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循环经济与现代化:遵循历史的逻辑》内容简介:科学的发展观,就是可持续发展,是合理安排和控制生产、消费,从而达到可以持续发展、永久发展的目的。《循环经济与现代化:遵循历史的逻辑》由郭慧志所著,全书共分为十章,内容包括科学发展观历史与现实视角、进步的理念、工业文明、近代变革、科学与技术溯源、李约瑟难题的特殊解答、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的冲突与整合、超越极限等,供相关读者阅读参考。
编辑推荐
《循环经济与现代化:遵循历史的逻辑》是经济科学出版社出版的。 目录
第一章 科学发展观历史与现实视角
第一节 科学发展观的时代背景
第二节 循环经济的5R理论
第三节 中国传统生态观
第二章 进步的理念
第一节 古代的观念
第二节 文艺复兴
第三节 科学与理性——启蒙
第四节 大革命的浪潮
第五节 马克思与恩格斯的进步史观
第三章 工业文明
第一节 欧洲文明源流
第二节 前工业社会
第三节 工业革命
第四节 观念变革
第五节 文明异化
第四章 近代变革
第一节 白银资本
第二节 鸦片战争
第三节 人口效应
第四节 近代变革
第五节 现代化的困境
第五章 科学与技术溯源
第一节 中国古代科技成就
第二节 李约瑟难题的提出
第三节 西方科学的兴起
第四节 科学与教育变革
第五节 工业革命中的科学与技术
第六章 李约瑟难题的特殊解答
第一节 语言变革——拉丁语
第二节 汉语的演化
第三节 日本国语现代化
第四节 西学东渐与东学西渐
第七章 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的冲突与整合
第一节 传统文化的变革与反思
第二节 现代化视野下的文化复兴
第三节 传统价值观的重新审视
第四节 西方正义思想演进与启示
第八章 超越极限
第一节 石油文明
第二节 发展的“瓶颈”
第三节 循环经济发展战略
第九章 超越增长
第一节 科学教育
第二节 科学精神
第三节 知识经济与后工业社会
第四节 创新与知识产权
第十章 以人为本
第一节 人文精神
第二节 和谐观
第三节 文明进步与文化复兴
结语:历史主义的科学观 文摘
版权页:
第二章 进步的理念
理念是指人类对世界的认识,是从感性上升到理性的认知和思考。理念包括各个方面,在文明生活的每一个领域都居于支配地位,如艺术、文学、经济和社会风俗。一个民族的文明程度,与融入工作、生活和志向中的理念深度成正比。在21世纪的今天,如果有人怀疑社会的进步,将会被视为另类。这说明今天进步的观念已经深入人心。但是这种观念是否是人类的固有秉性呢?答案是否定的。那么,人类进步观是必然的吗?符合逻辑的答案是——“不知道”。因为我们无法证明人类正在向其进发的目标是理想的。发展或许是进步,但也许是朝着一个令人沮丧的方向发展,因而也并非进步。然而我们仍然认为①:
人类进步的观念是一种理论,涉及一种对过去的假设和对未来的预言。它的基础是对历史的一种阐释,这种阐释认为人类是朝着一个确定和理想的方向缓慢前进——即一步一步地前进并推断这一进步将会无限期地持续下去。
“进步的理念”实际上是西方思想发展史非常重要的环节,它在古代中国到近代中国的历史进程中始终是缺失的。“对古人不合理性的赞美是进步的主要障碍之一”这句话也许道出了其中的缘由②。
ISBN | 7514105719,978751410 |
---|---|
出版社 | 经济科学出版社 |
作者 | 郭慧志 |
尺寸 | 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