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广西语言研究》集结了古代汉语、汉语方言、现代汉语、少数民族语言、中外语言交流、语言应用6个方面的论文。
编辑推荐
《广西语言研究》:语言研究有三大基本任务,或者说三种基本类型:发掘语言事实、阐释语言现象和研制语文工具。发掘语言事实是阐释语言现象的基础。语言事实的发掘是一项浩大的工程,需要投入大量人力、物力持续不断地去搜求。现代汉语共同语、方言、古汉语三个领域都还有很多事实没弄清楚,为语言研究者提供了十分宽广的学术发展空间和许多颇具原创性意义的课题。坚定地、持续地、深入地努力通过阅读文献、调查方言去接触语言事实,既可得发现语言事实之功,还可为语言的阐释性研究作扎实的第一手语料的积累。吕叔湘先生在20世纪80年代初语言研究刚刚从十年动乱的沉寂状态复苏的时候就告诫我们:“不能说现在关于汉语语法的事实搞得差不多了,可以一心一意研究理论了。很多事实还不清楚。”90年代伊始,朱德熙先生又再次针对当时的情况强调说:“有一种流行的说法,语言学的目的不是描写事实,而是解释事实。能解释事实当然更好。可是解释事实,先要知道有哪些事实需要解释。要是对事实是什么还茫然,那怎么谈得上去解释呢?等而下之,有的理论不但解释不了事实,反而歪曲事实以迁就理论。”吕、朱两位大师的倡导和引领,《中国语文》、《方言》多年来持续重点扶持立足精细描写事实的论文,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注重支持扎实而厚重的语料收集和整理的课题,使近20多年来的语言研究在发掘语言事实的基础工作方面成就斐然。 目录
古代汉语
朱方桐 帛书《周易》与通行本《周易》卦名异字考
周本良 甲骨卜辞记数使用“又”的演变
覃洗尘 “尚食”考辨
石 勇 郭锡良主编《古代汉语》指瑕
伍和忠 中古汉语表尝试的动词“试”
黄宇鸿 从《说文》看俗字的特点和正俗关系
刘亚辉 《说文解字注》中的“引申”“假借”与“引中假借”
向 亮 《说文》中的指事字浅议
吕桂宁 《祖堂集》的“在”
田士超 《诗经》“止”字用法分析
张家合 《五灯会元》“无”尾问句
李超“个”“個”“箇”探源
汉语方言
韦树关 广西勾漏话及广东四邑话、吴川话、化州话的归属问题
靡思军 林 亦 从方言比较看文桥土话语音的复杂性
张桂权 延东土话及其语音方面的特点
洪 珏 南宁话与广州话语音系统比较
黎曙光 横县平话语音特点
黄群广 西昭平木格方言语音特点
胡云晚 杨世文 洞口炭山方言音系
陈朝珠 北海白话词汇与周边方言词汇关系的计量分析比较
粱福根 阳朔葡萄平话所保留的古语词选释
梁忠东 玉林话的词汇特征
陈仕华 广西融柳平话中的“佃”字
陈海伦 基于声调的方言机器识别法构想
现代汉 语教学与研究
沈祥和 现代汉语理论教学漫谈
李义林 从《现代汉语通用字表》看汉字字形规范
刘兴均 传统“六书”说与识字教学课程标准的实施
黎 平 试论儿化音节中“儿”的语法地位归属
李朝虹 试析汉语吸收外来词的利弊得失
关英伟 汉语问句的结构特点与对外汉语教学
邢 程 对初级汉语口语教材的思考
廖恩喜 泰国华文教育中的几个问题及解决办法
熊文华 语情例说
凌步程 语界初探
张彦 李武钢 陈志强 在科技影响下汉语言特征的变化
潘晓春 建立语言研究与语言实践的良性互动格局之我见
韦永春 壮语区中小学教师普通话水平训练构想
ISBN | 9787563329342 |
---|---|
出版社 |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
作者 | 朱方 |
尺寸 | 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