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经济学常识一本通(超值优惠版)》以正宗的经济学教材为底本,整合经济学各分支理论常识,一网打尽,一本书,通读整个经济学。同时用简洁易懂的文字阐释经济学常识精髓,再给这些形而上的理论配以精彩绝妙的故事加以实例解说,让象牙塔里镇塔之宝跟老百姓做亲密接触,读不懂也很难!
你是一个理财高手吗?你有做生意的潜质吗?你是否能合理支配薪水?你的理财盲点在哪里?你的赚钱能力有多强?你是否适合做投资?是什么决定你的生活水平?
经济学一直被称为“沉闷的科学”,因为经济学家经常带来坏消息。他们会指出一个表面上看来很吸引人的项目,很可能结局并不那么美妙。
编辑推荐
《经济学常识一本通(超值优惠版)》内容全面、实用,是想要了解经济学的最佳读本。《经济学常识一本通(超值优惠版)》中将深奥的经济学理论知识讲解得浅显易懂,适合大众阅读。此外,《经济学常识一本通(超值优惠版)》内文排列精致,封面比较能大气,能够在第一眼吸引读者。 作者简介
墨墨,资深畅销书作家,作品涉及经管、财经、励志、心理自助等多方面。 目录
第一章 宏观与微观
经济学:节省成本的一门准科学
稀缺性:明日黄花变国宝
市场机制:看不见的手
市场失灵:上帝的手不是万能的
宏观调控:看得见的手
凯恩斯主义:指挥大手的智囊
货币政策:经济发展的阀门
利润最大化:恰到好处就是最好
机会成本:有得必有失,无得更有失
沉没成本:付出就别后悔
GDP:文明的攀比
CPI:通胀看得见
PPI:生产能力的“体温计”
拉弗曲线:税收必须有分寸
泡沫经济:再美丽的泡沫也经不起时间的考验
失业:不是没了工作,而是没了收入来源
经济周期理论:产业有起也有落
第二章 供给与需求
需求与供给:经济学的永恒话题
消费心理:东西好买,满意难求
替代效应:涨价有借口
消费效用:没有绝对的满足,却有理性的消费
边际效用递减:过犹不及的数学
需求价格弹性:薄利不是多销的原因
吉芬商品:买的就是你的贵
公共物品:可以一起用,不可一起管
钻石与水悖论:需要的东西就是有价值的东西
蛛网理论:都是弹性惹的祸
萨伊定律:最好的消费就是生产
节俭悖论:传统美德有缺陷
棘轮效应:习惯是第二上帝
第三章 市场与竞争l
市场:经济关系的结点
均衡价格:卖的高兴,买的满意
价格歧视理论:东边日出西边雨,有内情
消费者剩余:周瑜打得黄盖很满意
完全竞争:有足够的竞争,才有足够的公平
寡头市场:价格掌握在少数人手里
完全垄断:上帝也买我的货
外部性定律:言者无意,听者有心
波特竞争理论:竞争战略就是要创造差异性
蓝海战略:瞅准对手不如瞅准明天
蝴蝶效应:小错误引发大灾祸
青蛙效应:安逸的另一个名字叫匕首
第四章 博弈与决策
博弈:一个巴掌拍不响
帕累托最优:大家好才是真的好
比较优势:良马不一定胜劣马
囚徒困境:见到绝对劣势就放弃
笼中猪博弈:多劳不一定多得
格雷欣法则:劣币驱逐良币
位置博弈:人以群分,物以类聚
猎鹿博弈:不要一个人战斗
酒吧问题:历史会骗人
零和博弈:自己的幸福建立在他人的痛苦之上
非零和博弈:大家好,才是真的好
斗鸡博弈:狭路相逢勇者胜
第五章 信息与沟通
不完全信息:我不知道你知道不知道我不知道
羊群效应:都在做,也许都在错
信息不对称:无知肯定有代价
逆向选择:劣品驱逐良品
信息决策:信息时代的司令部
虚假信息:害人之心不可有
道德风险:祸水东引
长尾理论:信息时代找好消费的冰山
协和谬误:放弃不可能就是抓住可能
第六章 经营与管理
内卷化效应:你可以动,却没有移动
手表定律:两个制度等于没有制度
马蝇效应:有压力才有动力
鲇鱼效应:压力可以催化活力
伯内特定律:抓住客户的注意力
科斯定理:合伙的买卖做不得
墨菲定律:周全准备确保万无一失
木桶定律:别让短木板成了棺材板
阿罗不可能性定理:少数服从多数有变数
