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世纪西方哲学东渐史:分析哲学在中国》认为,中国现代哲学建构的方法基本上就是分析方法。罗素来华讲学是促进分析哲学在中国流传的一条主渠道,洪谦所带回来的维也纳学派的逻辑实证主义思想是分析哲学在中国流传的另外的线路。20世纪20年代是分析哲学在中国传播的阶段。20世纪三四十年代则出现了以逻辑分析为方法而建构起来的哲学思想体系及张岱年哲学思想体系。中国的分析哲学家们运用的主要的方法是语言分析的方法,他们对于逻辑分析方法也是相当重视的,金岳霖就是这一方面的重要代表。中国分析哲学的又一个特点是:冯友兰、金岳霖和张岱年都坚持建构形而上学哲学立场,都建构了自己的形而上学的哲学体系。中国的分析哲学家运用分析方法建立形而上学的哲学思想体系,就是试图将中国歪风邪气哲学中的思想道德境界和现代的逻辑分析方法结合起来,为中国传统的人生境界论寻找现代方法论的基础。《分析哲学在中国》对分析哲学在中国的上述种种问题都做了深入细致的探讨和研究。
编辑推荐
《20世纪西方哲学东渐史:分析哲学在中国》是由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 目录
《20世纪西方哲学东渐史》总序
导论中国哲学视野下的分析哲学
第一章 《科学》杂志:中国科学文化的开路先锋
一 “中国科学社”的创立和《科学》杂志的发行
二 “无归纳法则无科学”
三 科学精神:求真
第二章 胡适:科学方法的积极提倡者
一 对实验主义哲学的系统介绍
二 实证精神:拿证据来
第三章 罗素:分析哲学在中国的播种者
一 罗素在华“五大演讲”
二 罗素哲学在中国的影响
第四章 张申府:罗素哲学在中国的热情宣传者
一 对罗素哲学思想的研究和介绍
二 解析方法与唯物论的结合
第五章 科玄论战中的科学派
一 科玄论战的由来
二 科学方法万能
第六章 冯友兰:与维也纳学派的对话
一 逻辑是哲学的入门
二 拒斥还是重建形而上学
三 分析命题的性质
第七章 洪谦:维也纳学派在中国的传人
一 对维也纳学派哲学思想的传播
二 对冯友兰《新理学》的批判
第八章 金岳霖:中国分析哲学体系的建构者
一 “分析就是哲学”
二 逻辑哲学论
三 归纳问题的解决方案
四 实在主义的知识论
第九章 张岱年:分析唯物论的代表
一 逻辑解析的方法
二 解析唯物论的创立
第十章 一拒斥分析哲学
一 以辩证法批判逻辑分析方法
二 对罗素哲学的批判
第十一章 分析哲学的复苏
参考文献
索引
后记 文摘
版权页:
胡适在这个问题上的看法与梁漱溟和冯友兰的有所不同,他并不认为,中国没有科学是因为这个思想走的路子与西方的不一样。在他看来,中国之所以没有科学,并不是因为中国学者没有科学的方法。他指出,清代学者用以考证的方法就是一种科学的方法或者说是一种归纳的方法,这种方法与西方科学家所运用的方法没有什么不同的地方。而之所以中国不能产生出科学来,是由于中国学者的科学方法是完全地局限于文字的范围之内,而西方的学者则不同,他们运用科学的方法处理的对象是实物。用科学的方法或归纳的方法来处理文字,充其量,只能产生考据学。与之不同,把科学的方法运用于实物却形成了科学。总之,在胡适看来,中国所以没有产生科学的根本原因还是因为中国学者的科学方法所运用的对象不是实物。
关于中国为什么没有科学的问题在中国近代曾有过很激烈的讨论,梁漱溟、冯友兰和胡适的看法只不过是这许许多多的看法中比较地有代表性的看法而已。那么他们的这些看法到底具有多少的合理成分在内呢?这是一个很难回答的问题。他们的看法不能说对,同样也不能说不对。但是有一点是很清楚的,这三位学者都是人文科学的学者,由于专业知识的限制,他们的这些看法有隔靴搔痒的感觉。比如胡适的看法,不能说没有道理。但是他说,清代学者所运用的方法就是西方学者所运用的科学方法便没有多大的道理在内。当然从事于考据学必须有其方法,但是清代考据学家却很难说有什么方法论或什么归纳方法论,他们基本上没有自觉的方法论意识。而反观西方的学术界,从培根到弥尔(J.S.MⅢ,严复翻译为穆勒)逐渐地形成了一套比较完备的关于归纳方法的理论。胡适说清代学者的方法就是科学方法或归纳方法,是他首先受了西方科学方法的影响,然后再在中国清代学者的方法中寻找归纳方法的影子。其实,这两者之间是有很大的区别的。而梁漱溟可以说根本上是对科学很隔膜的学者,他对中国为什么没有科学的解释是十分牵强的。冯友兰的学术研究着重的是人文方面,科学的思想当然也在其关注的范围之内,但那毕竟不是他的专业。所以,对于这一问题最有发言权的是那些学习和研究科学的学者。在这里,“中国科学社”的同仁关于中国为什么没有科学的说法应该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
要促进科学在中国的发展,首先要回答中国为什么没有科学这样的问题。显然,《科学》杂志的同仁已经自觉地意识到了这个问题的重要性,所以《科学》杂志的创刊号的第一篇文章就是任鸿隽的《说中国无科学的原因》一文。文章认为,中国所以贫弱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没有科学,但是中国没有科学的原因又是什么呢?任氏指出,这一个问题十分重要。如果能够正确地回答这样的问题,那么这就如治病必须治根一样,手到病除,“犹治病而扶其根,可以引针施砭,荣养滋补,奏霍然之功而收起死之效不难也。”要回答中国为什么没有科学,那么我们就得首先明白究竟什么才是科学。
任文于是对什么是科学作了一个比较简洁的回答。他说:“科学者,知识而有系统者之大名。就广义言之,凡知识之分割部居,以类相从,井然独绎一事物者,皆得谓之科学。自狭义言之,则知识之关于某一现象,其推论重实验,其察物重条贯,而又能分别关联抽举其大例者谓之科学。是故历史美术文学哲理神学之属非科学也。而天文物理心理之属为科学。今世普通之所谓科学,狭义之科学也。”可见,在他看来,所谓的科学就是自然科学;自然科学是对自然现象辩证过程的研究,而不是对自然作整体的研究;自然科学是实验科学,其理论是以实验为其基础而建立起来的理论系统;从方法讲,自然科学的理论是从特殊的个案而得出一般的结论。知道了什么是科学,然后我们才能了解中国有还是没有像科学这样的学问。
在任氏看来,中国学术思想的历史是一部退化的历史。中国人求学知其然而不求其所以然,耽于空虚而避乎实际。他指出,神农之习草木,黄帝之演算术,墨翟公输之明物理技巧,邓析公孙龙之析异同,子思的天圆地方之说,如此等等,都与科学相去甚远。为什么呢?因为这些思想都缺乏“系统条贯”。
ISBN | 9787642347 |
---|---|
出版社 | 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 |
作者 | 胡军 |
尺寸 | 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