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传媒产业评论(第8辑) [平装] 9787507833720,750783

配送至
$ $ USD 美元

《世界传媒产业评论(第8辑)》主要内容简介:我国广电集团组织文化构建研究——以南京人民广播电台为例、“十二五”期间中国传媒业的趋势——兼谈传媒集团规划中的几个关键问题、数字媒体面临的四大问题——2010年美国数字媒体发展报告、媒介融合背景下传媒产业经营创新、报业的拯救者,还是技术公司“渠道为王”——美国报业iPad应用观察与思考等。
编辑推荐
《世界传媒产业评论(第8辑)》:“十二五”期间中国传媒业的趋势——兼谈传媒集团规划中的几个关键问题,上海文化软实力指数的国际方位研究,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与中国图书出版“走出去”,报业的拯救者,还是技术公司“渠道为王”——美国报业iPad应用观察与思考,地铁报的特点及发展方向解析——以《东方卫报》为例。
目录
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创新思维 上海文化软实力指数的国际方位研究 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与中国图书出版“走出去 传媒产业发展趋势瞭望 我国广电集团组织文化构建研究 ——以南京人民广播电台为例 “十二五”期间中国传媒业的趋势 ——兼谈传媒集团规划中的几个关键问题 数字媒体面临的四大问题 ——2010年美国数字媒体发展报告 媒介融合背景下传媒产业经营创新 报业的拯救者,还是技术公司“渠道为王” ——美国报业iPad应用观察与思考 融合时代:新闻集团新媒体战略解析 全媒体时代我国媒介全景化生产格局探析 报业改革当以数据库建设和终端技术拓展为中心 ——兼论“终端售报机”设想 地铁报的特点及发展方向解析 ——以《东方卫报》为例 动漫产业与广告融合的趋势及效果分析 走向优势互补与功能融合 ——试论实体展会与虚拟会展、电子商务的关系 新媒体发展的人文反思 公共版权:新媒体信息传播的公共领域? ——从CoogleNews新闻搜索版权纠纷案说开去 新媒介时代文学生产机制的重构
文摘
版权页: 插图: 传媒产业,说到底还是内容产业。近年来各城市媒体的每一次改版,其实都是“内容为王”的具体体现。坚持“内容为王”,关键是不断创新。如何做到创新?一是提炼报道角度和增加深度。解释性新闻、图表新闻、精确新闻、背景报道等形式近年来大量运用,就是为了使读者对新闻信息的理解更全面,更深入。二是量身定做。个性化传播,能根据受传者的具体情况,提供适合的传播内容、传播通道、传播形式,因此效果也较好。网络、数字电视等新媒体的出现,为个性化传播提供了可能。三是传播形态的创新,即电视节目形态、报纸报道方式等的创新。从20世纪90年代《新民晚报》的大特写、现场短新闻,到南方媒体的调查性报道、深度对话,也无一不是这种创性精神的体现。 除了上述方面外,在打造媒体的传播力方面,还必须提及城市传媒政策和管理理念的重要性。在我国,传媒政策虽然主要是在国家层面上进行制定,包括省级在内的地方各级媒体管理部门,更多地只是贯彻执行,但从以往情况看,即使是执行,也分为机械地执行还是灵活地执行、被动地执行还是主动地执行。一个城市的媒体是否有活力,媒体的传播力是否足够强大。和城市传媒管理者的执行能力和管理理念关系密切。这种认识的差异,导致了不同城市对上级传媒政策的执行和本地传媒政策制定上的巨大差异,而其在媒体传播力上的呈现,则是有的城市媒体生机勃勃、充满活力,有的城市媒体死气沉沉,即使目前发展不错,靠的也是原来的巨大惯性。这是决定城市媒体传播力的深层次原因。 在报纸方面,自从上海的媒体脱下领跑中国报业的黄衫后一直寂寂无声,经济最为发达的上海,其媒体市场却被视为“不思进取”、“缺乏活力”的市场;在期刊方面,虽然老牌的《故事会》依然效益不错,但能与今日上海的城市形象相匹配的期刊却寥寥无几;在广播电视方面,由于文广系统几乎全面垄断上海市场,上海一度被称为“水泼不进”。而几乎每一个国际大都市,都会有一家甚至几家能产生出有世界影响的传媒机构,它们的声音会在各国的媒体上被一再地放大,使这些声音所立足的城市形象与气质日益鲜明。随着媒体开放力度扩大,各地媒体不断崛起,而上海媒体却在全国呈现出一种奇怪的失声状态。目前,在全国有影响力的门户网站新浪、搜狐、网易、腾讯等,没有一家网站的总部在上海。
ISBN9787507833720,750783
出版社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
作者吴信训
尺寸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