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转三十六计 [平装] 7538866264,978753886

配送至
$ $ USD 美元

商品编号: 1614978 类别: 图书 军事 中国古代兵法
《玩转三十六计》内容简介:提起三十六计,几乎每个人都能数出其中的几个计谋,如声东击西、以逸待劳、顺手牵羊、浑水摸鱼,指桑骂槐等等。但三十六计的智慧精髓在哪里,怎样在具体的做人做事中恰到好处地运用,却并非人人皆知。《玩转三十六计》以诙谐幽默的语言,对三十六计的每一计都形象地总结其要点,从政治、商业、人生三个方面切入,以极具代表性的事例对每个要点进行演示说明,详细阐述了每个计谋的适用情况及其优势劣势所在,教会读者在现实生活中见机行事,娴熟地运用三十六计中的策略处理好各种人际关系,灵活应对各种局面,成为生活中的强者。
编辑推荐
《玩转三十六计》教会读者在现实生活中见机行事,娴熟地运用三十六计中的策略处理好各种人际关系。
目录
总说 第一套 胜战计之骗你没商量 第一计 瞒天过海 1.物极则反 2.以阳掩阴 第二计 围魏救赵 1.集中突破不如各个击破 2.避实击虚 第三计 借刀杀人 1.引友杀敌,不自出力 2.诱敌内部相残 第四计 以逸待劳 1.避其锋芒,以不动应动,以小动应大动 2.掌握主动权,诱敌出战 3.静中求策 第五计 趁火打劫 1.兼弱攻昧 2.就势取利 第六计 声东击西 1.声东而击西,声彼而击此 2.声东击东 第二套 敌战计之蒙你有一套 第七计 无中生有 1.以假乱真 2.虚实互变 3.以真乱真 第八计 暗渡陈仓 1.表面佯动,暗中另外行动 2.假无为,真有为 第九计 隔岸观火 1.袖手旁观,按兵不动,于最佳时机出击 2.借机点火,制造乱局,以利进取 第十计 笑里藏刀 1.阴以图之 2.刚中柔外 第十一计 李代桃僵 1.合小就大 2.寻找替身 第十二计 顺手牵羊 1.见微知著,乘隙而为 2.微利在所必得 第三套 攻战计之耍的就是你 第十三计 打草惊蛇 1.见异而疑 …… 第四套 混战计之看你怎么玩 第五套 并战计之背后给你一刀 第六套 败战计之甜枣加巴掌
序言
“三十六计”一语,早于《三十六计》成书之前出现,语源可考自南 北 朝时期,据《南齐书·王敬则传》记载:“檀公三十六策,走为上计。汝 父 子唯应走耳。”这句话后来被当成名言世代沿用。宋代惠洪在《冷斋夜话 》 中也说:“三十六计,走为上计。”到了明末清初,引用这句话的更多。 当 时,有一个武艺高强又会用兵的人,狠下工夫,博览群书,废寝忘食地创 作 而成《三十六计》一书,为中华民族智慧的辉煌画卷添上了一笔艳丽的色 彩。但具体作者和写作时间,到目前为止,还没有确切的考证。 流传至今的《三十六计》,其较早版本系1941年成都兴华印刷厂翻印 的, 并冠以《三十六计》书名,且旁注“秘书兵法”,并且说明原书是手抄本 ,于 1941年在分州(今陕西省分县)旧书摊发现。抄本前部“都系养生之谈, 而 末尾数十篇,附抄三十六计,解释皆用兵法,然后知其果为兵法也”。 《三十六计》是根据我国古代的军事思想和丰富的斗争经验总结 而 成的一部奇书,是一部“谋略学”遗产。无论是古今中外,无论是军事战 争、生活小事、人际交往、职场升迁、商场竞争、外交谈判等,都要用它 过招。不管是3岁小儿在父母前的争宠,还是小商小贩的生意经,办公室 的人事关系等等,都有三十六计的影子:5岁小孩会以“苦肉计”骗大人, 80岁老人会以“假痴不癫”的态度面对俗世,企业集团总裁制定“远交近 攻”的经营谋略,家庭主妇在烦琐的家务中学习怎样“顺手牵羊”提升效 率,等等。然而,这本书以文言文写成,一般读者读起来难以领略其精深 内涵,也就很难把这些计谋用在实际生活中。我们在编撰这本书时,首先 注意到的就是这一点,所以我们在翻译及行文过程中,力求简洁明快,通 俗易懂。 本书有两大特点:一是实用性,二是娱乐性。 实用性体现在本书把每一计的重点都进行了形象的总结,包括每计在 什 么情况下运用、运用的要点、优势劣势都有说明,这很大程度上减轻了读 者 阅读和理解的难度。而且,本书从政治、商业、人生等3方面切入,对每个 要点都以有代表性的事例进行演示说明,拓宽策略的视野,打开思考的格 局,帮助读者在具体运用时做到有的放矢。 娱乐性体现在本书来了个老房翻新,对原书进行了现代化的诠释和加 工,既保留了原书的主体,又通过轻松幽默的语言对每计的原文进行了讲 解 和分析。另外每个事例也是用轻松幽默的语言来讲述的,使您能在哈哈一 乐 的同时,不知不觉掌握三十六计的要诀。 相信读完本书后,会有更多的人在更多_的领域使用三十六计。套用“ 大 宝”的一句广告词就是:三十六计,从都需要! 编者 2008年1月
