将影响房地产业和中国经济的健康发展。比如,市场上只有一个房子,本来需要买它自住的只有一人,这就不是什么“买房自住”的“刚性需求”;但是,却有十个人要买它作为投资房,这就是投资购房的“刚性需求”。据有关研究,中国至少有80%的人买不起房。这说明“刚性需求”实际应是“投资购房的需求”,而不是“买房自住的需求”。可见,中国房地产存在泡沫。
ISBN9787302260769
出版社清华大学出版社
作者刘明明
尺寸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