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佛幸福课 [平装] 7563927980,978756392

配送至
$ $ USD 美元

《哈佛幸福课》内容简介:有的人只追求眼前的享乐,不关心未来的幸福:有的人历经坎坷,抱怨世态炎凉,从而放弃了寻找幸福:有的人拥有财富、地位和名望,但内心仍然感受不到幸福:有的人奔波劳碌,把对快乐的期望放在未来,却无法享受当下的幸福。如今的我们正在一个迅速发展的社会进程中探索和寻找着。可正是因为我们太过于匆忙,导致我们在探寻之路上丢失掉了更为宝贵的东西:幸福。
编辑推荐
《哈佛幸福课》在世界著名高等学府哈佛大学,最受欢迎的课程不是时髦的经济学课程,也不是实用的法律课程,而是泰勒?本-沙哈尔教授的积极心理学课程,该课程也被人们称为“幸福课”。泰勒教授被誉为哈佛大学“最受欢迎讲师”,他的幸福课引起了前所未有的轰动。 其实,幸福感原本潜藏在人们的内心深处,但它往往被来自生活的不良情绪与压力所掩盖,导致人们无法将其发掘,因而觉得自己不幸福,甚至最终失去寻找幸福的欲望。幸福本来是离人们很近的,只要你愿意伸出手,就能够得到。 泰勒?本-涉哈尔教授简介: 《哈佛幸福课》一书思想源自于泰勒?本-沙哈尔教授的哈佛大学课程。 哈佛受欢迎率排名第一课程“积极心理学”和排名第三课程“领袖心理学”的讲师被哈佛学生誉为“最受欢讲师”和“人生导师” 风靡世界畅销书《幸福的方法》的作者。 泰勒?本-涉哈尔(TAL BEN-SHAHAR,PH.D).毕业于哈佛大学,拥有心理学硕士、哲学和组织行为学博士学位。他曾是以色列壁球冠军,世界壁球种子选手,哈佛大学年度最优秀的三名学生之一.但他声称自己曾经“不幸福了30年”;他所讲授的“幸福课”(积极心理学)一举击败其他课程,成为哈佛最受欢迎的课程:他的课程具有不可思议的社会影响力,全球数十家媒体巨头争相报道;他的著作《幸福的方法》风靡全世界,被翻译成16种文字在全球近20个国家和地区出版。 你幸福吗?什么是幸福?怎样才能获得幸福?一本让你真正触摸幸福的书!
目录
第一章 你为什么不幸福 美国哈佛大学一项研究显示:一个人如果总在算计“做这件事值不值得”、“能从中得到什么”,就会生活得很累。这也是一个人始终感受不到幸福的重要原因。其实,很多时候并不是生活中的幸福少了,而是你感受幸福的能力太弱了。所以,克制欲望,减少攀比,你才能真正迈上幸福的阶梯。 1.认为别人比自己幸福/2 2.受欲望奴役,被疲劳打败/4 3.认为有足够多的钱才幸福/6 4.认为年轻就应该无休止地奋斗/9 5.延续着不健康的生活方式/12 6.把生活搞得太复杂了/15 7.因别人的眼光而迷失了自己/17 8.认为只有完美才算幸福/21 第二章 处理好金钱和幸福的关系 泰勒教授说:“金钱和幸福,都是生存的必需品,并非互相排斥。”很多时候,你能否感受到幸福并不取决于你拥有的钱的多少。因为钱太多也许会带来更多的烦恼,就像钱太少也许会引来更多的麻烦一样。许多研究表明,一个幸福的人,在生活的各个层面上都会很成功,而这种成功并非只是与金钱有关。为此,要想获得实质意义上的幸福,你就要处理好金钱和幸福的关系。 1.选择第四种汉堡/26 2.真正带给你幸福的是什么/28 3.多看自己拥有的/30 4.多给心灵感知幸福的空间/33 5.重新定义“富有”/36 6.鸟儿为什么飞不上蓝天/39 第三章 快乐的人更幸福 快乐的人在遇到生活的坎坷时,总是能够积极地面对,所以他们能够一直走在收获幸福的路上。泰勒教授的幸福课里一直强调:幸福,应该是快乐与意义的结合。很多时候,真正的幸福是人在经过一次次的磨砺和挑战之后,心中产生的那种巨大成就感和喜悦,是跨越一切艰难险阻后,体验到的有着深刻意义的快乐。 1.你的心态决定你的命运/44 2.多作自我肯定/47 3.正确看待不公正/50 4.将酸柠檬做成美味柠檬汁/53 5,看到痛苦的正面意义/56 6.假装快乐也能变成真的快乐/59 7.接受失败,拥抱挫折/62 第四章 简单才能从容 在现实生活中,很多人整日忙碌奔波,却并不感到幸福。对于这些常常抱怨自己不幸福的人,泰勒教授这样解释道:“这些人已经被‘幸福的假象所蒙蔽。”在某种程度上,生活的意义在于能够完全地发挥自己的能力,找到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之间的最佳平衡。那些活得太累的人,总是把生活中的问题复杂化,不明白大道至简的道理,才会疲惫抑郁,烦恼丛生。 第五章 让工作变得有意思起来 第六章 友情是温暖我们的心灵鸡汤 第七章 “爱+智慧”让你收获美满婚姻 第八章 接受坏情绪,接纳你自己 第九章 学会感恩才能体味幸福 第十章 身心健康才能永葆活力 第十一章 将幸福尽行到底
序言
