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像存在的伦理批评L(文化) [平装] 7010099960,978701009

配送至
$ $ USD 美元

媒介时代影像存在几乎就是人的存在方式。《影像存在的伦理批评》以电影、电视、新媒体为主要分析对象,选取有代表性的媒介事件,从影像存在“所是”和“应是”两个维度,试图理解电子媒介如何楔入我们的感官,改变了我们对世界的认识和理解,进而分析影像媒介对人的生存的影响——能否克服精神的荒芜,重建灵魂的家园并担负起守望彼岸的职责。《影像存在的伦理批评》由洪艳所著。
编辑推荐
如果说伦理学是使人明智的学问,伦理本义上就是意味着“人的驻留地、赋予人以人性的生存。”那么本文所指的影像存在的伦理批评有二具基本维度,其一是运用普遍伦理原则和伦理规范考量影像存在的道德性问题,得出媒介存在应然的伦理价值;其二是分析影像存在中出现的重大问题并对这些问题所引起的道德悖论的解决创造一种对话的平台,目的在于“在具体的问题处境中研究决断的一般程序和可能达成共识的有效规范”。洪艳所著的《影像存在的伦理批评》的探讨更接近于媒介的应用伦理批评,因此伦理在这里不能等同于道德,更多指向“应然”的行为准则,它以媒介的“真”为根基,通向以人的解放为目的的“美”,也是最高的伦理需求。
作者简介
洪艳,女,1975年出生于黑龙江。四川大学新闻学硕士,浙江大学文艺美学博士。现为浙江财经学院人文学院副教授,传播学研究所副所长。主要从事媒介批评研究,在《中国广播电视学刊》等学术刊物发表评论文章,表达自己对媒介的认识、理解和批判。作为70后,经历了中国近30年社会和文化巨大的变革,中西文化、古今文化的强烈冲突,促使作者从媒介入手直面问题,在媒介、社会与人的关系中探求人的生存、价值与尊严。
目录
前言 第一章绪论 第一节感性感觉:问题的提出 第二节影像存在 第三节影像存在中的美学与伦理问题 第二章感觉与媒介 第一节媒介是感觉的延伸 第二节感觉与审美 第三节影像媒介:身体与距离 第三章电影影像:以经典改编为例 第一节美学转向:身体——精神——身体 第二节媒介变革:综合——单一——综合 第三节改编实践与观念 小结:经典影像化的启示 第四章电视影像:从“景观”到“奇观” 第一节拟态环境、媒介事件与媒体奇观 第二节从选秀类节目看“娱乐奇观” 第二节从奥运传播看“体育奇观” 第四节以电视为主导的“灾难奇观” 小结:“奇观”下的快感与冷漠 第五章新媒体:狂欢的“日常生活化” 第一节新媒体的美学问题 第二节生命之轻——网络游戏对感觉的重塑 第三节自恋与虚无——网络色情下的爱情与文学 第四节感性“革命”——从“审丑”到“恶搞” 小结:狂欢的日常生活化 第六章影像中生存:困境与希望 第一节现象之美:真与距离 第二节符号之美:意境与解蔽 第三节伦理之美:情感与关怀 总结兼谈影像启蒙 参考文献 后记
ISBN7010099960,978701009
出版社人民出版社
作者洪艳
尺寸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