晕轮效应:一叶障目,不见泰山
破窗效应:一块臭肉毁了一锅汤
+法则:管理实践与业绩无关
第七章 公平与效率
X效率理论:士气诞生效率
帕金森定律:又不是我一个人的事
规模经济:西瓜大了瓤才多
麦穗理论:没有最好,只有够好
马太效应:损不足而益有余
二八法则:%的人控制着%的财富
恩格尔系数:是穷是富清楚算
多米诺骨牌效应:一招不慎,满盘皆输
第八章 金融与贸易
M0、M1、M2、M3:货币状态表
利率:钱生钱
货币:聪明人创造了货币,糊涂人迷上了货币
中央银行:银行的银行
汇率:国与国金融抗衡的文明掩饰
热钱:烫手的数字
通货膨胀:狗肉卖出羊肉价
通货紧缩:钱卖不出去了
次贷危机:华尔街惹祸,全世界遭殃
金融危机冲击下的国家级灾难——国家破产
贸易补贴:国际贸易离不开“特殊保护”
商品倾销:价格低了还不敢要
财政赤字:不好意思,钱花超了
复利累进效应:驴子多打滚
第九章 投资与理财
投资:明大的消费
股票:先三思,再投资
预算:凡事预则立
套利:有差额就有金额
保险:危险过后的保证
合理避税:避税不偷税
累进税:能者多缴税
天使基金:有实力,就能捡到馅饼
九一法则:存下人生的第一桶金
奇货可居原则:高风险等于高利润
最大笨蛋理论:哄抬出好市价 序言
“生产率不等于一切,但长期看它几乎意味着一切。”一个外国人这样强调经济对于人类的意义。放眼看来,我们不敢说经济学是最重要的学科,但经济学却绝对是最大的学科——全世界所有的政府最重要的任务就是经济建设,所有衣食住行的需求者都是经济学研究的对象。
“经济学家的观念,无论对错,都远较一般人所了解的更有力。这个世界甚少受其他人的统治。负实际责任的人尽管认为不太受知识分子的影响,但通常都是某些死去经济学家的奴隶。”
“经济学”这三个字把百姓挡在高耸的门槛外面,里面住着傲世的经济学家。然而经济学是研究与老百姓生活息息相关的学问,老百姓更有资格做经济学知识的拥有者——经济学常识其实很简单。
尽管你不是经济学家,但是你也会关注柴米油盐酱醋茶的价格,也留意房产信息,也在意工资、奖金和福利,也参与炒股、买基金,也有储蓄和投资,也参与消费——经济学常识其实很重要。
如果问你历史学之父是谁?你也许能回答历史学之父叫希罗多德。如果问你经济学之父是谁?其实你没有必要回答,因为经济活动贯穿在整个人类社会始末,经济理论遍地都是。早在古希腊时期,色诺芬就使用了“经济”这个词,他的名著鲣济论>(即《家政学》)被视为最早论述经济的著作。柏拉图就有社会分工论,亚里士多德就有关于商品交换与货币的学说。可是“经济学之父”的贵冠却颁给了《国富论》的作者亚当·斯密。这种混乱在诉说着一个问题——经济学常识其实很普遍。
本书以经济学教材为底本,整合经济学各分支理论常识,一本书能让读者通读整个经济学。同时用简洁易懂的文字阐释经济学常识精髓,再给这些理论配以精彩绝妙的故事加以解说,让象牙塔里的镇塔之宝跟读者做亲密接触。
经济学理论博大精深,作者水平有限,加之时间紧促,如文中有谬误之处,还请广大读者不吝赐教,给予指正。 文摘
市场失灵:上帝的手不是万能的
市场失灵是指对于非公共物品而言,由于市场垄断和价格扭曲,或对公共物品而言,由于信息不对称和外部性等原因,导致资源配置无效或低效,从而不能实现资源配置零机会成本的资源配置状态。
2008年,世界遭遇至今为止最严重的全球金融危机。为了解决人类共同的危机,在10月8日,美联储和欧洲央行、英国央行、加拿大央行、瑞典央行、瑞士央行进行了紧急协同减息的会议,以缓解金融危机对经济的影响。各大央行关于降息的联合声明全文:
