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建设与社会治理 [平装] 7801909380

配送至
$ $ USD 美元

整个报告以专家立场进行分析导读。概括总结上海在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率先实现初步现代化的过程中如何坚持“社会主义”的公共性原则和“科学发展观”的方向。分析在构建和谐社会过程中上海社会建设的当前状况以及其存在的问题。指出上海在消除社会不平等方面需要加强发展社会事业和完善社会保障,建设公共物品,提供公共服务。报告同时从城市治理(也称“善治”governance)的角度对上海城市的社会管理情况进行观察并加以分析。强调建设和谐社会的核心是建设社会,要充分关注保护家庭、发展社区、利用非政府组织的力量。
编辑推荐
“皮书”系列图书的作者以中国社会科学院的专家为主,均为国内一流研究机构的一流专家,他们的看法和观点体现和反映了对中国与世界的现实和未来最高水平的理解和认识,具有不容置疑的权威性。 本书是该系列中的一本,由一系列权威报告组成,对2006年上海的社会建设和社会治理中的相关问题作出了细致的分析和论述,提出了很好的对策和建议,全面翔实而又客观公正,对社会各个阶层、各种职业的人士都能提供有益的帮助,适合各级政府部门决策人员,科研机构研究人员,企事业单位领导,媒体记者,国外驻华商社和使领事馆工作人员,以及关注中国和世界经济发展的各界人士阅读。
媒体推荐
书评 皮书是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近几年推出的大型系列图书,它们由一系列权威研究报告组成,在每年的岁末年初对每一年度有关中国与世界的经济,社会等各个领域的现状和发展态势进行分析和预测。 该系列图书的作者以中国社会科学院的专家为主,均为国内一流研究机构的一流专家,他们的看法和观点体现和反映了对中国与世界的现实和未来最高水平的理解和认识,具有不容置疑的权威性。 同时,每册图书均附有数据库光盘,该光盘既是电子书,又是数据库,安装后可通过电脑阅览,输入任意字词,均可快速查询检索,阅读,研究更为方便快捷。
目录
导论用“社会主义”来构建和谐……………………………卢汉龙 第一部分转型中的社会结构变迁 收入分化和中等收入群体…………………………………………陶冶 郊区农村农民和居民结构的变迁…………………………………杨晓萍 外来人口的社会流动与社会支持系统……………………………沈安安 居民生活质量的主观评价调查…………………………陆晓文袁建民 上海市民的主观幸福水平…………………………………………李维 第二部分社会建设:关注社会事业与社会保障 社会公众评议上海“窗口”行业………………………………袁建民 发展社区安老服务构建和谐的老龄化社会基石……周海旺寿莉莉 上海医保和卫生事业改革进程分析与评价……………胡苏云滕文 上海中低收人人员的住房解困………………董家懋何晓玲沈霞 上海慈善事业与政府社会救助衔接发展研究……………………孙克勤 上海“侨民宗教”的现状及其相关对策的研究………………晏可佳 上海宗教院校调查……………………一………………………罗伟虹 第三部分社会治理:关注家庭、社区、社团 家庭:转型期的功能变迁和政策支持………徐安琪张亮刘汶蓉 上海家庭教育发展报告……………………………………………包蕾萍 社区建设与城市基层社会的治理…………………………………李宗克 公民社会、善治与民间组织发展…………………………………韩俊 未成年人对新媒体需求的调查…………………………杨雄毛翔宇 第四部分政策建议 党建与工青妇组织在社会建设中的作用………………包志勤申巧红 宣传思想工作与构建和谐社会……………………………………刘汶蓉 淡化行政色彩,理顺政府与互益型民间组织的关系……………郑乐平 大力扶持民间公益组织,携手共建和谐社会……………………庄爱玲 附录 附录一上海社会发展主要指标 附录二直辖市主要社会指标 附录三小康生活标准综合评价值 后记
ISBN7801909380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作者卢汉龙
尺寸16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