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口气读懂经济学 [平装] 7510419743,978751041

配送至
$ $ USD 美元

由黄晓林和何艳丽编著的《一口气读懂经济学》从大众最关注的社会经 济现象入手,用白描的手法勾勒出当代社会繁复的 经济金融环境,并对大众习以为常的经济现象进行了深入浅出的解释,让读 者全方 位地感受一个多层次和多维度的经济世界。《一口气读懂经济学》为大家揭 开了经济学的神秘面纱, 让每一位读者都能触及经济学的本质。
编辑推荐
由黄晓林和何艳丽编著的《一口气读懂经济学》是一本集知识性、趣味性为一体的经济学读物。它通过简洁明了、幽默风趣的方式将那些高深的经济学道理用平白易懂的解释娓娓道出,让你摆脱啃大部头经济学著作时的费力和烦躁,随时随地在享受阅读的乐趣中学会有用的经济学知识。本书将大众经济学带给读者,让人领略到萨缪尔森的《经济学》殿堂之外的一种平民经济学的亲切面目。
目录
第一章入门——经济学与我们面对面 ◎经济学的根本作用是富民强国/1 ◎经济学是资源配置的学问/3 ◎经济学是帮助推导正确结论的思维工具/5 ◎从亚当·斯密到凯恩斯/7 ◎我们都是“经济人”/10 第二章基础原理——十大原理帮你了解经济学 ◎选择——舍与得的生活智慧/13 ◎机会成本——鱼与熊掌不可兼得/15 ◎边际——“新增一个”的学问/17 ◎激励——人们增加付出的根源/19 ◎比较优势——贸易使生活更美好/22 ◎市场经济——“看不见的手”实现资源优化配置/24 ◎政府干预——“看得见的手”优化市场结果/26 ◎生产率——生活水平提高的前提条件/28 ◎通货膨胀——货币发行过多必然引起物价上涨/30 ◎菲利普斯曲线——通货膨胀牵动失业率/32 第三章信息——用经济学侦破真实世界的伪装 ◎信息不对称——卖家总比买家精/35 ◎信息传递——名牌大学毕业生为什么受青昧/37 ◎路径依赖——铁轨宽度与马屁股的关系/39 ◎逆向选择——鲜花为什么会插到牛粪上/42 ◎霍布森选择——不要轻易相信“自由选择”/44 ◎道德风险——委托代理中的自私行为/45 ◎柠檬市场——劣币驱逐良币/47 第四章博弈——经济学不是教你诈 ◎有限理性——你是聪明的傻子吗/50 ◎帕累托最优——谁也不愿破坏的最优状态/52 ◎囚徒困境——聪明反被聪明误/54 ◎纳什均衡——鹦鹉需要学的“新词”/56 ◎负和博弈——双方都会遭受损失/59 ◎正和博弈——新龟兔赛跑的故事/60 ◎智猪博弈——少劳也能多得/62 ◎斗鸡博弈——主动后退避免两败俱伤/65 第五章投资——用今天的钱打理明天的财富 ◎最大笨蛋理论——“博傻者”其实并不傻/67 ◎股票投资——冒险家们不会错过的“赚钱游戏”/69 ◎基金投资——让专家为自己理财/71 ◎期货投资——下今天的赌注,挣明天的钱/73 ◎债券投资——稳中求利,风险最小/76 ◎保险——给未来系好安全带/78 ◎理财规划——选择合适的理财方案/80 第六章市场——价格背后的真相 ◎稀缺——物以稀为贵/83 ◎价值悖论——钻石为什么比水贵重/85 ◎产权——国王为什么不能拆除磨坊/87 ◎供需机制——供不应求与供过于求的矛盾/89 ◎均衡价格——讨价还价的学问/90 ◎交易费用——成交价格之外的成本/93 ◎市场失灵——“看不见的手”并不是万能的/95 第七章消费行为——看清消费背后的玄机 ◎需求弹性——价格对需求的影响程度/97 ◎替代效应——难以替代的物品价格高昂/99 ◎互补品——两种商品结合起来才能满足需求/100 ◎价格歧视——商家对顾客并非一视同仁/102 ◎吉芬现象——越涨越买/104 ◎消费从众——切忌消费中的盲从行为/107 