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此购车最聪明:好车子的100个标准(普及版) [平装] 9787111356219,711135

配送至
$ $ USD 美元

《如此购车最聪明:好车子的100个标准(普及版)》内容简介:购车就像是选择生活伴侣,你必须先了解女人(或男人)的性格特点,掌握评价她们(或他们)的标准和方法,知道都要考虑哪些因素,才可能找到能够白头偕老的好爱人。随着汽车普及率的迅速增长,我国的汽车消费者越来越成熟和理性,对汽车的认识越来越深刻,对汽车性能优劣评价都有了个人的看法,挑车选车的本领逐渐增强,不再轻易被商家忽悠了,因为大多数消费者越来越懂车了。但要真正成为懂车的人,还必须对汽车有更深的了解,至少要做到两点:首先是要知道什么才是好车,好车的标准是什么;其次运用好车的标准来鉴别汽车的性能优劣,衡量汽车性价比的高低。《如此购车最聪明:好车子的100个标准(普及版)》精选的100个评车标准基本涵盖了汽车的所有性能,愿它能帮您成为一位真正的懂车人,一位聪明的购车人。
编辑推荐
《如此购车最聪明:好车子的100个标准(普及版)》好看实用《汽车知识》杂志总编辑,倾情推出,新车主经典必备。
目录
前言 先懂车,后购车 导言 第一章 什么是好车/2 1. 适合你的车就是好车/2 2. 性价比和值价比/4 第二章 选车四原则/6 3. 制造商实力大小/6 4. 品牌美誉度/7 5. 车型改款换代次数/8 6. 保有量和销售量/9 第三章 造型和做工/10 7. 外观设计各有所爱/10 8. 车身做工暴露厂家态度/12 9. 内饰设计以人为本/13 10. 内饰做工精致度/14 11. 内饰用料环保关系健康/15 第四章 安全性/16 12. 主动安全性更重要/16 13. 盘式制动优于鼓式/18 14. 制动距离,首要安全指标/20 15. 制动时方向稳定性/21 16. 制动响应、渐进性、恒定性/22 17. 后视镜影响安全性能/23 18. 高速行驶稳定性能/24 19. 车身稳定控制系统/25 20. 牵引力控制系统/26 21.ABS+EBD 系统必不可少/27 22. 驾驶视野影响安全/28 23. 前照灯已进化到第四代/29 24. 氙气前照灯优点多多/30 25. 随动转向前照灯更安全/31 26. 倒车雷达对新手更有用/32 27. 被动安全性,最后一道防线/33 28. 车身钢板,不看厚度看强度/34 29. 车身安全设计,比钢板更重要/36 30. 车门防撞钢梁,离人最近的防线/38 31. 下沉式发动机设计/39 32. 可溃缩式转向柱和制动踏板/40 33. 预紧式安全带/41 34. 前排安全气囊已成标配/42 35. 侧面安全气囊保护胸部/43 36. 安全气囊性能有差距/44 37. 安全碰撞测试成绩/45 38. 防盗功能没有绝对/46 39. 防夹车窗可防误伤/47 第五章 操控性/48 40. 过弯能力最考验操控性/48 41. 轴荷分配影响运动特性/50 42. 转向准确性影响操控和安全/51 43. 转向盘不是越灵越好/52 44. 路感清晰有利有弊/53 45. 悬架决定汽车性能取向/54 46. 独立与非独立悬架/56 47. 多连杆悬架将成趋势/57 48. 悬架柔韧性/58 49. 转弯直径越小越灵活/59 第六章 动力性/60 50. 压缩比大小有什么关系/60 51. 气门数不是越多越好/62 52. 转矩不能只看数值大小/63 53. 功率并不完全代表动力性/66 54.“缸径× 行程”代表什么/68 55.“升功率”代表发动机技术水平/69 56. 电子节气门可实现更多功能/70 57. 起步和加速性能/71 第七章 舒适性/72 58. 长、宽、高,够用就好/72 59. 助力转向关系舒适和安全/74 60. 转向盘高度调节/75 61. 不同变速器不同用途/76 62. 电控式自动变速器性能更优/79 63. 档位数量影响汽车性能/80 64. 换档顺畅度影响重大/81 65. 座椅调节功能不可忽视/82 66. 座椅形状与硬度也要考虑/83 67. 真皮座椅蒙面有缺点/84 68. 座椅加热和腰部支撑/85 69. 汽车噪声/86 70. 发动机噪声也能悦耳/87 71. 风阻噪声不能太扰人/88 72. 轮胎噪声反映轮胎性能/89 73. 驾乘空间越来越受重视/90 74. 行车信息最好有瞬时油耗/91 75. 自动空调不仅仅是更方便/92 76. 分区空调很难分区/93 陈总编爱车热线书系VI 77. 天窗作用较为有限/94 78. 车载DVD 娱乐系统/95 79. DVD 导航操作方式/96 80. 定速巡航有利有弊/97 第八章 便利性/98 81. 空间变化体现多用途/98 82. 储物格和杯架设计不可轻视/100 83. 行李箱设计有讲究/101 84. 钥匙形式体现档次/102 85. 一触式起动还可防盗/103 第九章 经济性/104 86. 质量保修期影响养车费用/104 87. 保养维修费用要考虑/106 88. 理论油耗只是个理想/107 89. 实际油耗大于理论油耗20%~40%/108 90. 允许使用燃油标号/109 91. 二手车保值率/110 92. 新车故障率/111 第十章 其他性能/112 93. 轴距影响舒适性和运动性/112 94. 轮距影响行驶稳定性/113 95. 前驱和后驱各有优缺点/114 96. 风阻系数影响油耗和安全/117 97. 通过性能对SUV 更有意义/118 98. 轮胎是汽车上最重要的部件/120 99. 轮毂品质相差较大/121 100.0 ~100 公里/ 小时加速时间测试/122
文摘
版权页: 插图: 首先,汽车内部的纵向空间受到轴距的限制。一般来讲,在设计轿车时应把重量尽量布置在两轴之间,后排座椅应布置在后轴的前端。如果轴距太短,那么留给中间的位置就较为狭窄。但如果把轴距拉长后,又会影响到汽车的操控性、转弯灵活性、通过性等,因此轴距又不能随便拉长。 其次,汽车内部的横向空间受到轮距的限制。汽车内部的宽度主要由轮距决定。但轮距也是不能随便加宽的,否则会影响到汽车的运动性及通过性。 用“四角设计”等妙招扩大空间。为了解决上面所说的受到轴距轮距的限制,设计师们尽量缩短汽车的前悬和后悬,也就是常说的“四角设计”,把四个车轮布置在汽车的四角,有些轿车的后轮几乎都要从车尾部凸出来了。 为了扩大驾乘空间,一个常用方法是把仪表板下方设计得更深、更圆滑,使其为前排腿部留出空间,另个办法是“削薄”车门板和座椅靠背,也可扩大驾乘空间:还有就是抬高后风窗玻璃高度,让后排座椅尽量往后布置。 当然,最有效的办法就是加长轴距和车身,直接增大车内的驾乘空间,这也是当前汽车越来越“肥”的主要原因,一般车型一换代就要比前代车身尺寸大不少。
ISBN9787111356219,711135
出版社机械工业出版社
作者陈新亚
尺寸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