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创新调研写作三十六讲》内容简介:对于传统调研理论、方法及共运用,可说是全方位、多侧面、多层次进行。调查研究从准备阶段到调查阶段、研究阶段、写作阶段、成果利用及总结阶段各环节的各个侧面和层次,他都有自己独特的见解和创新。他把50年调研实践丰富的经历、经验、体会、彻悟、积累等,进行了一次全面盘点和展示,向广大读者、学者、编者等提供了一定启示和参考作用。
编辑推荐
《创新调研写作三十六讲》:调查研究是公务员安身立命的基本功,谓之立命;把调研当做自己终身的事业,此缘为立业;调研淡薄名利,宁静致远,故而为立德;著作等身,传之后世,称之为立言。
创新调研写作讲授实例法、抄习法、发现法、角度法、十二法、自我否定法、十八般武艺法、三分一量化法,五官四肢体脑并用调查法和与领导同层次思维法…… 作者简介
陈方柱,1944年5月出生,湖北仙桃人。中共党员,大学学历。中国公文写作研究会理事,湖北省社科院荆门分院所长、研究员。
1985年调入荆门市委办公室、政研室工作至2004年退休。2006年创办荆门市经世调查研究所,自任所长,调研服务覆盖多个领域。2007年被聘为荆门市第二届志书编纂委员会顾问专家组成员、特邀编审和评委。2009年3月被聘为湖北省社科院荆门分院研究员和荆门市社科联第四届学术委员。
从事调研工作50年,在各类报刊发表调研文章近500篇,合撰调研著作6部;多次提出调研写作创新理论;百次以其独创“十法”在省内外讲授调研理论及方法。2007年6月和2009年1月。其调研写作专著《怎样写好调研文章》和《调研写作分类精讲》相继出版。后者获第五届中国公文论著一等奖;另获全国、省、市一二三等奖10多项。 目录
序
绪论
上篇 理论创新篇
第一讲 调研写作者必备素质
一、调研者要有“五心”
二、调研者要做到“四敢”
三、调研者要过好“三关”
四、调研者要搞好两个理论与实际相结合
五、调研者要实行“一个否定”
六、我自己如何树立“五心”、“四敢”过好“三关”
附一:我做调研四十年
附二:我做调研四十年后的“三个三”
第二讲 调研写作者要注重调研写作理论修养和理论研究
一、关于理论、调研写作理论及修养、研究的释义
二、调研写作理论修养和理论研究“两个不够”的原因
三、注重调研写作理论修养和研究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四、怎样加强调研写作理论修养和理论研究
五、我的回顾和体会
附:陈方柱创新调研写作年表
第三讲 调研文稿在评改中的主题提炼与材料选择
一、例文——建设新农村重点在抓村
二、文章评析
三、主题提炼与材料选择
第四讲 调研文章要注重写好事实和实事
一、修改一篇文稿引发对写好事实和实事的思考
二、当前调研文章中事实材料不足的问题及原因
三、怎样在调研文章中写好事实和实事
附:王昌勇:《构建“四救”网络打造和谐荆门》
第五讲 调研文章的数字美
一、忽视数字资料的表现和原因
二、数字资料在调研文章中的地位和作用
三、如何搜集、整理数字资料
四、如何分析研究数字资料
五、如何展示调研文章的数字美
附:湖北省豆制品质量安全状况调查报告
第六讲 调研文章的标题美
一、标题及其分类
二、标题的作用
三、调研文章标题的特点
四、调研文章标题制作的原则
五、调研文章的标题制作
六、调研文章标题格式及序号运用
附:陈方柱主要社科著作标题一览表
第七讲 调研文章的结构美
一、布局、结构与立意、语言等文章要素相互问的关系
二、当前调研文章布局结构普遍存在的问题
三、规范调研文章布局结构的原则
四、调研文章结构“三美”
附:华金国《建好场所筑牢“堡垒”》
第八讲 调研文章的语言美
一、调研文章质量“两极分化”在语言表达上的表现
二、调研语言“四美”
三、我对调研语言的学习、运用与思考
……
中篇 方法创新篇
下篇 创新运用篇
附录 互动故事
后记 我的第二个春天 文摘
版权页:
(一)这是调研写作者加强思想修养、提高思想政治和文化素质的需要
前面讲了,马克思主义赋予“修养”的新的含义,就是要进行自我教育、自我改造。就是要让人通过多方面的勤奋学习和涵养锻炼,努力达到一种能力或思想品质。人的思想是可塑的。一个人如果每天观看同一幅好画,阅读某部佳作中的一页,聆听一支妙曲,就会变成一个有文化修养的人——一个新人。心的陶冶,心的修养和锻炼是为美的发现和体验做准备。性情的修养,不是为了别人,而是为自己增强生活能力。修养的基础是内心对话,人在这种对话中既是自己的原告,又是自己的辩护和法官。修养之于心地,其重要犹如食物之于身体。以一般人而言,最简便的修养方法是读书。有教养的人或受过理想教育的人,不一定是个博学的人,而是个知道何所爱和何所恶的人。源静则流清,本固则丰茂;内修则外理,形端则影直。调研写作者,属有文化的人,就应该勤学苦练,陶冶性灵,成为一个有文化修养的人。
(二)这是调研写作工作的实际需要
理论是实践的指南。调研写作无论是作为一项工作,还是一门科学、一种学问,都离不开理论的指导。它无论是作为一项工作,还是一门科学,都是有规律可循,有窍门可以掌握的。它绝不是风吹浮萍草,脚踩西瓜皮,吹到哪里是哪里,滑到何处是何处。为什么说文无定法亦有法,文无定体亦有体呢?为什么成熟的作家、诗人、调研写作者,写什么就是什么,写什么就像什么,而且一挥而就呢?道理就在于所有这些写作,都是有规律可循,有诀窍可以把握的。有的同志尽管长期调研写作,却始终长进不大,靠凭碰运气写作,原因就在于对调研写作,以致所有写作理论修养不够,理论研究不够,没触摸到这些写作的规律,掌握这些写作的诀窍。磨刀不误砍柴工。对于调研写作来说,摸清调研写作的规律,掌握调研写作理论,就一定会提高调研写作能力,这是毋庸置疑的。
(三)这是发展和建立健全调研写作理论体系的现实和历史的需要
同其他所有一切理论和理论体系一样,调研写作理论及其体系必须和必然产生于调研写作实践。必须经过调研写作实践的反复验证和实验,才能真正建立健全和成熟完善。广大调研写作者,是调研写作理论的真正实际的创造者、检验者和试验者。我国调研写作理论滞后,发展不足,最需要广大调研写作者身体力行,一边努力调研写作,一边深入研究、探讨、创立、创新调研写作理论及其理论体系,这既是现实的需要,更是历史的需要。广大调研写作者义不容辞,当仁不让,应该勇敢挑起这个历史和现实的重任,在加强自己调研写作理论修养的同时,加强调研写作理论研究,把调研写作理论研究推向新的历史的更好水平,不亏于我们调研写作大国的现实和历史的需要。
ISBN | 9787802505032,780250 |
---|---|
出版社 | 中国言实出版社 |
作者 | 陈方柱 |
尺寸 | 1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