第八章消费心理——其实你不懂消费者的心 ◎偏好——萝卜白菜,各有所爱/109 ◎消费效用——从“朝三暮四”到“朝四暮三”的启示/111 ◎消费者剩余——人人心中都有杆“价格秤”/114 ◎冲动性消费——消费有时毫无理性/116 ◎炫耀性消费——面子第一,价格第二/118 ◎配套效应——豪华沙发必须配豪华灯具/120 ◎棘轮效应——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122 第九章企业竞争一竞争压力下的商业交锋 ◎完全竞争——社会进步的源泉/124 ◎完全垄断——没有竞争对手就是一种幸福/126 ◎寡头——由少数企业控制产品市场/128 ◎价格联盟——价格协议最终成为一纸空文/130 ◎价格战——降价对谁最有利/132 ◎蓝海战略——红海外的阳关路/134 第十章经营成本——利润背后的一笔账 ◎边际成本——亏本的生意为何有人做/136 ◎边际收益——投入多,收益不一定高/137 ◎固定成本——赢利或亏损,它就在那里/139 ◎沉没成本——投出去的成本如同泼出去的水/142 ◎贴现率——利润会缩水/144 ◎规模经济——生产越多,成本越低/147 第十一章经营战略——福布斯富人榜上的经营智慧 ◎定价——“卖多少钱”是门大学问/149 ◎长尾理论——小需求,大市场/151 ◎二八法则——重要的少数与琐碎的多数/153 ◎集聚效应——麦当劳和肯德基总是比邻而居/155 ◎捆绑销售——销售并非一捆一绑就灵/157 ◎她经济——女性消费顶起半边天/159 ◎注意力经济——“美女经济”为何大行其道/161 ◎广告经济——酒香也怕巷子深/164 第十二章宏观经济——逃不了的经济周期 ◎总供给与总需求——从卖方市场到买方市场/167 ◎节俭悖论——越节俭反而越萧条/169 ◎凯恩斯主义——政府干预解决市场问题/171 ◎GDP——衡量经济活动的尺度/172 ◎滞胀——经济停滞与通货膨胀并存/175 ◎经济周期——繁荣背后的隐忧/177 第十三章政府干预——“看得见的手”在行动 ◎“守夜人”——大社会,小政府/180 ◎公共物品——非排他性与非竞争性/182 ◎哈定悲剧——追求个人利益最大化的悲剧/184 ◎乘数效应——砸玻璃会促进经济发展/186 ◎宏观调控——政府“有形的手”伸向何方/187 ◎政府失灵——“守夜人”也会打盹/190 第十四章财政税收——最正当的“劫富济贫” ◎财政政策——国家的钱要怎么花/192 ◎税收——越富的人交税越多/194 ◎税负转嫁一我们都是纳税人/197 ◎拉弗曲线一税率太高会挫伤工作积极性/199 ◎福利国家——高福利下的福利病/201 ◎企业福利——工资之外的隐性收入/204 ◎无谓损失——税收遣成社会总福利减少/206 ◎社会保障——老有所养,病有所医/208 第十五章就业——把自己“卖”一个好价钱 ◎人才经济学——21世纪最珍贵的是人才/210 ◎失业——女大学生为什么会“急嫁”/212 ◎人口红利——中国是人力资源大国/214 ◎人力资本一北大才子卖肉是人才浪费吗/2116 ◎人才过剩一中国的人才太多了吗/218 ◎劳动力市场一民工荒与大学生就业难并存/219 ◎内卷化效应一你为什么原地踏步/222 第十六章金融——读懂生活中的“钱”规则 ◎货币——不仅仅是钱那么简单/224 ◎银行——身边的钱柜/226 ◎货币政策——牵动百姓神经的金融利剑/229 ◎通货紧缩——钱值钱了,却不是好事/231 ◎利率——搅动金融市场的指挥棒/233 ◎复利——“世界第八大奇迹”/237 ◎费雪效应——预期通货膨胀率与利率的关系/239 第十七章贸易——“中国花”开遍地球村 ◎经济全球化——生意越做越大,地球越来越小/242 ◎国际分工——生产具有此较优势的产品/244 ◎贸易保护主义——“保护”国内产业的最好方式/246 ◎贸易补贴——美国农民生活得很滋润/248 ◎商品倾销——不被允许的低价销售/250 ◎“走出去”战略——把工厂建到国外去/252 ◎WTO——贸易争端的解决者/254 第十八章国际金融——谁在导演货币战争 ◎汇率——两国货币如何兑换/257 ◎购买力平价——用汉堡包衡量购买力/259 ◎布雷顿森林体系——不得不说的国际货币体系/260 ◎热钱——烫手的山芋/262 ◎外汇储备——货币危机的防火墙/264 ◎次贷危机——来自大洋彼岸的金融飓风/266 ◎泡沫经济——浮沙上的繁荣/268 第十九章指标——衡量经济的晴雨表 ◎CPI——物价究竟上涨了多少/271 ◎基尼系数——贫与富的距离有多大/273 ◎负担系数——上有老,下有小/276 ◎恩格尔系数——从柴米油盐看生活水准/277 ◎生活成本指数——生活压力为什么很大/279 ◎个人收入——真正属于自己的价值/281 ◎幸福指数——幸福是可以衡量的/284 第二十章经济热点——身边的经济学现象 ◎中国制造——世界离不开中国商品/286 ◎效率与公平——做大“蛋糕”与均分“蛋糕”的烦恼/288 ◎房价——收入赶不上房价的上涨/290 ◎人民币升值——人民币越来越值钱/293 ◎个人所得税——交税是一种义务/295 ◎低碳经济——让低碳成为生活方式/297
序言
挎着菜篮子去市场买菜,你会感到政府公布的物价指数与体验指数的不 同i当 读研已成为“鸡肋”时,你会留意选择考研与选择工作的机会成本;工资越 挣越 多,手头的钱却越来越不经花,你会注意到货币升值、贬值与自己的切身联 系;马 路上的路灯频频坏掉、购买的股票连续涨停……所有这些现象,背后都隐藏 着神奇 的经济哲学。 面对一个充满约束的世界,如何在各种各样的约束下获得尽可能多的收 益,这 就是经济学的主要研究内容。当然,经济学并不是一个药方,它是一种思维 方法。 经济学最基本的功能就在于给人们提供认识世界的平台、分析世界的方式和 改造世 界的方法。我们今天处在一个扑朔迷离的快节奏的社会里,用经济学的眼光 和方法 去思考、分析问题,就能让一切事物真实地呈现在自己面前。 萨缪尔森说得好:“学习经济学并非要让你变成一个天才,但是不学经 济学, 命运很可能与你格格不入。”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市场经济的发展,经济学的 魅力正 与日俱增,现实社会也迫切需要我们学习和了解经济学。 初恋情人最难忘,因为初恋的边际效用很高;恋爱了就要结婚,因为结 婚可以 同时使两人获得收益最大化,结婚后吵吵闹闹却不会离婚,因为夫妻二人陷 入重复 博弈中……不仅是婚恋,生活中的大事小事都与经济息息相关:作为消费者 ,你要 看清消费背后的玄机;作为经营者,你要算清利润背后的一笔账;作为普通 的市民 百姓,你要跟得上现代金融的节奏…… 本书从大众最关注的社会经济现象入手,用白描的手法勾勒出当代社会 繁复的 经济金融环境,并对大众习以为常的经济现象进行了深入浅出的解释,让读 者全方 位地感受一个多层次和多维度的经济世界。本书为大家揭开了经济学的神秘 面纱, 让每一位读者都能触及经济学的本质。 这本集知识性、趣味性为一体的经济学读物,通过简洁明了、幽默风趣 的方式 将那些高深的经济学道理用平白易懂的解释娓娓道出,让你摆脱啃大部头经 济学著 作时的费力和烦躁,随时随地在享受阅读的乐趣中学会有用的经济学知识。 本书将 大众经济学带给读者,让人领略到萨缪尔森的《经济学》殿堂之外的一种平 民经济 学的亲切面目。 读完本书,你会发现,那些无所不在生活现象中,无不闪耀着经济学的 光芒。 就让我们通过经济学的“第三只眼”寻找生活的本质和真谛吧!
