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教育心理学 [精装] 7414321

配送至
$ $ USD 美元

商品编号: 1671206 类别: 图书 哲学 欧美哲学
编辑推荐
该书将女性心理与女性教育理论结合起来,根据女性心理发展变化的规律探讨女性教育的途径与方法,在女性心理与女性教育之间找到了一个很好的结合点,丰富、充实了我国女性教育的理论,发展、拓宽了教育。心理学的学科领域,是一本值得一读的新书。
媒体推荐
序 妇女是创造人类文明和推动社会发展的一支伟大力量。妇女的文明程度,是衡量社会进步程度的重要尺度之一。当今世界正处在历史性变革之中,国际竞争日趋激烈。世界范围内的经济、文化和科学技术的竟争,归根到底是国民素质的竞争。而妇女的素质直接影响到一个国家的国民素质,影响着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在21世纪即将到来之际,妇女问题已成为举世关注的焦点之一。人们越来越深刻地认识到,作为半边天的妇女,她们的解放进程直接关系到人类解放的进程。 在妇女解放过程中,除了与男性一样要冲破自然和社会的束缚之外,还要冲破性别的束缚。在私有制社会及男权社会中,往往以男女权利平等作为女性解放的主要目标:在没有从法津上解决男女不平等的问题以前,在法律上实现男女平等又成为妇女解放的主要目标;这也是迄今为止中国妇女运动史中关于妇女解放的重要内容。然而,在法律上解决了男女平等的问题,并不等于妇女解放的任务已彻底完成。数千年来的私有制社会及男权社会给妇女造成的各种禁锢依然存在。要彻底破除这些禁锢,还需要全人类不懈努力,其中一个十分重要而又急迫的任务,就是全面提高妇女的素质。这就要求大力发展女性教育,提高女性的文化水平。作为发展中国家又拥有12亿人口的中国,这一任务尤为艰巨。因此,对女性教育问题进行全方位、多层次的科学研究是十分有意义的。女性教育有其特定的方法、体系、内容和规律。《女性教育心理学》这本专著就很好地满足了女性教育的理论与实践需要。 读过此书之后,我有以下几点感受: 1.该书将女性心理与女性教育理论结合起来,根据女性心理发展变化的规律探讨女性教育的途径与方法,在女性心理与女性教育之间找到了一个很好的结合点,丰富、充实了我国女性教育的理论,发展、拓宽了教育心理学的学科领域,是一本值得一读的新书。 2.该书体系编排合理,从女性的智力与教育、女性的独特心理与教育、女性的社会心理与教育方面进行研究,较好地反映了女性教育心理这门科学的全貌。 3.该书内容新颖,有创造性。“女性素质教育”、“女性角色心理与教育”、“女性家政教育”等章节中,有不少独特的观察分析问题的新视角、新提法和新观点。 4.该书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每章提出的教育途径、教育措施、教育方法都有理论依据,在应用中有较强的操作性。 5.该书是我国妇女学界、心理学界和教育学界的一本新书。也正因为如此,它还有一些不足之处,有些新提法、新观点还值得商榷或者还有待于进行更深刻的论证。但瑕不掩瑜,该书作为我国第一本研究女性教育心理学的专著,能达到目前的水平实属难能可贵。 在这个春光明媚的日子里,读到一本新书、一本不可多得的好书,会让人心情更加舒畅。我很高兴为此书作序,向广大的读者推荐这本书。 杨治良 1997年5月于上海华东师大
作者简介
周毅刚,1958年11月生。1982年6月毕业于武汉体育学院,获教育学学士学位。现任信阳师范学院心理学副教授,教育科学研究所副所长,中国心理学学会成员,河南省心理学学会发展教育心理专业委员会主任。出版专著3部,主编教材3本,在省级以上刊物发表论文20多篇,担任6项省部级和省教委科研项目的负责人。
目录
第一章绪论 第一节女性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与内容 一、女性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二、女性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内容 第二节研究女性教育心理学的任务和意义 一、研究女性教育心理学的任务 二、研究女性教育心理学的意义 第三节女性教育心理学研究的原则与方法 一、女性教育心理学研究的基本原则 二、女性教育心理学研究的基本方法 第二章女性的心理特点与教育 第一节女性的身心特点概述 一、女性的生理结构特点 二、女性的心理特征 三、女性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 