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南海:地缘政治资源航道 [平装] 9787501789115

配送至
$ $ USD 美元

《聚焦南海:地缘政治·资源·航道》主要内容:南海在地理上是半闭海,为中国、越南、马来西亚、新加坡、印度尼西亚、文莱和菲律宾等国家和地区所怀抱,总面积为350万平方公里。南海地区战略地位重要,资源丰富,与周边国家和地区的和平与发展息息相关,南海问题也因此成为相关国家与地区关注和研究的重要对象。 中国南海研究院以南海问题为学术研究对象,就南海地区政治、经济、资源和航道等重大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并与国内外南海问题专家学者进行交流探讨,现将部分专家学者的研究成果编辑成书,以飨读者。
编辑推荐
《聚焦南海:地缘政治·资源·航道》由中国经济出版社出版。
作者简介
吴世存,博士分研究员,中国南海研究院麟㈡鳓睦译罐毕业于南京大学.,曾先后赴美国霍普金斯大学蔼襄级国际问题研究院、哈佛大学肯尼迪政府学院进自鲛美国政府“美国外交政策溯源”专题访问学者簿美国亚太安全研究中心客座研究员。 主要研究领域:南海史地、海洋划界、海洋经济、国际关系及地区安全战略等。主要著作有{《南沙争端的由来与发展》《南海问题文献汇编》《南海资料索引》《纵论南沙争端》《世界著名岛屿经济体选论》等。主要论文有:《论郑和下西洋与南海》《1943年中英新约的历史背景》《论历史认识的相对性》《中国一东盟自由贸易区的构建与两岸经贸关系》《南海资源开发势在必行》《台湾经济发展的体制和决策因素分析》《民国时期的南海诸岛问题》等。 朱华友,博士,研究员,中国南海研究院副院长。 主要研究领域:经济改革和社会发展、南海资源与开发、国际关系等。多次参与国家级课题研究,曾两次获省部级科研成果奖。主要作品有。《中国改革如何成功》《中国市场经济的理论与实j践》《新兴的市场》《南海:与中国能源安薹曲《论南海周边的能源外交》《走向蔚蓝色——海南经济发展战略》等。
目录
第一部分 南海与我国能源安全 吴士存 南海资源开发势在必行 李伟建 中东局势与中国能源安全 赵干城 南亚在中国能源战略中的地位和作用 金良祥 中国与中东能源:回顾与展望 张洁 中国能源安全中的马六甲因素——问题与对策之分析 李荣 战略石油储备与能源安全 第二部分 南海航道安全 吴士存 地区安全格局中的南海通道安全 朱华友、鞠海龙 南海航行安全对世界经济的影响 洪农 亚洲海上贸易发展亟待南海地区海上安全合作 李金明 马六甲海峡与南海航道安全 季国共 航行制度上的争议与南海 龚迎春 马六甲海峡使用国合作义务问题的形成背景及现状分析 马缨 “9·11”以来南海通道的安全形势及其影响 张捷 南海海上搜寻救助和区域间合作 曼·泰博 尊重主权共同维护马六甲海峡航道安全 第三部分 国际关系与国际海淬法 黄异 南海人工岛屿的法律地位 韩锋 中国与东盟关系中的南海问题 王勇 维护海洋权益是一项长期的战略任务 泰德·麦克多曼 海上恐怖主义和国际法登临权的最新发展 李国强 论中越关系中的南沙群岛 时永明 南海地区形势与我东亚安全战略 朱华友 加强中美海上合作。共同维护地区安全 郑泽民21世纪初越南在南海问题上的对华策略分析 梁泽 试析越印战略伙伴关系 第四部分 南海与两岸合作 朱华友、鞠海龙 海峡两岸南海合作现实分析与构想 黄硕琳、曹世娟 南海渔业资源的区域管理研究——渔业管理现状、问题及今后对策 王冠雄 两岸南海渔业资源共同管理机制:前瞻与考虑 陈清潮 期待海峡两岸的南海合作有新的跨越 邱文彦 两岸在南海水下考古的合作:机会与方向 郑明修 南海生物多样性调查与保育研究 林昭进 南沙海区渔业资源调查研究现状 第五部分 南海区域经济合作 吴士存 推动南海区域经济合作实现区域经济共同繁荣——在“南海区域经济合作国际研讨会”开幕式上的主旨发言 古小松、龙裕伟 泛北部湾次区域经济合作与和谐南海 王士录 南海区域经济合作:关于机制构建的思考 王玉主 东盟经济共同体建设与中国一东盟经济合作的未来——中国视角分析 雷著宁 中国与东盟深化经济合作的新机遇与南海区域经济合作构想
