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市场社会主义:历史、理论与模式》内容简介:市场社会主义是一种经济体制的理论概念或模式,是对将近一个世纪以来倡导和探索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相结合的道路与模式的笼统称谓。它在比较经济学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思想史中占有重要位置,对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产生过重大影响和有益启迪。那么,它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有哪些模式建构值得载入史册?有哪些重要理论问题需要深入探讨?在围绕资源配置的百年论战中又该如何评判其是非曲直?读一读《市场社会主义:历史、理论与模式》不无裨益。
编辑推荐
《市场社会主义:历史、理论与模式》全面系统介绍外国经济学说的经济理论经典读物,总揽现代经济理论百年大潮,探索未来世界经济发展趋势,作者阵容著名经济学教授指导,西方经济学专家主笔。
读者对象:国内专家教授研究探讨,大专院校师生教学必读,各级官员洞察经济走势,经营管理人士决策依据。 作者简介
余文烈,1951年12月出生于广东,深圳市委党校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特约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中华外国经济学说研究会副会长;比利时新鲁汶大学、瑞典斯德哥尔摩大学、复大学、中山大学等院校客座教授或访问教授;主持或独立完成国家社科基金项目3项,省部级项目3项,出版专著《分析学派的马克思主义》等3部,合著6部,译著《当代西方马克思主义》等2本,任《中国社会科学》、《人民日报》等国家报刊以及国外英文学刊发表论文150多篇。
姜辉,男,1969年11月生,中国社会科学院办公厅副主任,研究员,法学博士。出版著作《欧洲发达国家共产党的变革》等2部,合著《阶级结构与“第三条道路”》等2部,译著《新市场社会主义》等2部,合译《福利国家的比较政治经济学》等3部。曾主持国家社科基金课题和中国社会科学院重点研究课题数项,发表学术论文60余篇。 目录
总序
前言
第一章 市场社会主义导论
第一节 市场社会主义百年论争再掀高潮
一、市场社会主义论战一百年
二、走向21世纪的市场社会主义新热潮
第二节 市场社会主义的历史发展阶段与定义问题
一、市场社会主义历史发展阶段的划分
二、市场社会主义涵义考察及其具体界定
第三节 市场社会主义:历史、理论与模式面面观
一、经济模式与经济制度的关联与区分
二、历史、理论与模式的相互观照
上篇 市场社会主义历史轨迹
第二章 没有市场的社会主义
第一节 空想社会主义的资本主义批判与未来理想
一、资本主义的“恶”与市场
二、空想社会主义的未来社会理想
第二节 马克思关于未来社会的经济理论
一、生产资料社会所有制
二、有计划地分配社会劳动时间
三、按劳分配与按需分配
四、马克思计划经济思想的理论逻辑与前提条件
第三节 苏联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模式
一、战时共产主义经济与新经济政策
二、苏联模式的形成过程与基本特征
三、苏联模式的历史作用与基本缺陷
第三章 市场社会主义的诞生及其理论渊源
第一节 市场社会主义的思想渊源与理论渊源
一、市场社会主义的思想渊源
二、市场社会主义的理论渊源
第二节 市场社会主义的诞生
一、关于社会主义资源配置的第一次大论战
二、兰格“计划模拟市场”模式的产生及其基本特征
三、德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要略)
第四章 市场社会主义的“实验”与理论模式的发展
第一节 市场社会主义的“实验”
一、南斯拉夫的市场社会主义道路
二、匈牙利“受调节”的市场社会主义
第二节 计划与市场并存决策分权的理论与模式
一、w·布鲁斯:“含有受控制市场机制的计划经济”模式
二、奥塔·锡克:“以市场机制为基础的分配计划”模式
三、亚诺什·科尔奈:“有宏观控制的市场协调”模式
四、亚历克·诺夫:“可行的社会主义经济”模式
第三节 “分权模式”实现的重大发展及其面临的根本难题
一、社会主义从反市场到亲市场的重大发展
二、“分权模式”面临的根本难题
第五章 市场社会主义的新突破与新形态
第一节 市场社会主义的新突破
一、市场社会主义新突破的历史背景
二、市场主导的市场社会主义模式的出现及其基本特性
三、市场主导市场社会主义的理论突破及其政治性质
第二节 世纪之交市场社会主义模式新建构
一、苏东剧变与市场社会主义论战新特点
二、市场社会主义的新形态
三、当代市场社会主义的六大特征
中篇 当代市场社会主义典型模式
第六章 经理管理型模式
……
下篇 市场社会主义价值评判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文摘
版权页:
我们提出和坚持关于市场社会主义历史发展“两大时期四个阶段”的划分方式,这是因为:
首先,市场社会主义是一股比较复杂的思潮,从20世纪至今可以叫得上名称的模式就不下几十上百个,加之犬牙交错的理论纷争,往往使初次涉猎者如坠迷宫。我们“四个阶段”的划分方式抓住了市场社会主义发生发展和兴盛的主要脉络。依据这种划分方式的宗旨,通过对构成这条主脉的四个不同时期大约20个理论模式的详细讨论与阐述,旁及其他数十个非主导型模式的点评,就理出了这股复杂思潮或学派的系统网络,并抓住了这张关系网的“目”和“结”。
以“四个阶段”为线索阐述市场社会主义流派,不仅可以清晰地记载市场社会主义的发展历程和理论焦点(这实际上就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思想史的主体框架),还能为今后的经济社会变革提供丰富的参照模式和有用的思想资料。
其次,如前所叙,传统市场社会主义和当代市场社会主义具有不同的社会制度背景和实质内容,对所有制、市场或计划的作用范围的强调有实质性的差异。我们“两大时期”划分法就是据此进一步揭示了市场社会主义在社会政治制度背景上的重大变化——从社会主义基本框架内的研究与运用转向以当代资本主义为背景的探讨,以及由此产生的重大特征差异,进一步提起了市场社会主义这张关系网的“纲”与“目”。
再次,市场社会主义不仅仅是一种经济思想,而且是一股政治思潮,不能仅仅从“纯经济理论”的角度去看待,还要与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建立、运行、改革的历程相互观照,才能深刻认识这个学派的实质。市场社会主义“两大时期四个阶段”的划分方式与世界社会主义的发展历程相对应,可以让人从中领略到上个世纪社会主义起伏跌宕的历史,以及在整个国际大背景下经济社会制度的冲撞与整合的情景。
最后,如同接下来就要论述的,两时期四阶段的划分法有利于准确把握市场社会主义具体的基本特征,获得本质定义。
ISBN | 9787801808165 |
---|---|
出版社 | 经济日报出版社 |
作者 | 余文烈 |
尺寸 | 1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