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词和名词性成分 [平装] 7301162774,978730116

配送至
$ $ USD 美元

《名词和名词性成分》内容简介:人们要表达自己的思想,通常都会使用表达事物的语言成分,名词或者类似的成分因此在语言运用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名词和名词性成分》在继承百年来语法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讨论现代汉语名词和名词性成分的句法地位、句法功能和句法特性,但又不拘泥于传统语法的理论与方法,也不面面俱到地讨论同名词相关的所有问题,而是采用现代语言学理论的框架,沿用形式句法的方法论,重点讨论几个关键的概念,澄清一些理论上的误解误判,并试图为几个有争议的难题提供新的、较为合理的解决方法。
编辑推荐
《名词和名词性成分》是语言学前沿丛书11。
作者简介
石定栩,南加州大学语言学博士,香港理工大学中文及双语学系教授,主要研究汉语语法和句法理论,同时也从事汉语教学和语言变异方面的研究。在Natural Language and Linguistic Theory.Language《中国语文》,《当代语言学》,《语言科学》,《外国语》和《外语教学与研究》,等国内外杂志上发表过百余篇论文;专著包括《乔姆斯基的形式句法》和《港式中文与标准汉语的比较》等。近年来集中研究汉语的名词和名词性成分,发表了《复合词与短语的句法地位》,《动一名结构歧义的产生与消除》,《区分名词与动词的标准、方法及后果》,《“的”和“的”字结构》,《无定代词与独立“的”字结构》,《限制性定语和描写性定语》等多篇论文。
目录
前言/1 第一章 名词的词类地位/1 1.1 名词与名词划分的理论基础/1 1.2 词类划分的方法论/5 1.3 判定名词地位的方法论/10 第二章 动词的名词化与动词短语的名物化/20 2.0 背景/20 2.1 动词的名词化/21 2.1.1 准谓宾和动词的名词化/21 2.1.2 名一动复合词与动词的名词化/27 2.1.3 名词化名-动复合词的特点/31 2.2 动词短语的名物化/34 2.3 一些相关的问题/40 2.4 余论/44 第三章 “名词化”、“名物化”与“指称功能”/47 3.0“指称”和“陈述”/47 3.1 “指称”和“陈述”的理论基础/48 3.2 如何验证“指称”性和“陈述”性/50 3.3 动词性主宾语的句法特性/58 3.4 动词性宾语的分类/60 3.4.1 “怎么样”与“什么”的提问对象/60 3.4.2 动词性宾语的类型/65 3.5 动词性主语的类型/73 3.6 小结/75 第四章 体词谓语句的结构与意义/78 4.0 体词谓语句/78 4.1 体词谓语的句法地位/79 4.2 体词谓语句的构成/80 4.3 经历了质变的体词谓语/82 4.4 另一种经历了质变的体词谓语句/87 4.5 体词谓语句的句法特性/90 4.6 体词谓语句的派生过程/92 4.7 体词谓语句对语境的依赖性/97 4.8 余论/100 第五章 复合名词与名词短语——谓词性定语和定一中结构/104 5.0由谓词性成分做定语的定一中结构/104 5.1 定一中复合名词与名词性短语/106 5.2 定语和中心语的句法地位/111 5.3 复合词内部成分的地位/115 5.4 定语的叠加/118 5.5 扩展法的本质/121 …… 第六章 汉语动-名复合词的结构 第七章“的”和“的”字结构 第八章 独立“的”字结构 第九章 限制性定语和描写性定语 参考文献 后记
文摘
版权页: 插图: 又比如“能力”表示抽象的事物,而“运输”的受事一般应该是具体的事物,所以“运输能力”不大可能理解为表示具体动作的动一宾结构,而较容易理解为表示抽象事物的定一中复合词。以此类推,由于“研究”的动作对象可以是具体的东西,也可以是抽象的事物,所以“研究计划”有歧义,既可表示动作,又可表示事物。 除了动词和名词的语义搭配之外,语用因素也会对动一名结构能够表示的意义产生一定的影响。比方说“遗失”和“丢失”对补足语的搭配要求大致相同,而且都可以表示具体的动作,所以由这两个动词构成的动一名结构一般情况下会表示相同的关系,如“遗失收据”和“丢失收据”,以及“遗失皮包”和“丢失皮包”就都表示具体的动作或事件,即表示动一宾关系。不过,具体的动作总是牵涉到具体的事物,如果相关的名词不表示具体的事物,而是表示类别或者事物的集合,动~名结构就不大可能表示具体的动作。比如“车辆”总是表示事物的集合,“丢失车辆”和“遗失车辆”不可能表示具体的行为或动作,也就很难表示动一宾关系。 当然,很难不等于绝对不可能。在特定的语用环境里,“遗失车辆”还是可以用来表示动一宾关系的,只不过不是表示具体的动作,而是抽象的动作,或者是某一类别的动作。比如香港警方有一条规定是“遗失车辆为严重失职”,用来表示特定的动作类别,而保险公司的要求“遗失车辆应立即申报”则用来表示抽象的动作。 另一方面,由于“遗失”也可以表示较为抽象的、作为类别的动作,其构成的动一名结构在某些语境中就会表示定一中关系。像“遗失款项三天后寻获”,和“遗失物品待领”中的“遗失”都明显是在充当定语。就算是“遗失证件”,也只是在特定的语境中才会表示动一宾关系,更常见的应该是表示定一中关系。 有些社会因素也会影响动一名结构的实际意义。比如说“辅导”要求表示人物的名词性成分作补足语,“辅导老师”和“辅导学生”照理都应该可以表示动一宾关系。
ISBN7301162774,978730116
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
作者石定栩
尺寸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