序言
南海在地理上是个半闭海,为中国、越南、马来西亚、新加坡、印度尼西亚、文莱和菲律宾等国家和地区所环抱,总面积为350万平方公里。南海地区战略地位重要,资源丰富,与周边国家和地区的和平与发展息息相关,南海问题也因此成为相关国家与地区关注和研究的重要对象。 南海地区油气资源丰富,据专家保守估计,南海的石油天然气地质储量超过200亿吨油当量,被喻为“第二个波斯湾”。近年来,南海周边国家和地区经济发展迅速,南海丰富的油气资源成为支撑各国和地区可持续发展与抵御国际能源风险的保障。 南海航道是连接太平洋和印度洋的交通要冲,也是中国进入印度洋和大西洋的重要国际通道,具有极其重要的战略地位,尤其是连接南海航道的马六甲海峡,是美国认为必须控制的全球16个咽喉航道之一,也是区内有关国家的“海上生命线”。据估计,每年有超过5万艘船只通过南海航道,全世界超级油轮有一半以上航行于南海海域。因此,南海航道安全与否直接关系到地区甚至全球的政治稳定、经济发展和军事安全,如何维护南海航道的安全,是区内外国家和地区共同面对的重大课题。 冷战结束以来,随着世界各国和地区政治、经济的不平衡发展,南海地区内外各战略力量不断分化组合,南海地区的地缘战略格局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与调整。在这一过程中,南海地区传统安全因素出现新的变化,非传统安全因素的影响日益凸显。 维护中华民族南海海洋权益是海峡两岸共同的责任。目前,两岸关系出现新变化,为两岸开展南海海上合作提供了机遇,南海渔业管理、海洋环境保护、生物多样性调查与保育以及水下考古等都是两岸在南海地区可以加强合作的领域。
文摘
2.宜将中东作为我国长期、稳定供应油气的重点,其他地区可作为战略性多元化补充。中东的优势在于储量大,成本低,油价低,输出设备完善,自销量小,出口量大。多年来,我国同该地区有着传统的石油贸易关系。当前,中东地区的总体外交态势对我国有利,中东国家对我国的认同感和期望值增加,渴望与我国加强包括能源领域在内的全面交流合作。我国应把握时机,因势利导,加大对中东地区的能源外交力度,做好中东石油大文章。 ·提升中东在我国对外战略中的地位,制定切实可行的更为积极的中东政策。积极发展与中东国家以石油为主的经贸关系,以努力促进中东地区的和平与稳定为基础;兼顾与美国等西方国家的关系,慎重处理中国与中东国家的武器及相关技术贸易问题。共同维护地区和平,防止冲突引发石油危机。开展双方战略对话,把互利合作不断推向新高度。 ·重点加强与海湾国家的合作。海湾地区油气资源丰富,战略位置重要,有我国重要的政治、经济与安全利益。我国与海湾国家政治关系稳定,经贸互补性强,合作潜力巨大,双方已建立起政治和经济定期磋商机制,并有促进双边关系向更高层次发展的强烈愿望。近年来,海湾区域经济合作加强,经济一体化进程加快。GCC统一关税同盟已于2003年1月1日启动,并计划于2010年统一货币,实现GCC自由贸易区。目前,欧盟和美国都在加紧进行与GCC建立自由贸易区的谈判。(GCC对加强与我国合作态度积极,愿望迫切,我国宜尽快与之建立能源对话机制,推动中国与GCC之间建立自由贸易区。
ISBN9787501789115
出版社中国经济出版社
作者吴士存
尺寸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