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现代汉语词汇学(修订本)》对汉语词汇学中的几个基础性的理论问题做出了系统而深刻的论述。以“词”为核心,上接词汇,下通词素;以语言使用的最小单位为认识枢纽连接着语音和语义,溶进了语法和修辞;并从静态与动态两个角度论述了词汇的状态与演变。是对20世纪50年代开始的现代汉语词汇本体研究的一个有总结意义的成果。
编辑推荐
《现代汉语词汇学(修订本)》是由山东人民出版社出版的。 作者简介
葛本仪,1933年2月生,山东省潍坊市人,1955年毕业于山东大学中文系,留校任教至今。现为山东大学文学院教授,汉语言文字学专业博士生导师。1988年、1995年两次被山东省授予“专业技术拔尖人才”称号,是山东省“三八红旗手”,享受国家和省政府特殊津贴。 主要著述:出版著作多部,主要有《现代汉语词汇》《汉语词汇研究》《现代汉语词汇学》《汉语词汇学》《汉语词汇论》《实用中国语言学词典》《语言学概论》(初版及修订版)《新教学语法概论》等。主持研制了《信息处理用现代汉语三万词语集》《当代汉语流通频度词典》等多项成果。发表了《论汉语词形成的基础形式》《论汉语合成词形成的有理性》《论动态词义》《词义演变规律述略》《词义的语用研究》《从文化词汇谈起》《再论同义词》《词汇的动态研究与词汇规范》等一系列有影响的学术论文。其成果曾获山东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以及国家教委优秀科研成果二等奖、华东地区优秀教育图书奖等多项奖励。其鉴定成果均被专家们誉为“填补空白”和“达到国内外先进水平”之作。 目录
修订本前言
初版前言
第一章 对词汇的再认识
第1节 词汇的内容
一 词汇的界定及其性
二 词汇的内容和范围
第2节 词汇在语言中的地位和作用
一 对语方要素的认识
二 对词汇在语言中的地位和作用的思考
第二章 词和词素
第1节 词
一 什么是词
二 现代汉语词辨识
第2节 词素
一 什么是词素
二 关于合成词素
三 词素的分类
第三章 词的形成及其结构形式
第1节 词的形成
一 词的形成途径
二 词的形成条件
三 词形成的基础形式
第2节 造词和造词法
一 造词概说
二 造词法
第3节 构词和构词法
一 构词概说
二 构词法
三 造词构词分析
第4节 造词构词的逻辑基础
一 造词构词具有共同的逻辑基础
二 汉语造词构词逻辑基础的具体分析
第5节 汉语的构形法
一 什么是构形和构形法
二 汉语的构形法
三 构词与构形的区别
第四章 词义
第1节 词义概说
一 词义的内容
二 词义的特征
第2节 词义和概念
一 词和概念的关系与区别
二 词义和概念的关系
三 词义和概念的区别
第五章 词义的类聚
第1节 词义类聚的标准和原则
一 对词义类聚研究现状的认识
二 划分词义类聚的标准及其分析原则
三 从静态和动态的角度了解词义类聚
第2节 单义词和多义词
一 单义词
二 多义词
第3节 同义词
一 同义词及其特征
二 同义词的类型
三 同义词产生的原因和途径
第4节 近义词
一 近义词及其特征
二 近义词的类型
第5节 反义词
一 反义词及其特征
二 反义词的类型
第6节 同位词、类属词、亲属词
一 同位词
二 类属词
三 亲属词
第六章 词义的演变及其规律
……
第七章 词汇的动态形式探索 文摘
版权页:
插图:
还有一部分行业语,由于人们认识上所产生的某些联想,在使用过程中,也会由单义词逐渐发展成为多义词,产生出新的为其他行业,甚至是可以为全民所运用的义项来。同时,由于某些义项的全民性,又会使得这些词语的使用范围逐渐扩大起来。如“战士”一词,原指“军队最基层的成员”,是一种军事用语,后来“战士”发展成了多义词,除原有意义外,还可“泛指参加某种正义斗争或从事某种正义事业的人”,如“白衣战士”“文化战士”等。这种演变就使得“战士”一词不只是军事用语,同时也成了一般用语。很明显,“战士”一词的使甩范围扩展了。其他像战线、阵地、攻克、尖兵、麻痹、解剖、角色、后台、堡垒、舞台等等都是这种情况。
社会方言的第二个内容是指儿童、学生、干部、老人等所使用的一些个别词语。这些词语都是由于人们的年龄、生活条件、心理状态等各种因素的不同而自然形成的一种社团用语。如儿童语中的“碗儿碗儿”——碗儿,“球球”——球,“鞋鞋”——鞋等。小学生共同做游戏时喜欢用“来的”一词,表示“一块玩”的意思,如“咱们来的,好吗?”又如学生夜读称“开夜车”,老人称小辈的年轻人为“后生”,称自己的丈夫或妻子为“老伴”等。这类词语虽然数量不多,但它却能反映出人们由于年龄、生活条件和文化程度等不同而表现出来的运用词语的不同情况。
ISBN | 9787209027410 |
---|---|
出版社 | 山东人民出版社 |
作者 | 葛本仪 |
尺寸 | 1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