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课程与教学新论 [平装] 9787040332711

配送至
$ $ USD 美元

《语文课程与教学新论》为国家精品课程教材、国家教师教育创新平台?教师教育系列教材,是根据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精神和语文新课程实施的现状编写的新一代语文课程与教学论教材。全书总计25章,分别归入课程论、内容论、方法论、资源论、教师论五编之中,回答“为什么教语文”、“教什么样的语文”、“怎样教语文”、“靠什么教语文”、“谁来教语文”的问题。每章均由“核心提示”、“案例研习”、“思考讨论”、“理论概述”、“实践运用”、“资源链接”六个部分构成。教材采用纸质文本与网络课程并行编写,思路,网络课程侧重于将纸质文本的理论用于研究语文教学实践,针对中小学语文常态课型提出教学要求、展示教学实录、针对实录点评,旨在凸显这门“应用理论课程”的特色。 《语文课程与教学新论》既可作为高师语文教育专业本科生、研究生必修课教材,还可作为语文教育专业自学考试教材以及普通中小学语文教师、职业中学语文教师培训教材。
编辑推荐
《语文课程与教学新论》是国家精品课程教材,国家教师教育创新平台?教师教育系列教材之一。
目录
绪论 第一编 课程论 第一章 语文课程的性质、功能与目标 第二章 语文大纲与课程标准 第三章 语文课程评价 第四章 语文课程测试 第二编 内容论 第五章 识字与写字教学 第六章 阅读教学(上) 第七章 阅读教学(下) 第八章 写作教学 第九章 口语交际教学 第十章 综合性学习教学 第十一章 语文基础知识教学 第十二章 语文德育 第十三章 语文美育 第三编 方法论 第十四章 语文教学设计 第十五章 语文教学方法 第十六章 语文学习方式 第十七章 高中语文选修课实施策略 第十八章 多媒体网络环境下的语文教学 第十九章 中职学校的语文教育 第四编 资源论 第二十章 语文课程资源 第二十一章 语文教材 第二十二章 语文助学读物 第二十三章 语文校本课程资源 第五编 教师论 第二十四章 语文教师 第二十五章 语文教学科研
文摘
版权页: 第四,组织集体思维过程。为了有效地组织集体思维过程,教师需要谙熟文本的内容、内在规律及其与外部生活世界的有机联系;需要了解学生阅读文本的困难,了解和把握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与面前的文本意义所构成的认知矛盾。教师还要在瞬息万变的集体交流过程中,敏锐地发现学生认识的矛盾,以提示、提问、说明、示范等方式,把他们的困惑披露在班级集体之中,以便组织好集体思维碰撞,及时地把集体探究引向深入。教师还要善于激励每位学生投身于集体思维过程中,及时地给每位学生以反馈的信息,鼓励他们充满自信地发表意见,让他们在集体探究中品尝到成功的愉悦。 要进行有效的阅读教学对话,教师需要考虑到学生既要面对第一文本(原作品),也要面对第二文本(经过教师接受并由教师进行二度表达的作品),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首先,教师要以平等、尊重、信任和谦逊的态度,为课堂教学对话创造一个心理宽松的、具有亲和力的班级教学氛围。在这种氛围里,学生容易产生表达的欲望,有说话的时间和场合,而且不惧怕说错。有关课文的一些独特的理解和体验,就会在课堂对话中表现出来。在这种情况下,教师的责任是要用大量的精力和时间来“保护学生的思维”,使学生的思维火花进一步燃烧、扩展,使学生的不同意见成为进一步学习和讨论的材料,从而引导学生明了阅读理解多元化的意义,并致力于“教学相长”的良性循环。 其次,阅读教学对话并不是随意的交谈。课堂上有效的对话应当拒绝无效的闲谈和游离于文本意义和方法之外的独自篡位。对话本身不是目的,而是一种更好地理解知识客体的手段。否则,对话便成了一般意义上的交谈,只注重谈论个人生活阅历而已——表面上在互动,实质上自说自话,压根就没有产生对话。如果学生不能把生活阅历转化为知识,并且把早已获得的知识用作发现新知识的过程,他们就根本不可能积极地参与到作为学习和认知过程的对话中来。 最后,教师不仅是学生学习阅读的平等伙伴,更应当是学生学习阅读的指导者。学生还是不成熟的读者和对话者,他们的知识、经验、认识与作者和教师还存在着天然的差距。这种差距正是课堂对话的一种动力。面对学生在对话中表现出来的明显误读、暴露出来的理解偏差,及时引导和耐心教导仍然是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我们应当拒绝那种“人人都说,大家都好”的表面热闹和虚伪矫情,引导学生深入了解文本意义的客观性和主导性。
ISBN9787040332711
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
作者刘永康
尺寸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