逻辑语法修辞(第2版) [平装] 7301193564,978730119

配送至
$ $ USD 美元

《逻辑?语法?修辞(第2版)》遵循这一理念,把逻辑、语法与修辞三门学科合编在一起,读者既能简要了解三门学科的基本理论,又能在相互比照中悟其关联,谙其义理。通过揭示逻辑与语法、修辞之间的内在联系,了解逻辑在语言表达中的深层涵义及引领作用。《逻辑?语法?修辞(第2版)》叙述简明、例证丰富,三科内容,既可分读,也可总览。其中各章的思考与练习题及参考答案,可供读者自测对照,辨析正误,完成一定程度的基本训练。三科合一,简明实用,且便于查阅,适用于有写作及交际需求的各类人员,是一本应用性案头参考书。
编辑推荐
《逻辑?语法?修辞(第2版)》人从“想”“说”和“写”,是由思想深层到语义表层的转换,把逻辑与语法和修辞一起把握,可以全面提升思维与语言表达的能力和水平。
作者简介
李衍华,浙江鄞县人。1956年于北京师范大学哲学系毕业后留校任教。现任中华女子学院教授,兼任中国逻辑与语言函授大学教授,北京市创新学会理事、研究员。中国新闻出版总署出版专业资格考试教材审定委员会委员。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著有《形式逻辑自学读本》、《生活中的逻辑学》、《说话与逻辑》、《咬文嚼字的逻辑》,主编有《普通逻辑学》、《逻辑病例分析》等。
目录
逻辑编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什么是逻辑 一、“逻辑”一词的由来及释义 二、逻辑学的起源及发展概况 第二节 逻辑学研究什么 一、逻辑学的研究对象 二、逻辑学的性质和作用 第三节 怎样学习逻辑学 一、了解学科特点,增强学习信心 二、循序渐进,讲究学习方法 三、联系实际,学以致用 思考与练习 第二章 概念 第一节 概念的概述 一、什么是概念 二、概念的特征 三、概念与语词的关系 第二节 概念的种类及关系 一、概念的种类 二、概念间的关系 第三节 明确概念的逻辑方法 一、限制法 二、概括(扩大)法 四、划分法 思考与练习 第三章 判断 第一节 判断的概述 一、什么是判断 一、判断的特征 三、判断、命题与语句 四、判断的种类 第二节 性质判断 一、什么是性质判断 一、性质判断的种类 三、如何断定性质判断的真假 四、同一素材的AEIO判断之间的真假推断关系 五、性质判断中主、谓项的周延性 穴、如何运用性质判断 第三节 关系判断 一、什么是关系判断 二、关系的对称性和传递性 三、如何运用关系判断 第四节 模态判断 一、什么是模态判断 一、模态判断的种类及其关系 三、如何运用模态判断 第五节 规范判断 一、什么是规范判断 一、规范判断的种类及其关系 三、如何运用规范判断 第六节 联言判断 一、什么是联言判断 二、联言判断的真假判定 三、联言判断的语言形式及应用 第七节 选言判断 一、什么是选言判断 …… 语法编 修辞编 附录
文摘
版权页: 插图: 例③中由“出身农民、家境贫寒”不能必然推断出“思想觉悟较高,为人俭朴”,这是不合逻辑的,因而这个推断是没有说服力的。 逻辑应用的实际经验告诉我们,在对语言表达作逻辑分析时,还要注意语言表达的灵活性。如各种不同文体作品的语言特点、修辞格的运用、语言表达中的省略、习惯用法等,不能简单套用逻辑规则去分析。 老舍的小说《骆驼祥子》中有一段说:“什么响动也没有,只有天上的星伴着自己的心跳。”句中的“心跳”不是响动吗?表面上看有矛盾,但这种矛盾言辞,通过一静一动的对比描写,更能映衬出此时此刻人物的心境。 李白的诗中常用夸张修辞手法,如诗句“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秋浦歌》),虽然白发长到三千丈,不合事理,但头发是可长长的,人也是可以因发愁而白了头的,诗人借夸张寄托了太深的愁思,更加鲜明地表达了思想感情。 日常表述中有许多习惯用语。有反义的,如“好容易”(很不容易)、“好不热闹”(很热闹)、“救火”(灭火);有矛盾的,如“未婚妻”;有省略的,如“吃火锅”(吃火锅里的东西),“打扫卫生”(打扫垃圾,做到卫生)等。这些习惯用语,都是在长期使用中约定俗成,被大家公认的。 逻辑的功能,不仅能帮助我们准确表达思想和进行交流,而且还有帮助我们进行说理论证的功能。由逻辑论证而产生的说服力,是逻辑力量的表现。斯大林称赞列宁演说的逻辑力量时说:“当时使我佩服的是列宁演说中那种不可战胜的逻辑力量,这种逻辑力量虽然有些枯燥,但是紧紧地抓住听众,一步一步地感动听众,然后就把听众俘虏得一个不剩。”① 言论的逻辑力量,来自严密的逻辑推理。掌握逻辑推理和论证的规则和方法,可以有效地提高说理论辩的能力,避免论证中出现逻辑错误。例如,有人说,“某人一定做了亏心事,因为他脸红了”,“某人一定会游泳,因为他是在河边长大的”,“他一定很有钱,因为他出手大方”等,都是错误的论证。
ISBN7301193564,978730119
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
作者李衍华
尺寸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