提起哈佛大学近年来最受欢迎的课程,许多人的第一反应可能是应用 频繁的经济学课程,或是威严实用的法学课程,但是,这些都不是正确答 案。那么如今,真正让哈佛学子们引以为傲的究竟是什么课程呢?它就是 泰勒·本-沙哈尔教授开设的积极心理学课程,也被人们称为“幸福课”。 泰勒教授也由此被学生们誉为“最受欢迎讲师”。 泰勒·本-沙哈尔教授的幸福课在开设之初就引起轰动,受到多个国家 和地区主流媒体的关注与报道,如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英国广播公 司(BBC)、意大利《新闻报》、《韩国时报》、《印度时报》、《中国青年 报》等。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以及人们物质生活的日益丰富,现代人 幸福感的缺失成为焦点问题。而泰勒教授的幸福课就如同雪中送碳,让人 们的心灵“久旱逢甘露”。 泰勒·本-沙哈尔毕业于哈佛大学,作为当年最优秀的三名学生之一, 他曾被派往剑桥大学进行交换学习。他还是一流的运动员,在社团活动方 面也很活跃。然而,这些让人骄傲的成绩却没有带给他更多的幸福。“我 曾不幸福了30年。”泰勒教授如是说。由此,他潜心研究“幸福”的学问 ,并不断从中受益。结合自身的体验、教学的实践以及科研的成果,他使 人们越来越坚信:幸福才是终极货币,是人生的最终目标。 其实,幸福感原本潜藏在人们的内心深处,但它往往被来自生活的不 良情绪与压力所掩盖,导致人们无法将其发掘,因而觉得自己不幸福,甚 至最终失去寻找幸福的欲望。幸福本来是离人们很近的,只要你愿意伸出 手,就能够得到。正如泰勒教授所说:“我认为幸福才是至高的财富,金 钱不是用来衡量生命的标准。当我开始研究积极心理学后,我的人生也发 生了彻底改变。我发现幸福的秘诀就在于你掌握了积极的心理力量……” 本书以泰勒教授的幸福理念为线索,结合当代大众的心理需求,从“ 我们为什么不幸福”入手,对人们在职场、婚姻中,在心态、情感及财富 等方面的“幸福困惑”做出了全面的解读,并给出了详细的指导建议,是 一本极具励志意义的心理教科书。
文摘
版权页: 歌曲《祝你平安》中有这样一句歌词:“你的所得还那样少吗?你的付出还那样多吗?”有人这样诠释这句话的含义:不计较得失,不害怕付出。的确,这是一种执著,一种牺牲,一种成全。就像我们的人生,也应该用一颗豁达的心、一份从容的姿态去面对。 人生在世,总有许多的风雨、坎坷,总会遇到一些悲伤、不尽如人意的事情。如何面对?如何度过?如果我们总是悲悲戚戚、郁郁寡欢,那样于事无补,痛苦的只有我们自己。所以,我们每个人都应该痛痛快快、豁达潇洒地活下去,这样才能感受到人生的幸福。 美国富翁柯克在51岁那年,把他的财产全部花完了,只得又去经商、去赚钱。没多久,他又赚了许多钱。他的朋友很奇怪,问他道:“你的运气为什么总是这样好呢?”柯克回答说:“这不是我幸运,而是我有秘诀。”朋友急切地说:“你的秘诀可以说出来让大家听听吗?”柯克笑答:“当然可以,其实.这也是人人可以做到的事情。我是一个乐观主义者,对什么事情,我都不抱悲观态度。即使人们讥笑我,我也从不变更我的主意,并且,我还努力让别人快乐。我相信,一个人如果常看到事物光明和快乐的一面,总有一天会获得成功的。” 在生活中,面对各种各样不合自己心意的事,与各种各样性格的人相处,你会采取什么样的态度呢?是坦然、磊落、轻松地对待,还是谨小慎微、处处设防?要告诉大家的是,不要让自己长期生活在紧张、压抑之中,不要让自己的神经绷得太紧,不要活得那么累。必要的时候,放松一下自己,轻松地活着。 诗人巴尔蒙特说:“为了看看阳光,我来到这世上。”这是何等豁达的心胸啊!豁达会让我们的生活更美好、更精彩。世界上的事情不可能都公平,不公平之事常有。我们要按照生活本来的面目看生活,而不是按照自己的意愿看生活。用一种豁达的心态去看待人生中的风风雨雨、光怪陆离,才不会有太多的牢骚和不平。 常听一些人说自己生活得太累,已经无力负担了。其实,生活只是按照自然法则和它本身的规律在运转。为什么不让自己的眼睛更加清澈呢?为什么不让自己的心域更加宽广呢? 马切尔是一名登山运动的爱好者,他最大的梦想就是登上珠穆朗玛峰!有一天他突然后背疼痛,到医院拍片子后,医生说他患了血管瘤,叮嘱他不要进行剧烈运动,否则可能导致血管瘤破裂,一旦破裂,下肢便要瘫痪。更糟的是,就算精心保养,过不了几年他可能也要坐轮椅。 听了医生的话,马切尔一下子就蒙了,一连好几天,他都在想今后的日子该怎么办,自己还那么年轻……突然有一天,马切尔做出了一个惊人的决定:去中国西藏,登珠峰! 马切尔为自己的决定兴奋不已,以前总是有各种各样的原因阻碍他去实现梦想,现在,他不用顾虑什么了,与其天天在家里担忧自己的身体,还不如去实现自己的梦想。于是,他开始制订详细的锻炼计划,为登山作准备。
ISBN7563927980,978756392
出版社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
作者张笑恒
尺寸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