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现代汉语科目认证指南》每章包括备考提示、重点知识和备考习题三部分。备考提示简明扼要地点出该章的重点和难点,这样复习时就可以做到有的放矢;重点知识是每章的主体,所讲的知识点都紧扣《考试大纲》,凡常考知识点都标以“★”,难点和容易忽略的知识点则标以“▲注意”,基本术语的定义都用加粗字体标明。这样大家在复习时就可以主次分明,不至于眉毛胡子一把抓。最后一部分是备考习题,这部分一来帮助考生巩固所学,熟悉出题思路和掌握解题方法;二来可以向考生演示如何运用所学的现代汉语知识来分析具体问题。
编辑推荐
《现代汉语科目认证指南》是国际注册汉语教师资格等级认证参考用书。 目录
丛书编写说明
前言
国际注册汉语教师资格等级考试说明
国际注册汉语教师资格等级考试大纲·现代汉语
国际注册汉语教师资格等级考试·现代汉语样卷及参考答案
绪论
第一章 语音
一、普通话语音方面的特点
二、语音四要素
三、发音器官
四、音素、元音和辅音
五、普通话的音节结构
六、音位
七、音变
第二章 汉字
一、文字概说
二、汉字特点及其字体演变
三三、汉字的构造
四、汉字的使用
第三章 词汇
一、词汇概说
二、词的构造
三、词义
四、词汇构成
五、词典与词汇规范化
第四章 语法
一、普通话语法方面的特点
二、语法概说
三、词类
四、实词分说
五、虚词分说
六、短语分类
七、句子分类
八、句法结构分析★★
九、常见句法错误★★
各章备考习题参考答案 文摘
版权页:
插图:
4.语法和逻辑
逻辑对语法的影响主要表现为对语言成分之间搭配关系的制约。从基本要求看,一般人们说话不但要合语法,也要合逻辑。个别不合逻辑的,只要大家都这么说,都懂得是什么意思,就不能完全用逻辑来苛求了。比如“好热闹”和“好不热闹”意思一样,就是这种情况。
三、词类
(一)如何划分词类★
词类是词的语法性质的聚合类。划分词类旨在说明语句的结构和各类词的用法。汉语词类划分当以语法功能(或语法特征)为主要依据,有时也要参考词的形态和词的类别意义。
1.词的语法功能
词的语法功能主要表现为词的造句能力和词的组合能力。词的造句能力指能否单独充当句法结构成分(以下简称“句法成分”)以及主要充当何种句法成分。
根据能否单独充当句法成分,可以把词分为两大类:实词和虚词。实词能独立充当句法成分,具有实在的词汇意义和语法意义,有些可以重叠。虚词不能独立充当句法成分,没有词汇意义,但有语法意义,不能重叠。例如,在“老师和学生配合得很好”这句话中,“老师、学生”作主语,“配合”作谓语,“很”作状语,“好”作补语,因而它们都属于实词;“和”“得”不能单独充当句法成分,所以是虚词。
进一步来看,根据主要作何种句法成分,可以把实调分成体词和谓词两大类。体词是主要作主语、宾语的词的聚合,谓词是主要作谓语的词的聚合。谓词根据是否经常作定语可以区分出动词和形容词。有了实词,我们就可以造一些简单的句子了,而只有虚词则不能造句。比如,有了“你”“看”“电视”这三个实词就可以组合成“你看电视”这个句子。而“了”“吗”“吧”这些虚词是无论如何不能组合成句的。不过,实词若有了虚词的帮助就可以表达更多的意思。比较:“你看了电视。”“你看电视吗?”“你看电视吧?”。
词的组合能力指能跟哪些词语发生组合关系,不能跟哪些词语发生组合关系。实词和虚词的继续分类主要就是根据词的这一语法功能来进行的。能单独充当句法成分,能受形容词修饰而不能受“不”修饰的词是名词。如可以说“新的机遇”,不可以说“不机遇”,所以“机遇”是名词。不能单独充当句法成分,只能附着在名词性词语前面的词是介词。如“从北京”中的“从”不能单独充当句法成分,只能附着在名词“北京”之前,是介词。
2.词的形态变化
词的形态变化指不同词类具备什么样的形式标记和变化方式。有些词不用去考察它们的组合关系而从形态上就可以知道它们属于哪一类词。如前缀“老”是名词的标记,因而带有前缀“老”的调都是名词,“老外、老板、老师、老李”等便是。“AA”是单音节动词的重叠方式,AABB是双音节形容词的重叠方式。在给词分类时,词的形态变化只可以作为一项参考标准,因为汉语只有部分词有上述变化方式。
ISBN | 9787802009868 |
---|---|
出版社 | 华语教学出版社 |
作者 | 华建光 |
尺寸 | 1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