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动态流通语料库的新词语监测研究》是我在职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研究工作的一个小结。从确定选题到付梓成书,已近五年的时间。在这个过程中,曾经历困惑、迷茫甚至停顿,终于能够有今天的“成果”问世(如果还能勉强称得上“成果”的话),是因为有那么多前辈的指导、师友的关心、同学的帮助和家人的支持,有那么多值得我终生感念、感谢和感恩的人。
编辑推荐
《基于动态流通语料库的新词语监测研究》是由世界图书出版公司出版的。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1.1 问题的提出
1.2 研究对象
1.3 研究目标与工作流程
1.4 研究意义
1.4.1 对深化和发展语言学理论的意义
1.4.2 对汉语词汇本体研究的意义
1.4.3 对语言规范的意义
1.4.4 对对外汉语教学的意义
1.4.5 对词典编纂的意义
1.4.6 对语言信息处理和语言监测研究的意义
1.5 本研究的创新点
1.6 本书的组织结构
1.7 本章小结
第二章 新词语监测研究的理论基础
2.1 词汇系统理论
2.1.1 词汇是一个系统
2.1.2 词汇是一个动态、开放的系统
2.1.3 词汇系统的生态观
2.2 历时中包含有共时和共时中包含有历时的相对时间观
2.3 动态语言知识更新理论与动态流通语料库
2.3.1 动态语言知识更新理论
2.3.2 动态流通语料库
2.3.3 流通度理论
2.4 语言的稳态、动态与实态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新词语与新词语监测研究综述
3.1 20世纪末以前的汉语新词语研究回顾
3.2 语言监测时代的新词语研究
3.2.1 语言监测研究的兴起
3.2.2 新词语监测研究的理论创新
3.2.3 新词语监测研究的方法创新
3.2.4 新词语监测研究的成果创新
3.2.5 新词语监测研究的可持续性
3.3 海外语言监测研究
3.3.1 德国德语研究所的相关研究
3.3.2 美国的全球语言监测网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自动分词+参照词表筛滤”获取新词语的实验研究
4.1 新词语的界定
4.2 获取新词语工作流程
4.3 文本预处理
4.4 自动分词与词性标记
4.5 构建参照词表
4.5.1 原始参照词表
4.5.2 年度参照词表
4.6 通过筛减得到年度动态词表
4.7 提取人名、地名、组织机构命名和特殊专名
4.8 年度一般新词语表
4.9 年度一般新词语的人工甄别标准
4.10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特征对比法”获取新词语的实验
……
第六章 新词语的生命力计算研究
第七章 基于语言监测的新词语研究
第八章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文摘
版权页:
插图:
语言词汇作为一个系统,需要其内部各词汇成分之间形成种种有机关联作为保证,也需要与其外部环境形成有机关联,并与外部环境形成物质的、能量的、信息的交换,有相应的输出和输入以及量的增加和减少。
对于语言系统来说,词汇和语法、语音、语义同属于语言的要素;而对于它们各自的构成要素而言,词汇和语法、语音、语义又都各自成为一个系统。这样,由社会系统及其制约下的语言系统便形成了词汇系统的外部环境,词汇系统便根据社会的需要,将人类思维的成果作为语义要素,用语音系统所提供的语音要素固定下来,形成一个个新的词汇成分,并进一步把它源源不断地输送给语言交际,使语言得以将词汇成分组织在语法构造之中,表现人类的思想,反映社会的需要。词汇系统便在这种与社会系统、思维系统、语音系统、语义系统、语法系统的有机关联中,实现着新质要素的不断积累和旧质要素的不断衰变,并随着社会的发展变化,通过与外部环境的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换,形成有序状态,构成一个开放性的系统。因此,词汇不仅仅把“物质”和“能量”供给语言,也从语音系统和语义系统中吸收“物质”和“能量”。没有词汇系统对物质与能量的吸收,就不可能有词汇系统对语言系统所施与的物质与能量的供给,反之,如若没有物质与能量的吸收和供给,语言词汇也就会立即结束它的“生命”。
ISBN | 9787510003349 |
---|---|
出版社 | 世界图书出版公司 |
作者 | 刘长征 |
尺寸 | 1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