第二节女童的身心特点与教育 一、女童的生理发育特点 二、女童的心理特征 三、女童的教育 第三节青春期女性的心理与教育 一、青春期女性的生理特征 二、青春期女性的心理特点 三、青春期女性的教育 第四节中年女性的心理与教育 一、中年女性的生理特征 二、中年女性的心理特征 三、中年女性的教育 第五节老年女性的心理与教育 一、老年女性的生理特征 二、老年女性的心理特征 三、老年女性的心理教育 第三章女性的素质教育 第四章女性的成才与教育 第五章女性的岗位职务培训及其管理 第六章女性三期的生理心理特点与指导 第七章女性婚恋心理与教育 第八章女性的心理健康与教育 第九章女性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 第十章女性的家政教育 第十一章女性的社会角色与教育 第十二章女性美感心理与美育 第十三章女性的社交艺术 第十四章女性的犯罪心理及预防 ……
文摘
书摘 一、女性教育心理学研究的基本原则 马克思主义心理学理论既是科学心理学的指导思想和理论基础,又是心理学研究中最根本的方法。同样,女性教育心理学只有坚持唯物辩证的方法,才能真正揭示女性教育的心理特征和发展规律。女性教育心理学研究应坚持以下原则: (一)客观性原则 所谓客观性原则,就是坚持实事求是的态度,从人的外部活动和客观事实出发,如实地反映心理现象的本来面目,并以实践作为检验的标准。 任何心理活动都是由客观事物所引起并在人的实践活动中表现出来的一系列的心理变化。因此,女性教育心理学首先要对影响女性教育心理的外部条件进行客观的分析研究。其次,要对女性个体或群体在接受教育和自我教育的过程中产生的心理现象进行客观分析。无论人们的心理活动怎样复杂,总是要在自己内心体验的基础上,通过情绪和言行表现出来。因此,研究女性教育心理不可主观臆断,要以女性个体或群体的外在客观表现为根据,去揭示女性教育的心理发生、发展的规律。 (二)系统性原则 所谓系统性原则,就是坚持系统、整体的观点,既要对人的心理进行多层次、多水平和多侧面的系统分析,又要对各种心理现象及其形成因素之间互相作用的关系进行全面的、整体的研究。 唯物辩证法告诉我们,分析与综合是深入认识事物的两种有效方式。思维既把相互联系的要素联合为一个统一体,同样,也把意识的对象分解为它们的要素。没有分析就没有综合。据此,在研究女性教育的心理现象时,就可以分别地考察某一条件在其中所起作用,而后将其加以综合考察,从而达到科学认识之目的。 (三)发展性原则 所谓发展性原则,就是坚持发展的观点,对心理活动的变化进行动态研究。这是辩证唯物主义心理学中的一个重要原则。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世上万事万物都处在运动和发展之中。在改革不断深化、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影响女性教育心理的因素是在变化发展着的,女性个体和群体的体验和反应也会随着主体的发展变化而不断变化。因此,我们不能用固定的眼光,带着成见去了解和研究女性教育心理,而应坚持发展性原则去分析揭示女性教育的心理规律。 (四)教育性原则 所谓教育性原则是指女性教育心理学的一切研究都是为了提高女性整体素质,提高女性教育的水平。女性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包括了女性从出生到成年整个成长过程,无论是对未成年的女孩,还是对成年的女性所进行的研究都是为了促使她们的心智得到良好发展。所以女性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十分强调教育性原则。 3.适合女性的体育锻炼 (1)健身运动。它是指一般健康人为增强体质而从事的体育锻炼。如走步、慢跑、骑自行车、游泳等。这些健身运动有利于增进人体内脏器官的功能,特别是心血管和呼吸系统的功能,以及力量耐力素质的提高。 (2)健美运动。健美运动是为了人体的健美所进行的体育锻炼。这类活动对女性特别适宜。如为了发展肌肉,所采取的举重和器械体操练习,为了发展韵律感、协调性而进行的技巧、舞蹈和艺术体操等练习,都属于这一类。 (3)娱乐体育。娱乐体育是指为了丰富文化生活,愉快地度过闲暇时间而开展的带有娱乐性质的体育活动。如打球、郊游、渔猎以及观看各种体育比赛等。这类活动使人身心愉悦,既锻炼了身体,也陶冶了情操。 女性在选择体育锻炼的内容时,要根据自已的年龄、兴趣、爱好、职业、体质等情况来具体确定。同时还应该根据季节、气候和环境条件,选择那些简单易行,对全面锻炼身体效果好的练习项目作为锻炼的内容。 (六)自尊、自爱、自强 由于社会和历史原因,几千年来女性一直不被社会和男性重视。又由于生理上的特点和男尊女卑的社会传统偏见,使女性自己也瞧不起自己,从而造成女性被压抑的心理。自尊、自爱、自强是女性心理健康的重要标志。心理健康的女性能正确地认识和评价自己,能看到自己的才智和能力,自己也能和男性一样去成就事业。在家庭和社会生活的诸多方面,能够保持自己独立的人格,有主见,不盲目顺从,尤其是不盲目顺从和依赖男性。相反,心理不健康的女性,总是缺乏自尊,在工作、学习、事业方面非常自卑,认为自己不如男性,自己无论如何也赶不上男的。在家庭生活中,虽然认识到自己在操劳和管理家务上的重要作用,但仍习惯于把男人当作顶梁柱。 (七)善于从异性的诱惑中解脱出来,保持心理平衡 每个女性都要经历恋爱婚姻的阶段,正确处理好恋爱婚姻问题,能给女性带来终生的幸福,处理不好就会带来无穷无尽的压力和烦恼。在两性关系中,一般男性表现得较主动,女性比较审慎、矜持。但是,一些女性的软弱、温顺、虚荣、胆怯的特点突出,很可能被一些善于进攻、富于挑逗和诱惑力强的异性钻空子。“一失足成千古恨”,随着社会舆论的严厉谴责和不宽容的态度,这类女性将被痛苦深深地湮没,心理严重失衡,从而导致各种心理疾病的发生。心理健康的女性能够随时保持理智,不受诱惑,认真处理好两性关系。在热恋中,能够以理智去节制双方行为,避免婚前发生性行为。结婚后,当与丈夫发生感情纠纷时能以实际行动调谐夫妻关系。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与男性接触时,举止适度,行为稳重,决不超过友谊的临界点。心理健康的女性无论遇到什么样的挑逗、刺激和诱惑,都有很强的心理防卫能力,能够迅速解脱出来。 三、女性心理咨询的原则 女性心理咨询的原则是咨询人员在工作中必须遵守的基本要求。它是咨询工作者在长期的咨询实践中不断认识并逐步提出来的,对心理咨询工作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具体地说,女性心理咨询必须遵循下列基本原则。 1.关系平等原则 这是指在整个心理咨询的过程中,咨询人员与来访者应该始终处于平等的地位。这种平等,是-—种心理上的完全平等,即咨询人员把来访的女性看作是一个同自己—-样的、有其自身固有价值.和尊严的“人”,尊重信赖她们,乐于与她们一起讨论问题,商量对策。不论在工作态度上还是在操作技术上,都把来访者置于平等的位置上。 2.教育性原则 教育性原则是指咨询人员要根据来访者的具体情况提出积极的分析意见,鼓励其积极进取的精神,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来访者的心理障碍,尤其是社会生活、家庭生活方面的心理问题,多是因为社会、家庭的矛盾冲突所引起的。由于一时的挫折或长期的不安全使女性产生消极厌世甚至盲目敌对的情绪,可能导致爱发牢骚、指责社会现实或他人行为的习惯。咨询人员不应随便附和她们的观点和思想情绪,而应当实事求是地对问题进行分析,帮助其改变看问题的角度,调整看问题的方法,建立新的思维模式。但这决不是板起面孔训人,而是循循善诱,解开其思想疙瘩,逐步地加以开导。心理咨询应体现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特征,体现它的时代性和进步性。这是教育性原则的指导思想。 3.发展性原则 发展性原则是指在咨询过程中,咨询人员要以发展的观点看待来访者的问题,不仅要在问题的分析和本质的把握中善于用发展的眼光做动态考察,而且在对问题的解决和咨询的结果的预测上也要具有发展的观点。因为来访者所反映的心理问题总有一个发生、发展、变化的历史过程,只有用发展的观点去分析来访者的心理问题,才能把握问题的实质,进而找到行之有效地解决问题的方法。 4.整体性原则 整体性原则是指在咨询过程中,咨询人员要运用系统论的观点,对来访者的心理问题作全面考察、系统分析,既要重视心理活动诸要素的内在联系,又要考虑心理因素、生理因素和社会因素的相互制约和影响,以便使咨询工作准确有效。例如,要判断一个人的情绪是否异常以及问题的成因,除了要对情绪的表现进行外部观察,对情绪的特异性和非特异性进行专门考察外,还应结合个体的认识、意志、个性以及生理因素和应激环境进行综合考察和分析,这样才能从整体上深刻认识来访者情绪异常的表现及成因,进而对其情绪困扰与问题症结作出科学的诊断。 ……
ISBN7414321
出版社河南大学出版社
作者周毅刚
尺寸32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