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若干理论问题研究:改革开放以来关于经济学的争论 [平装] 9787040315813

配送至
$ $ USD 美元

《经济学若干理论问题研究:改革开放以来关于经济学的争论》是作者周新城20世纪90年代以来围绕经济学的一系列有争议的问题写作的论文的观点汇集。内容包括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和方法、劳动价值论、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所有制结构和分配制度、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性质和对象、对外经济关系、构建和谐社会等。《经济学若干理论问题研究——改革开放以来关于经济学的争论》的特点是针对性强,对各种错误认识、尤其是对新自由主义的种种观点进行了理论分析,旗帜鲜明,有一定说服力。可以供高等院校经济学教学以及关心我国改革事业的人们研究参考。
编辑推荐
《经济学若干理论问题研究:改革开放以来关于经济学的争论》是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
目录
一、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和方法 (一)经济学是研究生产关系的科学 (二)必须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分析经济学的基本问题 (三)经济关系是具有两重性的 (四)“经济人”假设是为资产阶级服务的 (五)要看到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共性,更要重视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相区别的特殊性 (六)未来世界不能成为一个“大混合经济” (七)经济学研究必须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 (八)经济学研究应该有哲学家的头脑 二、劳动价值论讲授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三、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所有制结构 (一)全面正确理解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 (二)关于公有制的几个问题 (三)不能说“公有制是手段” (四)关于股份制的性质和作用 (五)关于私营企业和私营企业主的性质 四、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分配制度 (一)研究分配的若干方法论问题 (二)应该从生产、交换、分配、消费的相互关系中研究分配问题 (三)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分配制度的几点理论思考 (四)保障公平正义促进社会和谐 (五)不要把“剥削”概念庸俗化 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一)社会主义可以实行市场经济 (二)把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同发展市场经济结合起来是中国共产党的伟大创举 六、经济体制改革问题 (一)对改革问题的哲学思考 (二)不能让新自由主义误导国有企业改革 (三)由“郎成平热”引起的若干思考 (四)排除新自由主义的干扰,保证我国改革沿着正确的方向健康地发展 (五)总结改革开放经验应在“结合”上下工夫 (六)评俄罗斯叶利钦的经济改革 七、对外开放问题 (一)全面认识经济全球化 (二)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国家与资本主义国家关系的理论和实践 (三)关于世界金融危机的几点思考 八、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问题 (一)坚持社会主义制度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前提 (二)形成和谐的经济利益关系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础 (三)靠资本家的恩施不能构建和谐社会 后记
文摘
版权页: 1.经济学必须把社会存在作为研究的出发点,而不能把自私自利等社会意识作为经济学研究的前提 历史唯物主义的最基本的原理是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恩格斯在总结马克思一生的伟大发现时指出:“正像达尔文发现有机界的发展规律一样,马克思发现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即历来为繁芜丛杂的意识形态所掩盖着的一个简单事实:人们首先必须吃、喝、住、穿,然后才能从事政治、科学、艺术、宗教等等;所以,直接的物质的生活资料的生产,从而一个民族或一个时代的一定的经济发展阶段,便构成基础,人们的国家设施、法的观点、艺术以至宗教观念,就是从这个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因而,也必须由这个基础来解释,而不是像过去那样做得相反。”如果说唯心史观是从人们的意识、人的理性等中去寻找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的话,那么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认为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是社会历史发展的决定性因素。恩格斯指出:“一切社会变迁和政治变革的终极原因,不应当到人们的头脑中,到人们对永恒的真理和正义的日益增进的认识中去寻找,而应当到生产方式和交换方式的变更中去寻找;不应当到有关时代的哲学中去寻找,而应当到有关时代的经济中去寻找。”这就为人们探索社会发展规律找到了一条科学的指导性线索。 但是,不能不看到,在当前新自由主义泛滥的情况下,有的人往往忘记了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这一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不是从物质资料生产中、而是从人们的思想意识(诸如自私自利思想)中去寻找社会发展的动力。一度在我国经济学界十分盛行的“经济人”假设,就是一个典型。 西方经济学研究经济问题有一个前提,即认为人都是自私的,都是追逐个人私利的理性的利已主义者,换句话说,都是“经济人”,这是人的不可更改的、永恒的本性。西方经济学家、尤其是新自由主义者,大都把“人的本性是自私的”这一论断作为研究一切经济问题的出发点。这就是所谓的“经济人”假设。这个假设,不是指“可能是这样”,而是指一种经济学研究中不应有争议的公理,无需加以论证,可以由它推论出其他结论,并可以作为判断其他结论是否正确的标准。 这种假设,从亚当·斯密以来,资产阶级经济学家不断重复着。亚当·斯密研究经济学时,就是以人的利己主义为出发点的。他认为,人的本性是自私的,人们在自己的经济活动中考虑的只是个人的利益,只受个人利己主义的支配。个人彼此之间需要互相提供帮助和交往,但这种互相交往只是为了自己获取个人利益。他把自私自利当作一种亘古不变的自然现象、每一个人与生俱来的本性,一切经济范畴都从人的利己主义本性中去寻求解释。所以,亚当·斯密的整个经济学说的理论体系就是从这种人的本性中演绎出来的。
ISBN9787040315813
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
作者周新城
尺寸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