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政党民主监督功能研究 [平装] 9787503546044,750354

配送至
$ $ USD 美元

《参政党民主监督功能研究》内容简介:浙江省社会主义学院参政党建设研究中心是浙江省社会主义学院的学术研究与政策咨询机构.研究中心的宗旨是依托浙江省社会主义学院的学术研究资源,搭建社院与相关党政领导机构、各民主党派机关、各兄弟社院及省内外科研机构的互动平台,整合各方资源,研究、总结、宣传和推广参政党在加强自身建设、履行参政职能方面的创新实践,推进对参政党建设规律的理论研究,为提升浙江省社会主义学院的教学水平和科研实力服务,为推进浙江省统一战线和多党合作事业服务,为我国多党合作的理论研究和实践发展服务,为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和发展我国的政治学研究服务。中心的主要任务是从事课题研究、学术交流、成果出版、资料库建设等。
编辑推荐
《参政党民主监督功能研究》是参政党建设研究丛书之一。
目录
第一章 民主监督的性质、特点与功能定位 试论民主党派的民主监督 浅议民主监督理论 参政党的民主监督功能研究 新时期民主党派民主监督的定位、原则和功能研究 参政党民主监督的内涵、功能和定位 论民主监督功能对我国民主党派存续与发展的重要价值 试论努力开发我国政党制度中党际“互相监督”的政治资源 第二章 民主监督的途径、方法探索 现阶段参政党民主监督的途径和方法探索 民主党派履行民主监督职能的现状、问题及对策建议 参政党的政策监督功能研究 民主监督新途径:互联网背景下的委员提案监督 关于建立巡视监督与统一战线民主监督结合机制的探讨 第三章 民主监督的程序、机制研究 参政党民主监督制度设计与运行现状的矛盾分析及未来选择 参政党民主监督程序研究 当代中国政治生态变迁与参政党民主监督机制创新 完善民主党派民主监督运行机制的路径选择 建立和完善民主党派监督机制与进一步发挥我国参政党的民主监督作用 从执政党视野看参政党民主监督机制的完善路径 第四章 民主监督的实效性考察与有效性分析 参政党民主监督有效性的实证研究 民主党派民主监督实效性的历史考察与现实分析 软法治理与参政党民主监督的实效性研究 对我国民主党派监督能效匮乏的深层透视 在非权力监督与有效监督之间寻求平衡点 ——关于我国民主党派的民主监督问题 新形势下有效发挥民主党派民主监督作用的几点思考 第五章 社会监督体系与法律视野中的参政党民主监督 社会多元监督体系下参政党民主监督的政治有效性 从功利到权利:参政党民主监督之存在基础的转换 权力还是权利——对民主监督的理论思考 民主党派民主监督的宪政维度 “民主监督法律化”刍议 第六章 西方政党监督及其对我国参政党民主监督的启示 西方国家政党监督的运行机制及对我国参政党民主监督的启示 西方国家政党监督运行机制与我国参政党民主监督模式之比较 民主监督实效性与多党合作可持续发展 有关参政党民主监督问题研究论文目录(1990-2011) 后记
文摘
版权页: 插图: 民主监督本身是一种柔性监督,从建立长期和谐的政党关系出发,必须保持参政党民主监督的柔性。而从建立健全决策权、执行权、监督权既相互制约又相互协调的权力结构和运行机制出发,又必须增强参政党民主监督的刚性。二者是辩证的统一,不可偏废。反右派斗争中,一些民主党派人士因过于强调监督的刚性而激化了矛盾,中国共产党由于错误判断形势、混淆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而殃及了友党和自己的同志。现实中,一些民主党派成员由于顾虑影响和谐的政党关系或遭到打击报复而不敢监督,造成民主监督的弱化。历史的教训值得记取,现实的问题也需要正视,必须把握好度,这个度就是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只有柔中有刚,刚中有柔,刚柔相济,参政党的民主监督才能游刃有余。监督作为他律,本身就带有某种强制性,与自律相比显然具有刚性。这里所说的刚性主要指加大力度、增强约束力,并不意味着民主监督性质的改变。我不赞成那种把参政党民主监督上升为法律监督、发展成为“刚性”监督的观点。因为,民主监督与法律监督是两种不同性质的监督,法律监督是建立在法律基础之上的,是以权力制约权力;而民主监督则是建立在民主基础之上的,主要是提意见、作批评,如果把民主监督变成法律监督,实践中是有害的,会带来两方面的问题:一方面,不管参政党的意见是否正确,执政党都必须无条件地接受,否则就是违法;另一方面,参政党提任何意见都必须有法律依据,按照法律程序进行,否则也是违法。这样一来,就会失去民主监督的特点,破坏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的合作关系,不利于巩固多党合作制度。
ISBN9787503546044,750354
出版社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
作者张惠康
尺寸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