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海上战略通道论》主要通过研究海上战略通道的特性、海上战略通道的地缘学说及其影响,以及不同时期海洋强国海上战略通道思想与实践,总结出海洋强国争夺和控制海上战略通道的一般规律,以及利用和控制海上战略通道的主要方式与手段。《海上战略通道论》根据中国国家利益的不断拓展,细致研究了中国海上战略通道面临的威胁与挑战,进而解读与我国相关海上通道的地缘态势和特征,为当代中国海上战略通道安全的塑造提供了一种宏观上的思考与大战略层面上的相关建议,为新时期谋划我国海上通道安全、拓展我国海权提供战略指导。
编辑推荐
《海上战略通道论》对海上战略通道的理性认识、海上战略通道发展的历史轨迹、海洋强国争夺和控制海上战略通道的基本规律、海上战略通道的地缘学说及其影响、海上战略通道涉及的国际法规与实践、中国安全视角下的海上战略通道态势分析、对经略海上战略通道的思考。 作者简介
梁芳,山东省青岛市人,满族,国防大学战略教研部副教授,战略学博士,硕士生导师,海军大校。
先后毕业于海军电子工程学院、国防大学。曾任海军技术侦察局工程师、海军司令部情报部参谋、海军军事学术研究所研究员。2000年考入国防大学海军战略学专业,2003年获军事学硕士学位。2007年考入国防大学国际战略学专业,2010年获战略学博士学位。
多次参加全国、全军、总部30余项课题攻关工作,获全军军事科研优秀成果一等奖2次,军队和国防大学优秀科研成果奖多次。出版学术专著《海战史与未来海上战争》,参与撰写了《军种战略学》、《21世纪亚太安全纵横》等学术著作与教材近十部。多次应邀在军队、地方、院校进行讲课、学术交流并做主旨发言,在全国、全军核心期刊以及全军重大战略研讨会上发表学术论文60余篇。
荣获全国“三八”红旗手荣誉称号,学校优秀中青年骨干,国防大学第五次党代会党代表。现担任“中国海洋学会军事海洋学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2010年被总政宣传部聘为“全军常备外宣专家”。 目录
导言
第一章 对海上战略通道的理性认识
一、几个重要概念的界定
(一)海峡
(二)地峡和运河
(三)海上交通线
(四)海上通道
(五)海上战略通道
二、海上战略通道类型划分
(一)按地理特征分
(二)按地质成因分
(三)按航运价值分
(四)按法律地位分
(五)按功能作用分
三、海上战略通道的战略特性
(一)地理位置的稳定性
(二)地缘因素的非选择性
(三)博弈层次的高端性
(四)利益关系的对冲性
(五)国际法规的约束性
第二章 海上战略通道发展的历史轨迹
一、世界范围海上战略通道历史演进的阶段划分
(一)早期萌芽——大河文明时期
(二)初始活动——古地中海时期
(三)新航路开辟——地理大发现时期
(四)战略争夺——两次世界大战时期
(五)东西方对峙——冷战时期
(六)国际化大竞争——经济全球化时期
二、中国海上实践活动的历史剖析与反思
(一)农耕社会“重农抑商”的历史局限
(二)近代以来“重陆轻海”的治国理念
(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中走向海洋的历史必然
(四)中国海上战略通道经略实践的缺失与呼唤
三、中西海上战略通道思想比较
(一)战略文化价值取向的差异
(二)社会经济结构的不同
(三)国家安全需求的区别
(四)战略理论和实践的不同
第三章 海洋强国争夺和控制海上战略通道的基本规律
一、世界海洋强国的海上战略通道思想与实践
(一)美国海上战略通道思想与实践
(二)俄罗斯海上战略通道思想与实践
(三)日本海上战略通道思想与实践
(四)印度海上战略通道思想与实践
(五)英国海上战略通道思想与实践
第四章 海上战略通道的地缘学说及其影响
第五章 海上战略通道涉及的国际法规与实践
第六章 对几个重要海上战略通道的剖析
第七章 中国安全视角下的海上战略通道态势分析
第八章 对经略海上战略通道的思考
参考文献
后记 文摘
版权页:
插图:
人民海军在华南沿海配合陆军解放了万山群岛,突破了珠江口封锁,恢复了华南沿海海上通道的安全;在华东沿海协同陆、空军解放了除台湾、澎湖、金门、马祖以外的全部岛屿,基本上恢复了浙东、苏南沿海海上通道的安全。
冷战时期,中国既面临着美国对我两条岛链的战略围堵,同时又面临着苏联太平洋舰队对我京津地区的威胁。海军提出,要封锁渤海海峡的主要海上通道,保护京津地区和濒海侧陆战场的安全。直到70年代末,随着中美关系的缓和,两岸逐渐结束了对抗,台湾海峡也实现了首次南北商业通航,中国沿海海上通道安全得到了较大的改善。1986年,海军在“积极防御”军事战略的基本上,提出了“近海防御”战略,将“保护己方海上交通运输线”作为海军作战任务,并认识到“保护沿海交通线,对于支持沿海地区战时经济,保障沿海地区之间的兵力调动和作战物资的运输十分重要”,认为保护中国远海交通运输线的安全,对于争取世界主持正义和友好国家的援助,争取反侵略战争的胜利,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新中国成立后,国家面临的威胁主要来自陆地。当时中国的战略重点和方向主要是在东北、西北、西南等陆地方向,如20世纪50-80年代之间的朝鲜战争、中印边境战争、越南战争、中苏边境军事对峙、中越边境军事冲突等。长年的边界问题牵扯了中国大部分精力,而对于海洋并未给予足够的关注,再加上我国经济发展有限、较为落后,尽管与一些国家进行贸易往来,但中国与外界的海上联系却十分有限。因此,中国对海上战略通道的需求与关注并不突出。
ISBN | 9787802324565,780232 |
---|---|
出版社 | 时事出版社 |
作者 | 梁芳 |
尺寸 | 1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