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诊断:组织行为分析 [平装] 9787509615119

配送至
$ $ USD 美元

《公司诊断:组织行为分析》是一本写给那些成长中的中小企业家的书。截止到2010年,根据全国工商登记企业记录,全国共有中小企业1023万户,占全国企业总数的999/6以上。这些企业的共同特点是非常善于抓住机会,灵活善变是其运行的特点,但同时也普遍面临一个更为现实的问题:做不大、做不久,平均寿命周期为7~8年。究其根本,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就是重营销轻组织,更多地体现在经营机会上,靠机会获利,而不是靠经营能力来获利。举例来说,企业乃始于人的事业,无人则止业。然而绝大多数中小企业组织内部将人事行政部设置取代了人力资源部的建设,这就决定了这些企业在人力资源管理上处于考勤、工资发放等事务性阶段,根本谈不上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因此企业组织发展的可持续性很脆弱。
编辑推荐
《公司诊断:组织行为分析》:从机会到能力,从游击队到正规军。
作者简介
程志超博士,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现任北京航空航天大学EMBAI中心主任,北京智序管理技术有限责任公司首席顾问。兼任浪潮(北京)电子信息产业有限公司副总裁。国家高级项目管理师职业技能鉴定专家,人力资源管理全国理事会常务理事,美国价值工程协会认证价值管理专家(CVS)。兼任清华大学、武汉大学、内蒙古大学、山东大学、英国爱丁堡商学院等EMBA,总裁班组织行为学客座教授。 研究方向:组织变革与人力资源开发。拥有十多年的企业一线管理经验,曾给央视国际、中航工业、中国移动、工商银行、中国广东核电集团、赣粤高速、冀东水泥、金晶集团、新兴铸管集团、江苏远东控股集团、武汉银丰集团、永安保险、中棉集团、河北电力、南京江海集团、内蒙古伊泰集团、昌辉集团等数百家企业提供过管理咨询与培训辅导服务。十几年来,所培训辅导的学员中有一万多名企业家。学员评价:极具启发性和实战性。 多次主持国家级、省部级和企业咨询科研项目,并多次获得省部级科技进步奖励。特别是在组织诊断、组织变革与发展、分工授权监控体系,以及在干部培养、薪酬设计、绩效考评、股权激励等人力资源管理体系和服务体系建设等方面,具有较为丰富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
目录
决策增值篇 第一章 盈利模式 测试:您是重视盈利模式的管理者吗 一、盈利模式的设计是企业成败的关键 二、盈利模式及其重要性 三、盈利模式分类 第二章 战略分析 战略能力诊断测试 一、战略的含义 二、战略诊断的意义 三、战略诊断的层次 测试:贵公司竞争对手分析体系是否健康? 四、竞争战略 五、企业内部要素分析 六、利益相关者分析 组织管理篇 第三章 组织结构诊断 测试1:您是否对公司的组织结构有一个清晰的了解? 测试2:贵公司组织体系健康状况如何? 一、组织的内涵 二、组织设计的方法与工具 三、关键业务流程 第四章 企业文化诊断 测试:企业文化诊断分析 一、企业文化内涵 二、企业文化的功能 三、企业文化的主要类型 四、企业文化建设: 直接增值篇 第五章 技术研发能力诊断 测试1:您的企业是否存在技术诊断方面的问题? 测试2:技术研发能力综合诊断 一、技术研发管理的发展历程 二、未来技术研发管理趋势 三、新产品开发: 第六章 采购能力诊断 一、采购的定位 二、采购管理的流程 三、采购管理的层次 四、采购管理常见问题 五、供应商管理 测试:供应商管理水准 六、库存管理 测试:贵公司是否对库存产品有清晰的认识? 第七章 生产运作能力诊断 一、生产运作的内涵 测试:贵公司的生产率如何? 二、全面质量管理 第八章 市场能力诊断 一、消费者行为学 二、消费者决策过程 三、市场细分 测试:贵公司是否清楚自己的目标市场? 四、产品 测试:贵公司的产品概念是否清晰? 测试:您的产品定价合理吗? 五、品牌 测试:为品牌做体检 六、渠道管理 间接增值篇 第九章 人力能力诊断 测试:贵公司人力资源体系运转情况如何? 一、人力资源管理 二、人力资源的发展历程 三、人力资源规划 四、招聘管理 五、员工关系管理 六、培训管理 七、绩效管理 八、薪酬设计与管理 第十章 财务能力诊断 测试:贵公司财务体系是否运转健康? 一、财务管理 二、财务管理的演进 三、财务报表分析 四、财务分析工具——杜邦分析法 五、价值评估 六、预算管理 七、财务风险管理 第十一章 信息化能力诊断 测试:贵公司是否需要并且准备实施企业信息化? 一、企业信息化 二、企业竞争与信息化 三、管理信息系统 测试:贵公司的管理信息系统上马后是否具有配套的管理规范? 参考文献
文摘
版权页: 插图: 企业在对品牌定位时应该注意以下问题: (1)正确理解品牌定位与产品差异化的关系,实现产品差异化与品牌定位的有机结合。为正确理解品牌定位与产品定位的关系,必须首先澄清品牌定位不等同于产品差异化。品牌定位与产品差异化既有关联,又有显著区别。传统的产品差异化是在产品供过于求的条件下,生产者对现有产品的变异求新,以实现与竞争对手产品的差异,其差异化主要通过产品本身的性能和质量等有形因素来实现,而品牌定位则不同。品牌定位不仅仅是为了实现产品差异化,也是为了实现品牌差异化。随着市场竞争的日益加剧,同一行业中各企业产品的差异化越来越难以形成,如何利用影响消费者选购产品时的有形因素及其给消费者带来的物质利益和功能性利益,注重利用产品的风格、文化、个性等无形因素及其给消费者带来的精神利益和情感性利益,来塑造企业及其品牌的独特而有价值的形象,以期占据有利的心理据点,就成了企业竞争的理性选择。可见,产品差异化不是品牌定位的全部内容,它是品牌定位的基础或手段。品牌定位是全新的、更高层次上的营销思路与营销战略。 (2)正确处理品牌定位与品牌整合营销传播的关系,实现品牌定位与品牌推广的有机结合。品牌定位从产品开始,除了产品定位以外,作为品牌定位的重要内容的就是品牌整合营销传播过程中的广告诉求。必须承认,品牌广告诉求作为企业与消费者沟通的主题,是品牌个性的重要体现,没有目标顾客认同的诉求主题,品牌定位也难以实现,甚至是不可能实现的。但是,过分夸大广告诉求的作用,进而仅仅以品牌广告诉求来认知品牌定位是片面的。没有与广告诉求相一致的产品,那么,广告宣传的生命力、广告宣传的效果就不能持久存在。因此,可以说,品牌定位是以产品定位为基础,以广告诉求定位为保障,通过各种营销手段的整合运用塑造品牌形象的过程。品牌定位蕴涵产品定位,又依赖于宣传定位,品牌定位最终所体现的让消费者所感知的品牌形象与个性是产品定位于宣传定位的有机结合。
ISBN9787509615119
出版社经济管理出版社
作者程志超
尺寸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