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比较(第56辑)》是为读者提供的一个有关比较制度分析的学术性平台。《比较(第56辑)》站在理论前沿,根据中国经济改革中遇到的重大问题,有选择地介绍别国的经验和教训、转轨经济的理论和实践,以及比较研究领域的发展,同时,有针对性地介绍国内外学术理论界对中国经济改革的方案设计、政策建议和评论。
编辑推荐
《比较(第56辑)》:经济发展的五个阶段及中日制度演化、从体制认识中国经济的结构性问题海外特稿、中国经济对中国经济学家提出的挑战、问责制与宪政设计、经济学理论与现实:三则譬喻的启示、中国向高收入国家转型:避免中等收入陷阱的因应之道、、非洲国家对政府权力的制约、美国证券法的发展。
《比较》是为读者提供的一个有关比较制度分析的学术性平台。《比较》站在理论前沿,根据中国经济改革中遇到的重大问题,有选择地介绍别国的经验和教训、转轨经济的理论和实践,以及比较研究领域的发展,同时,有针对性地介绍国内外学术理论界对中国经济改革的方案设计、政策建议和评论。 目录
第五十六辑
经济发展的五个阶段及中日制度演化
从体制认识中国经济的结构性问题
海外特稿
中国经济对中国经济学家提出的挑战
前沿
问责制与宪政设计
IEA集萃
经济学理论与现实:三则譬喻的启示
新书架
中国向高收入国家转型:避免中等收入陷阱的因应之道
金融论坛
人民币进入sDR篮子:意义、前景和对策.
比较之窗
非洲国家对政府权力的制约
法和经济学
美国证券法的发展 文摘
版权页:
插图:
(1)加快利率市场化改革
利率市场化指国家不指定利率的上下限,在中央银行再贷款利率和再贴现利率的基础上,由金融市场上的资金供求双方根据市场资金供求状况和自身资金需求等因素自动形成市场利率的利率决定方式。虽然利率市场化不是货币“自由使用”的必然要求,但是如果说人民币自由兑换是人民币作为一种资源在内外配置的市场化,汇率是这种资源的价格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那么利率显然是这种资源的价格的另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境内外人民币利率和汇率迥异会产生人民币的套利问题,或使我国货币政策的操作面临“内外均衡冲突”(王勇,2011)。同时,人民币完全自由兑换等同于打开了保护国内金融市场免受国际冲击的防火墙。加快利率市场化改革,推动国内金融市场不断向广度和深度发展以承受国际游资及各种动荡的冲击是有必要的。
当然,利率市场化也不是没有风险的。首先,利率市场化增加了国内经济主体所要面对的市场风险,对国内金融市场参与者,特别是商业银行是一个重大的挑战。其次,利率市场化会增加金融市场的复杂度,增加金融市场动荡的风险。
(2)金融机构对内对外同步开放
金融市场化的一个重要体现是微观金融机构的市场化。从中国现实出发,应改善金融机构尤其是商业银行的公司治理结构,建立新型的金融企业制度。在对内开放上,应该鼓励民营企业进入金融行业,积极培育除国有金融机构外的其他市场参与主体;在对外开放上,应进一步放开外资进入金融行业的限制,合理提高外资参股比例,以增强金融机构的市场竞争力,切实推进金融市场化改革。
诚然,要使人民币成为自由使用的货币,抑或是更进一步的可自由兑换的货币,需要解决的问题并不仅仅是上文提到的几个方面,也不是所有问题在当前都有解决的方案,现有的解决方案也是各有角度,见仁见智,但是解决问题的大方向应该是明确的,那就是进一步的改革和开放,很多问题将会随着改革的进一步推进而逐渐得到解决。
ISBN | 9787508630328,750863 |
---|---|
出版社 | 中信出版社 |
作者 | 吴敬琏 |
尺寸 | 1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