为了应对目前的金融危机,各国央行已进行长期紧密磋商,并已采取了提供流动性支持、减缓金融市场紧张状况等前所未有的联合行动。一些国家的通货膨胀压力已经减缓,原因是能源和其他商品价格大幅度下降。通货膨胀预期已逐渐缩小,但仍对物价稳定有重要意义。最近金融危机的恶化,增大了经济成长的下行风险,同时也减小了通货膨胀的上行风险。因此,鉴于部分放松全球货币政策的条件已经成熟,加拿大央行、英国央行、欧洲央行、美国联邦储备银行、瑞典央行和瑞士央行10月8日共同宣布:降低基准利率。不仅如此,中国央行也在积极响应救市。从2008年10月15日起下调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从2008年10月9日起下调一年期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各0.27个百分点,其他期限档次存贷款基准利率作相应调整。
在历史上,这些国家或许面临了很多的难题,相互争执。但是这一次全球主要央行联手应对金融危机,共同挽救市场,说明全球经济面l临巨大的危险。这说明市场已经失灵,需要政府进行干预,以度过危机。很长时间以来,每每出现危机的时候,始终会充斥着政府是救市还是不救市的争论。赞成的一方认为,市场短期出现大幅暴跌远超出基本因素的影响,是非理性的,市场崩溃会引发更为严重的后果;反对的一方认为,市场有自身的运行规律,政府干预市场只能延缓危机的发生,反而不利于金融市场的长期发展,不符合市场经济规律。
实际上,全球金融市场的发展过程中历经过很多次的危机和灾难。每一次灾难都源于人性的贪婪和膨胀的欲望,但每一次人类也都用智慧与勇气战胜灾难。神奇的市场拥有超强的修复能力,往往被称作“看不见的手”,指挥着经济个体的行为。然而,市场不是万能的,由于信息不对称等原因的存在,市场经常会出现失灵的现象。不管是在发达的金融市场,还是在欠发达的金融市场,当金融市场出现危机并有可能进一步引发更大危机的时候,各国政府都会进行直接或间接的干预。与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相比,政府干预就是一只“看得见的手”。当“看不见的手”失灵时,通过“看得见的手”来进行矫正,当然是最有效的手段。
这次经济危机使得美国再次陷人次贷风波并引发更严重的金融危机迹象,与历次金融危机的应对手段相似,美国政府依然采取了以直接向金融市场注资为主的救市举措。注资是美国走出历次金融危机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个环节。通过政府的引导和干预,市场开始逐步实现自身的修复功能,并最终度过危机。
面对全球性的金融危机,我们该怎么办?
G30主席雅各布·弗兰克尔表示,面对金融市场失灵和信用市场失效,真正的问题已不只是流动性不足或流动性定价问题,而是怎样使用流动性,解决方案则在于恢复信心和信任。
怎样恢复市场信心,这是一个难题。雅各布·弗兰克尔指出,鉴于金融危机引起的问题不是某个城市、某家银行或某个国家的问题,而是全球金融体系的系统性问题,因此需要系统性的解决方案。在方案实施上,一是不可单纯依靠投资者和投资机构自我的约束力,而需加强监管体系。从以往的经验教训来看,大部分投资者和投资机构不是“健忘”,就是“失忆”。稳健推进自由市场经济,必须建立在严格约束的基础之上。二是全球金融监管体制面临革新需求。当前,经济、金融一体化使得各国金融市场相关性加强,某一市场失灵将会殃及全球市场。然而,现有的监管体系仍是各自为政,监管政策的出台主要是基于本国国内因素和利益考虑。为保证国内利益与国际市场需求的一致,便需要国际间的协作与协调。P12-14
ISBN | 9787546357508 |
---|---|
出版社 | 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作者 | 墨墨 |
尺寸 | 1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