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广播电视概论教程》在全面回顾广播电视发展史的基础上,概括了广播和电视两种媒体的传播特性,分门别类地介绍了广播和电视的主要节目形态,并特别梳理了教育电视台、地方电视台和儿童频道的相关发展情况。全书注重展示当今广播电视技术和行业变革的深刻意义,着力思考了广播电视在新媒体环境下的发展前景。《广播电视概论教程》力求全面、系统,也尽力展示行业的最新动态,使其既可作为高等院校新闻、广电专业的基础教材,也可作为广播电视爱好者了解相关知识的入门读物。
编辑推荐
《广播电视概论教程》是21世纪广播影视一体化系列教程之一。 作者简介
陈祖继,成都理工大学广播影视学院副院长,编导艺术与戏剧影视文学系系主任,教授、高级编辑、硕士生导师、著名作家,2011年荣获第七届“四川省十佳优秀电视工作者”称号。主要作品:电视剧《长江第一漂》、长篇报告文学《铁血》、长篇纪实文学《长江魂》、《南极考察历险记》、纪实文学《尧茂书首漂长江记》、纪录片《新中国第一路》等,其中《铁血》被中央电视台、中国电视剧制作中心改编为同名电视连续剧。曾获“金鹰奖”、“飞天奖”特别奖、“金钥匙”一等奖、四川省第三届文学作品一等奖、四川省优秀报告文学一等奖等。主要著作有《当代新闻采访与写作教程》、《影视编剧艺术》等,主持四川省特色专业建设项目一项,省级精品课程一项。
刘彤,成都理工大学广播影视学院编导艺术与戏剧影视文学系副主任、讲师,理论作品《浅谈假日电视资源多维开发战略》获中国电视文艺“星光奖”,出版教材《广播电视一体化教程》(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小说《南飘》(中国文联出版社),主要从事新媒体、广播影视方向教学和理论研究。 目录
世界广播电视发展史/1
第一节 世界广播事业的发展/4
第二节 世界电视事业的发展/10
中国广播电视发展史/17
第一节 中国广播发展史/19
第二节 中国电视发展史/32
广播电视的传播特性/71
第一节 广播的听觉艺术规律/75
第二节 电视的视觉艺术规律/82
第三节 广播电视和网络的融合/97
广播节目形态/113
第一节 现场报道/115
第二节 录音报道/125
第三节 现场直播/129
第四节 广播特写/133
第五节 文学广播/140
第六节 音乐广播/151
第七节 娱乐广播/152
电视节目形态/159
第一节 电视新闻节目/161
第二节 电视综艺娱乐节目/173
第三节 新型电视栏目鉴赏/205
广播电视的未来/229
第一节 三网融合的推动/233
第二节 广播在新媒体时代的选择/234
第三节 电视在新媒体时代的选择/241
第四节 新媒体的“把关”之痛/257
参考文献/261
后记/262 文摘
版权页:
插图:
4.少儿电视频道的打造Q)
(1)在节目编排方面,针对目标受众的作息时间对其进行二次细分,使编排的节目与作息时间形成约会关系
美国的尼克罗迪恩儿童频道在节目编排方面的特色是时长标准化,即30分钟为一个单元,全天24小时共分为48个编排单元。所有动画片、电视剧、儿童剧等节目均以该长度单元进行标准化制作。广告、包装等均包含在节目时长里。这样,所有节目开始的时间均为整点或半点,便于目标受众收看。借鉴尼克罗迪恩儿童频道的成功经验,我国少儿频道的节目编排可将适合儿童收看的节目分为早间、上午、午间、下午、傍晚、黄金时段、晚间七个时段播出,上午下午时段给2-6岁学龄前儿童,节目编排和幼儿园作息时间配套。早间、午间、傍晚、黄金时段以7-13岁学龄儿童和14-17岁中学生节目为主。晚间时段22点以后以家教节目为主,主要针对父母和老师。这样编排的目的是使节目与受众之间形成一种约会关系。一旦这种约会关系建立,那么受众对节目就会形成一定的忠诚度。
(2)在频道定位方面,将少儿频道定位在以少年儿童为受众核心,辐射父母、老师
根据卡茨的“使用与满足理论”,处于某种社会条件中的受众根据不同的心理倾向对大众媒介产生期望,并对媒介产生接触行为从而得到信息需求的满足。由此可见,频道定位首先要考虑到目标受众在审美特征、收视心理与收视习惯的差异,要对目标受众进行细分,然后针对不同受众的不同需求来设置节目内容。国外的少儿频道大都是这样定位的,虽然美国的迪斯尼频道倡导家庭成员共同收看儿童节目的观念,但还是十分注重目标受众的细分,并采取多样化的经营策略:在一个主频道下设立子频道以达到目标受众细分的目的。
ISBN | 7565702897,978756570 |
---|---|
出版社 | 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
作者 | 陈祖继 |
尺寸 | 1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