文摘
激励——人们增加付出的根源 经济学故事 一条猎狗追逐一只兔子,追了好久也没有追到。 牧羊犬看到了,讥笑猎狗。猎狗回答:“我仅仅为了一顿饭而 跑,它却是为了性命而跑呀!”话被猎人听到了,猎人想:猎狗说得 对啊,要想得到更多的猎物,我得想个好法子。 猎人又买来几条猎狗,凡是能够在打猎中捉到兔子的,就可以得到几根 骨头,捉 不到的就没有饭吃。这个办法果然奏效,猎狗们纷纷去追兔子,都想捕到更 多猎物。 这样过了一段时间,问题又出现了。大兔子难捉,小兔子好捉,而得到 的骨头都 差不多,猎狗们发现了这个窍门,专门去捉小兔子。猎人对猎狗们说:“最 近你们捉 的兔子越来越小了,为什么?”猎狗们说:“反正没有什么区别,何必费那 么大的劲 去捉大兔子呢?” 猎人思考后,决定不将分得骨头的数量与是否捉到兔子挂钩,而是采用 每过一段 时间就统计一次猎狗捉到兔子的总重量的方法,按总重量来决定其在一段时 间内的待 遇。结果猎狗们捉到兔子的数量和重量都增加了。 猎人很开心,但不久后,新问题出现了。猎狗抓的兔子又少了很多,而 且越有经 验的猎狗,捉兔子的数量下降得就越厉害,于是猎人又去问猎狗们。猎狗们 说:“我 们把最好的时间都奉献给了您,但是我们会变老,当我们捉不到兔子的时候 ,您还会 给我们骨头吃吗?” 猎人经过一番思考后,分析与汇总了所有猎狗捉到兔子的数量与重量, 规定如果 捉到的兔子超过了一定数量,即使捉不到兔子,每顿饭也可以得到一定数量 的骨头。 猎狗们都很高兴,大家都努力去做,以完成猎人规定的数量。 一段时间过后,终于有一些猎狗做到了。这时,其中一只猎狗说:“我 们这么努 力,只得到了几根骨头,而我们捉的猎物远远超过了这几根骨头,我们为什 么不能给 自己捉兔子呢?”于是,有些猎狗离开了猎人,自己捉兔子去了。 猎人意识到猎狗正在流失,于是又进行改革,每条猎狗除基本骨头外, 可获得其 所猎兔肉总量的n%,随着服务时间加长,贡献变大,该比例还可递增,并 有权分享猎 人总兔肉的m%。这样,出走的猎狗们纷纷强烈要求重归猎狗队伍。 猎人是个聪明的人,他充分利用激励的作用,达到了自己的目的。 经济学课堂 什么是激励呢?简单地说,就是当外界环境变化时,人们在重新比较成 本和收益 之后,会相应地改变自己的行为,促使人们改变行为的这些因素就是激励。 激励一旦形 成,就会作用于组织或个人本身,使组织机能处于一定的状态,并进一步影 响组织的生 存和发展。 在能力一定的情况下,激励水平的高低将决定人们工作成绩的大小。综 合运用多种 激励方法是有效提高激励水平的一大法宝。激励的手段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一是物质激励。通过满足个人利益的需求来激发人们的积极性与创造性 。应只对成 绩突出者予以奖赏,如果见者有份,既助长了落后者的懒惰,又伤害了优秀 者的努力动 机,从而失去了激励意义。 二是精神激励。通过满足个人的自尊、自我发展和自我实现的需要,在 较高层次上 调动个人的工作积极性。精神激励主要有目标激励、荣誉激励、感情激励、 信任激励、 尊重激励。 三是任务激励。让个人肩负起与其才能相适应的重任,由社会提供个人 获得成就和 发展的机会,满足其事业心与成就感。 四是数据激励。明显的数据对人产生明显的刺激,激发强烈的干劲。数 据激励,就 是把各人的行为结果用数字对比的形式反映出来,以激励上进,鞭策后进。 