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利坚霸权透析》既有霸权的普遍性又有其特殊性,其特殊性是人类社会和国际关系中的独特现象。虽然有关美利坚霸权的研究很多,但是对它进行系统性研究和立体式透视的作品很少,因此,有必要对美利坚霸权进行全面、深入的系统性剖析。《美利坚霸权透析》尝试对美利坚霸权的思想根源、理论依据、形成原因、护持秘密、战略演变及其特殊性(尤其是其“民主性”、“合法性”和迷惑性)进行深入的系统性研究,并对其走向进行科学预测,不仅具有学理价值,而且对中国外交与国家战略具有重大现实意义。
编辑推荐
《美利坚霸权透析》由中央编译出版社出版。 作者简介
郑保国,中南财经政法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毕业于外交学院国际关系研究所,研究方向是美国外交、中美关系、台湾问题、国际关系理论。合著专著2部:《海峡两岸关系史》(福建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国际政治学导论》(副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2月),在《现代国际关系》、《当代世界》、《外交评论》、《武汉大学学报》、《中南财经大学学报》、《中国评论》等核心刊物上发表论文近30篇。 目录
前言
上篇 美利坚霸权思想与理论
第一章 美利坚霸权外交的主要思想根源——“美利坚例外主义”
第一节 “美利坚例外主义”的界定
一、“美利坚例外主义”的定性
二、“美利坚例外主义”的内涵
三、“美利坚例外主义”的表现
第二节 “美利坚例外主义”的宗教起源
一、西欧清教主义及其社会经济基础
二、清教主义扎根北美
第三节 “美利坚例外主义”的世俗化
一、从“神圣宗教”到“公民宗教”
一、“美国信条”的内涵、渊源与外交影响
第二章 美利坚外交思想传统——三个层次的矛盾统
第一节 理想主义与现实主义
一、理想主义及其渊源
一、现实主义及其与理想主义的分歧
三、理想主义与现实主义的辨证关系
第二节 孤立主义与扩张主义
一、孤立主义及其本质和原因
一、扩张主义的历史演进及其本质
三、孤立主义与扩张主义的关系及其共同思想根源
第三节 单边主义与多边主义
一、单边主义及其根源
一、多边主义及其演变
三、单边主义与多边主义的辨证关系
第三章 美利坚霸权理论——依据与辩护
第一节 美利坚世界霸权战略依据理论
一、“边缘地带”理论
一、“遏制”理论
第二节 美利坚霸权地位辩护理论
一、霸权稳定论
一、单极稳定论
第三节 美利坚霸权主义辩护理论”
一、民主和平论”
一、主权有限论
三、“新帝国”论
中篇 美利坚世界霸权战略的演变
下篇 关于美利坚霸权的思考 文摘
版权页:
和对外扩张,极力传播自己的价值观和扩展自己的国际影响,是美国根深蒂固的社会共识和外交理念,美国强烈的对外扩张性有着广泛、坚实的民意基础。因此,自独立起美国的对外扩张从未停止过,始终是美国成长壮大直至称霸世界的基本途径。从这个角度讲,美国外交思想中根本不存在真正的孤立主义,扩张主义一直是美国外交思想的主题。
美国扩张主义虽然是美国外交思想中一以贯之的主线,但是在不同历史时期有不同表现,其影响范围从北美逐渐扩展到全球。在孤立主义盛行的18世纪末期和几乎整个19世纪,美国扩张主义主要表现为抢夺印第安人的土地的西进运动和对邻近拉美地区的干涉和战争,即大陆扩张主义,结果是把美洲变成了“美国的美洲”。1898年美西战争爆发后,美国扩张主义发展为海洋扩张主义,其三大基本途径分别是:以武力取代西班牙,参与列强在中美洲和西太平洋地区的角逐,通过“门户开放”政策在中国实现与其他列强的利益均沾和传播基督教信仰,通过调停俄日战争和调解法德在北非的矛盾,在其他列强之间充当仲裁者。美国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美国扩张主义第一次表现为两洋扩张主义,从而正式结束了对欧洲和大西洋的传统孤立主义。从此在美国理想主义指导下,美国对外战略的最高目标是建立它领导的自由世界和全球安全共同体,其典型表现是威尔逊的“十四点计划”和他对国际联盟的规划。美国介入二战后,美国扩张主义表现为更大规模和更大强度的两洋扩张主义,从而永远终结了两次世界大战期间一度回潮的传统孤立主义,美国对外战略的最高目标是在大国合作基础上建立它领导的兼具现实主义和理想主义色彩的世界新秩序,集中表现为“罗斯福蓝图”。但是二战结束后,美国扩张主义在意识形态和地缘政治两方面遇到了苏联这个巨大障碍。因此,美国实现领导世界这一最高目标的基本途径很快从美苏合作转变为对苏联的全面冷战遏制,美国在世界各地推行反共主义,美国扩张主义表现为世界扩张主义。冷战结束后,美国的最高目标是实现美国领导的“全球民主化”和“全球和平”,因此冷战后美国扩张主义发展为全球扩张主义。
ISBN | 9787515001609 |
---|---|
出版社 | 中央编译出版社 |
作者 | 郑保国 |
尺寸 | 1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