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迁中的中国和印度社会 [精装] 9787802388796

配送至
$ $ USD 美元

《变迁中的中国和印度社会》内容简介:中印两国的学术文化友好交往同样历史悠久。这种交往,不断深化两国文化的交流与交融,不断增进两国人民的相互了解,不断加强两国学术界的相互合作。所有这些,是中印两个毗邻大国建立和增进互信、实现和保持和平发展的重要机制。我相信,今天召开的中印学术研讨会,将会成为推动两国学术文化进一步交流与合作的重要平台。 中印两国当代社会经济的发展,既有各自鲜明的特色,也有许多共同之处,面临着一些相似的机遇和挑战。中印两国都是发展中的人口大国,都在20世纪末叶先后启动了改革开放的历史车轮。从此,两国的经济都以世界瞩目的高速度蓬勃发展,两国的社会都处于快速的现代化过程之中。
编辑推荐
《变迁中的中国和印度社会》是由方志出版社出版的。
作者简介
陈光金,1962年生,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学术委员会委员,博士生导师。研究领域为发展社会学、农村社会学。独立著有《中国乡村现代化的回顾与前瞻》,与人合作著有《当代社会阶层研究报告》、《中国小康社会》、《当代中国社会流动》、《中国和谐稳定报告》、《当代中国社会结构》等。
目录
在“中国一印度学术研讨会”上的 致辞(代序言) 一 中印变化中的中产阶级 劳动力市场结构变迁与人力资本收益 现阶段中国社会新中间阶层的构成特征 印度与中国的中产阶级 印度与中国的新兴中产阶级 二 中国和印度村庄及农村研究 1947年后的印度村庄:延续与变迁 发展变化中的中国农业、农村与农民 国家工业化和乡村民主化:中国的时间进程 边缘化的农村:当今印度的村庄与 农业研究 三 变化中的家庭结构和家庭关系研究 转型期城乡家庭经济功能的现状与变迁 寻求印度家庭:性别分析 中国养老制度遭遇新问题 印度家庭社会变迁趋势概要 附件一出席研讨会专家名单 发言人名单 会议日程 附件二“变迁中的中国和印度社会”学术研讨会速记资料 后记
文摘
版权页: 在许多方面可以看到,人们对于种姓是持有很大的反感的。的确,在这个领域中,人们依然对种姓制度持有反感,而且也普遍采取漠视的态度。这意味着在过去几十年中,确确实实发生了这样的变化。我生活的那个邦跟你那个邦的情况可能是不一样的,印度共产党马列派多年来在选举中一直处于统治地位,他们也没有采取任何极端措施来消除种姓制度,但是政治领导人在种姓制度的消亡也确实发挥了一定的作用。因为有些政治家本身就来自于种姓制度中的低层,他们当选之后是不是就意味着种姓制度要整个颠倒呢?比如说最下层到最上层,恐怕也不是这样的。因为即便在种姓制度下的政府原来也是由一些政治精英所组成,也拥有政党中的主导权,在社会生活中的发言权很大。但是现在印度情况已经变得非常复杂了,简单地描述为种姓制度已经不准确了。对印度来说,并没有由于种姓制度不存在,印度就分崩离析了。当然这并不意味着种姓制度并没有发生大的实质性的变化。以前有一位叫做斯瓦尼的社会学家曾在50年代、60年代搞过一些研讨会,他演讲时我也在场,他谈到了种姓制度的演变。种姓制度以后怎么演变和过去已经发生了什么变化,这依然是一个问号。这种种姓制度中的等级制度已经受到人们的挑战,很多人对它提出了疑问,希望予以改善。我认为人们确实对种姓制度存在的合法性提出了疑问,即使今天人们对种姓制度存在反感,有些人采取了漠视的态度,这也是一个真实的现象。我们对此也要心中有数。 种姓制度自身有一个不言而喻的逻辑,只有承认事实存在的这种逻辑,才能够认识到种姓制度的合理性。这些是我就你刚才的讲话提出的一些看法,我希望大家能够提出问题,我也希望占用大家的时间不是很长。
ISBN9787802388796
出版社方志出版社
作者陈光金
尺寸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