五是强化激励。对良好行为给予肯定,即正强化,使之能继续保持;对 不良行为给 予否定与惩罚,即负强化,使之能记住教训,不再犯同样的错误。 激励对符合组织期望的行为具有反复强化、不断增强的作用,在这样的 激励作用 下,组织不断发展壮大,个人不断获得利益。尽管激励的初衷是希望通过激 励有效地调 动个人的积极性,实现组织或个人的目标,但是,激励机制本身的不健全, 或者激励机 制不具有可行性,会对一部分人的积极性产生抑制作用和削弱作用,这就是 激励的致弱 作用。 经济学茶座 激励在生活中应用广泛,人们常常利用激励,让他人为自己的利益付出 。 一个老年人喜欢安静,他选择住在环境优美的市郊,但有一群孩子每天 都到这里 来玩,十分吵闹。老人不希望自己在如此吵闹的环境中生活,但如果直接撵 他们走, 恐怕达不到他所预期的目标。于是他对孩子们说:“你们来陪我,我很高兴 ,以后我 每天给你们一人5块钱。”孩子们都很高兴。几天后,老人说,以后给不了 这么多钱 了,每人只能给1块钱,孩子们不太高兴,但也勉强接受了。又过了几天, 老人说, 以后每天只能给1毛钱了。这次孩子们不干了,他们很气愤:这么少的钱, 以后再也 不来了! 老人巧妙制止孩子们吵闹行为的例子是激励在现实中的一种典型运用。 作为经济 学中的重要原理之一,激励现象存在于人们的很多决策和行为之中。就个人 而言,根 据行为科学理论,只有尚未满足的需要才有激励作用,已经满足的需要只能 提供满意 感。需要本身并不能产生激励,对满足需要的期望才真正具有激励作用。 18世纪英国政府为了开发新占领的殖民地——澳大利亚,决定将已经判 刑的囚犯 运往澳大利亚。从英国运送囚犯到澳大利亚的船运工作由私人船主承包,政 府支付长 途运输费用。据英国历史学家查理·巴特森写的《犯人船》记载,1790~ 1792年,运 送囚犯到澳大利亚的26艘船共4082人,死亡498人,死亡率很高。其中有一 艘名为海神 号的船,424个囚犯死了158个。英国政府不仅经济上损失巨大,而且在道义 上受到社 会强烈谴责。 对此,英国政府实施一种新制度以期解决问题。政府不再按上船时运送 的囚犯 人数支付船主费用,而是按下船时实际到达澳大利亚的囚犯人数付费。新制 度立竿见 影,据《犯人船》记载,1793年,3艘新制度下的船到达澳大利亚后,422名 罪犯只有1 人死于途中。此后,英国政府对这些制度继续改进,如果罪犯健康良好还给 船主发奖 金。这样,运往澳大利亚的囚犯的死亡率下降到1%左右。 如果按一般思维方式寻找解决犯人死亡问题的方法,可以列举出两种做 法:对船 主进行道德说教,寄希望于私人船主的良心,为囚犯创造更好的生活条件, 或者政府 进行干预,使用行政手段强迫私人船主改进运输方法。这两种做法都有实施 难度,同 时收效也许甚微。而按经济学思维方式得出的新的激励机制则顺应了船主们 获取利益 的需求,使得犯人平安到达目的地。这就是激励机制的重要作用。 激励机制可以有效控制行事懒散、拖延等行为,使工作效率大大提高。 有句名言 说,“人们只有在被追赶和被督促中才能进步”,说的正是激励机制的重要 性。 P19-21
ISBN7510419743,978751041
出版社新世界出版社
作者黄晓林
尺寸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