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党老党接连失去政权的严酷现实,对我们这个有着80多年的历史,连续执政50多年的党,其震撼犹如警钟敲响。江泽民、胡锦涛同志多次强调,要加强研究、吸取教训,中央党校党建部世界政党比较教研室近年来在这方面的研究上投入了很大的精力,并取得了一些阶段性的研究成果。其中由中央党校求索音像出版社出版的电视片《世界执政党兴衰史鉴》,得到了广泛的好评。特别是在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的过程中,广大党员和干部对电视片《世界执政党兴衰史鉴》的反响越来越强烈,在这个基础上编写了本书。本书选出了前东欧国家、苏共、日本自民党、墨西哥革命制度党、印度国大党、印尼专业集团和国民党作为研究对象,主要致力于对这些大党老党丧失政权的原因进行分析研究。大部分内容是在电视脚本的基础上扩展而成的,同时加进了前东欧国家执政党盛衰的内容。我们希望它能够对我们党正在进行的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提供一些素材。
编辑推荐
当今世界综合国力的竞争,很大程度上在于政党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的竞争。二十世纪后十几年,世界政党政治中最为引人深思的现象是,在一些国家和地区,一些曾经长期单独连续执政的大党纷纷失去执政地位。发生这种现象的深层次原因是什么?有无共同的规律可循?对中国共产党的自身建设有何借鉴?这些问题很值得我们关注。 作者简介
王长江,1956年生,河北海兴县人。中央党校教授,中央党校党建教研部主任、世界政党比较研究中心主任,博士生导师。2002年获国务院特殊津贴;2006年获“中国十大教育英才”称号。兼职北京市委顾问,北京大学政府创新研究中心副主任,国家行政学院、中山大学等客座教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中国统一战线研究会常务理事,国际交流协会理事,中国市场经济研究会理事。长期从事世界各类政党运行机制的比较和中国共产党建设问题的研究,致力于把政党比较拓展到党的建设领域,主持开创了我国世界政党比较学科。出版专著、合(编)著50余部,发表论文数百篇。 目录
导言
第一章苏联共产党:亡党亡国的不归路
第二章东欧共产党:倒下的“多米诺骨牌”
第三章日本自民党:“一党优位制”的终结
第四章印度国大党:百年大党的兴衰沉浮
第五章墨西哥革命制度党:“一党独尊”的世纪终曲
第六章印尼专业集团:东南亚金融风暴中的沉船
第七章国民党:百年老让坍塌
后记 文摘
书摘
1991年8月24日,是世界政党政治发展史上一个令人难忘的日子。这一天,苏共中央总书记戈尔巴乔夫发表声明,辞去苏共中央总书记职务,并宣布:“苏共中央委员会应该做出一项艰难但却是诚恳的决定:自行解散。各共和国内的共产党员和地方党组织将自行决定自己的前途。”①第二天,苏共中央书记处被迫发表声明,宣布接受自动解散苏共中央的决定。至此,苏共,这个有着93年历史的大党失去了执政地位,不仅结束了自己单独连续执政长达74年的历史,同时也终结了自身的生命;随后,连同它一起葬送的还有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世界上第一个执掌政权的共产党,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的红色帝国,就这样走上了亡党亡国的不归路。
苏共的亡党亡国无疑是历史的悲剧,然而,它的最可悲之处在于苏联人民为它举行了一个过于平静的“葬礼”。提起苏联的亡党亡国,人们总是在问这样一个问题:2.9亿苏联人、特别是1500万苏共党员怎么会那么平静地接受这样一个现实?有个数字大概可以从某种程度上回答这个问题。在苏联解体前,当时的《莫斯科新闻》曾登载过一次民意调查的结果:在这份调查中,当接受调查的人被问及“你认为苏共的政策代表谁的利益”时,被调查者中回答苏共代表工人阶级、农民、知识分子的均占2%;回答代表全体人民的只占7%;回答苏共代表全体党员的也只占11%;而回答苏共代表党的机关工作人员的竞高达85%;回答苏共代表除此之外的“其他集团”的占13%。①
这份调查所显示出的数据以及苏联人如此平静地接受了苏共瓦解的现实说明,苏共随着执政时间的延伸和执政地位的“巩固”,由列宁和布尔什维克党建立起来的党与人民的血肉联系不是愈加紧密,而是不断疏远。的确,从苏共执政党走过的历程看,自斯大林开始,长期以来,一方面,苏共对人民的思想、情绪和利益要求缺乏认真的考察和考虑,甚至用简单粗暴的方式进行扼制和压制;另一方面,党内的不良风气,诸如个人崇拜、个人专权、官僚主义、形式主义、理论脱离实际、不思进取、贪图享受等等,却日趋增长、泛滥。而这些与共产党人的信仰、党的先进性、共产主义的宗旨格格不入。这样日积月累,人民对党的意见和积怨便越来越多,越来越深,以至于绝大多数苏联人民并不认为苏共是他们利益的代表。
那么,苏共是怎样由一个与人民群众血肉相联,甘愿为人民的利益流血牺牲,为人民谋福利的党,演变成为一个脱离了群众、高高在上的党,而为群众所抛弃的呢?
ISBN | 9787503532115,750353 |
---|---|
出版社 | 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 |
作者 | 王长江 |
尺寸 | 32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