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权力的修辞:美国外交话语解析》讲述了:昔日北大蔡元培先生谓:“大学者,研究高深学问者也。”大学的逻辑起点首先应该是学术,高水平的大学更不能例外。对知识的传递、批判和探索,是大学生存与发展的永恒主题。在知识经济迅猛发展的时代,大学作为知识传播与创新、技术创新与转移的主体,理所当然地成为国家创新体系建设和自主创新的基本主体,成为人类进步和社会发展的知识之翼。大学学术研究能力的开发,本身就孕育着未来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萌芽,把川流不息的知识转变成为技术创新的新源泉,已经成为当今大学学术研究不可或缺的重要任务。
编辑推荐
《权力的修辞:美国外交话语解析》是北京市社会科学理论著作出版基金资助。 目录
引言
第一章 美国外交话语的分析框架
第一节 话语的社会性
一、话语的概念
二、话语的社会性
第二节 美国外交话语规范
一、话语规范的定义
二、不同层次的美国外交话语规范
第三节 美国社会文化价值观念建构外交话语规范
一、建构外交话语规范的原因
二、建构外交话语规范的表现
第四节 美国外交话语行为和规范建构民众外交偏好
一、外交话语行为的建构作用
二、外交话语规范的建构作用
第五节 美国外交话语的社会运作
第二章 美国外交话语的基督教规范
第一节 美国外交话语的基督教规范
一、美国是“上帝的选民”
二、美国的行动是“上帝的意旨”
三、美国的使命是铲除“邪恶”
第二节 美国社会文化价值观念中的基督教信仰
一、基督教信仰是美国人的主流信仰
二、基督教信仰也是美国总统的主流信仰
第三节 布什反恐话语中的基督教规范及基督教右翼特色
一、符合基督教规范的话语
二、具有基督教右翼特色的话语
第四节 布什反恐话语基督教规范的信仰来源及现实考量
一、信仰来源
二、现实考量
第五节 布什反恐话语基督教规范的具体应用
一、“邪恶”的含义
二、美国外交话语中“邪恶”的用法
三、布什反恐话语中“邪恶”的用法
四、对美国人外交偏好的建构
第三章 美国外交话语的民主规范
第一节 美国外交话语的民主规范
一、美国是“民主的楷模
二、美国对外干涉是为了“推广民主”
三、美国的敌人“不民主”
第二节 美国社会文化价值观念中的民主观念
一、信仰因素
二、制度因素
三、历史因素
四、现实因素
第三节 布什反恐话语中的民主规范及特色
一、符合民主规范的话语
二、具有布什民主规范特色的话语
第四节 布什反恐话语民主规范的思想根源及现实考量
……
第四章 美国外交话语的保守规范
第五章 布什反恐话语的语用策略
第六章 布什反恐话语的社会运作 文摘
版权页:
插图:
第二种是意识形态分析的方法,揭示话语背后的社会文化观念框架和话语的社会意义。第三种是传播学的方法,也就是分析具体的话语过程和话语的社会运作,尤其是媒体对话语的传播,还要研究话语对民众过于外交政策认知的影响。
《权力的修辞:美国外交话语解析》要综合运用这三种话语分析的方法:首先,使用语言学和修辞学的内容分析方法,对布什反恐话语中出现的“典型”话语进行量化分析,对演讲的框架和语言技巧进行分析,对有意歪曲事实的说法进行揭示。其次,使用意识形态分析的方法,对话语背后反映的美国的宗教观念、民主观念和保守观念进行分析,对布什反恐话语背后为了“石油”和霸权而战的意图进行揭示,对布什反恐话语中对“身份”和“威胁”的建构进行剖析。此外,还要分析话语的社会含义,如布什反恐话语对美国人对反恐战争的态度的影响。最后,使用传播学和心理学的方法,分析具体的话语过程,如对布什反恐话语中有宗教含义的话语、体现保守观念的话语对人们认知的影响进行分析,对美国媒体对伊拉克的“大规模杀伤性武器”、“伊拉克与基地组织”的联系等报道进行分析。
《权力的修辞:美国外交话语解析》涉及话语研究,且包括对社会、文化的理解,因此综合运用了语言学、文学、心理学等方面的知识以及上述学科的理论与方法。例如,在话语分析的过程中,《权力的修辞:美国外交话语解析》运用了语言学的理论和方法,分析词义的内涵和用法,分析不同语态的含义,并借助语料库进行定量分析;在分析具体的话语和语篇时,借用了文学分析的假设、印证、原型分析的阐释方法。
ISBN | 9787200084337 |
---|---|
出版社 | 北京出版集团公司,北京出版社 |
作者 | 王磊 |
尺寸 | 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