文摘
版权页: 李世民手下的将领都是喜欢并擅长打架斗殴的主儿,手早就痒了,所以绝大部分人都坚持继续前进,理由很简单:大家都出发这么久了,不能半途而废。但是也有少数人附和李世民的说法,因为前朝炀帝曾经数次远征高丽,都因为在海上碰到了飓风而损失惨重,无功而返。大家讨论了很久,始终没有商量出一个合适的办法,部队只好暂时驻扎在海边。 “兵贵神速”这道理喜欢打架的人都懂得。如果在海边耽误太久,让高丽国有所防备的话,那就更麻烦了。所以弟兄们都十分着急,一起去找大将军薛仁贵商量。负责海船建造的头头说:“老薛呀,我们的船十分高大坚固,人在上面根本就感觉不到颠簸,而且从东海到高丽大部分的航程都在内海,碰到大风天气的可能性微乎其微,让皇上上船一试就知道了。” 薛仁贵苦笑道:“也只好这么办了。” 第二天,在大家的苦劝下,李世民终于登上了一条大船,可是站在船头一看,满眼都是白花花的海浪。李世民顿时感到一阵眩晕,赶紧在随从的搀扶下上了岸,并发出命令:“谁要再提渡海的事,我就定谁的罪!”众兄弟都噤若寒蝉。 薛仁贵一个人坐在大船的船舱里发愁。这时候,手下送来一杯茶,薛仁贵看着纹丝不动的茶水水面,不由眼睛一亮,计上心来。 两天以后的晚上,薛仁贵来到李世民的大营,对皇帝说:“老大,我看这几天您忙征讨高丽的事情忙得憔悴了,所以我特意布置了一个简单的行宫,让您好好放松一下。” 李世民心想也好,就和薛仁贵一起出了大营。一行人没走多远,就看见一座布置得十分华丽的庄园,薛仁贵引着李世民进去,里面早就准备好了宴席和歌舞。君臣在一起喝酒聊天一直到深夜,李世民当晚也没有回营,在庄园按摩、泡脚后美美地睡了一晚安稳觉。 第二天一早,李世民一觉醒来,耳边传来一阵海浪的声音,觉得很惊讶,推开门正打算问原因,却发现薛仁贵和很多大臣都跪在门_口。没等李世民开口,薛仁贵就说:“臣犯了欺君之罪,请陛下处罚。” 原来,前一天晚上的那个院子是薛仁贵他们精心布置的,.直接引导着李世民到了船上。他喝酒和休息的地方根本就不是什么房间,而是海船的船舱。 李世民经过这段时间的适应,已经对大海不是那么恐惧了,加上事已至此,想回去也来不及。另外李世民还是个好皇帝嘛,明白薛仁贵的一番苦心。他拍着薛仁贵的肩膀说:“哈哈,好一招瞒天过海啊,我不但不罚你,胜利以后我还要重重赏赐你!” 唐朝大军从海路的突袭仿佛从天而降,打了高丽一个措手不及,李世民很快就把小小的高丽给征服了。在封赏众将的时候,太宗给薛仁贵记了一个头功。 薛仁贵利用晚上喝酒、歌舞、和房间没有丝毫区别的船舱等一系列李世民习以为常的事物来麻痹他。回避了李世民最恐惧的海浪,顺利地把他骗上了船,达到了瞒天过海的目的。后来,人们就把“示假隐真”、“用一定的形式隐藏、掩盖一定的目的”的做法,比喻为“瞒天过海”,用来冠称三十六计的首计。 薛仁贵在施展瞒天过海这一计谋的时候一共分了“三步走”。 第一步,发现问题,也就是找到具体需要面对的困难是什么。问题的关键就在于李世民对于隋炀帝跨海作战损失严重心有余悸,在看到大海的时候有一种恐惧心理。 第二步,分析问题。要想瞒天过海,只有先解决海的问题,瞒天过海的关键在于把皇帝的注意力从他恐惧的海的问题上挪开,转移到那些他不害怕的东西上。一开始薛仁贵出现了一个失误,他把李世民请到大船上,强调船很大,在海上航行不会有任何危险。这样做完全是针对李世民恐惧的海,力争让李世民减少对海的恐惧,但是李世民对海的恐惧是根深蒂固的,单纯靠一些简单的劝说并不能让他克服这种恐惧。薛仁贵只好另辟蹊径。
ISBN7538866264,978753886
出版社黑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
作者夏志强
尺寸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