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科技创新与产业转型:中国国际工业博览会论坛(2009-2010)》选编了2009年和2010年工博会论坛的部分精彩文章,主要内容是:1.中国产业在国际间的竞争力及如何发展节能环保事业;2.随着上海建设国际贸易中心目标的明朗,以及互联网技术和应用在全球范围内的迅速崛起,带来了物联网产业的发展和贸易便利化。文章具有前沿性、专业性和学术性等特点,为相关领域的创新发展提供了思路。
编辑推荐
《科技创新与产业转型:中国国际工业博览会论坛(2009-2010)》是由上海远东出版社出版的。 目录
第一篇 科技创新与技术进步
政、产、研、用相结合推动结构调整
投资于教育和研究是对付金融危机最好的办法
上海未来的发展要加强科学技术的研发
上海要拼高技术、而不是GDP
金融危机和上海城市竞争力
上海要注重中小领域的创新开发
上海要发展高科技服务业
船技创新设计为先
未来十年中国船舶工业结构调整和振兴发展的机遇与挑战
应对IMO规划的新变化加快自主创新的步伐
“后建设期”轨道交通可持续网络化体系建设再评估刍议
创新是企业发展的永恒主题
科技创新中的人才培养
第二篇 物联网和移动互联网
中国物联网产业发展趋势
“十二五”我国物联网发展思路
中国物联网创新与实践
上海发展物联网产业的战略思考与部署
物联网在欧洲的发展
绿色城市的智能交通系统和服务——斯德哥尔摩交通系统
激素反应智能物联——基于RFID的服装物联网项目
创新3G服务探索物联网发展
物联网在智能电网中的应用
泛在物联网技术和商业应用
中国电信上海公司物联网发展战略及相关产业
拥抱移动互联网时代
自在移动畅享互联——移动互联网的探索和创新
3G环境下的移动互联网发展
移动互联网给消费电子业带来的机遇与挑战
移动和数字出版带来的产业机会
“天翼”应用推动移动互联网新发展
第三篇 贸易便利化与产业转型
上海国际贸易中心建设中的贸易便利化问题
贸易便利化是上海建设国际贸易中心的重要条件
全球化和产业集中:发展中国家公司面临的挑战
长三角一体化下的贸易便利化
香港贸易便利化的经验
总部经济与贸易便利化
保税区在上海国际贸易中心建设中的发展思路
贸易中间商集聚与贸易便利化措施
服务贸易:今后卜年上海经济贸易发展的重点
上海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与转移
加快推动产业转移与合作进程促进国民经济更好更快发展
构建政府与市场主导相结合的产业转移机制 推动产业转移与承接的健康发展
把上海的创意产业推向新层次
以文化品牌与创新设计提升产品附加值
设计:从自然回归自然
中国设计要有自己的文化识别体系
世博会:一次世界工业旅游的盛宴
多种产业融合“工业旅游”应更名
工业旅游是弘扬品牌文化的重要手段
食品安全的政府责任
从“无须理由退换货”看风险管理的重要性
强化风险管理,确保生产过程安全可控
风险管理与供应链管理——对应快速增长对质量的影响
第四篇 节能减排与低碳经济
大力推进节能减排加快建设“两型”工业
有关宏观经济产业政策解读
工业领域节能减排商机及低碳经济发展趋势
上海低碳经济展望
世博主题馆:低碳世博的生动演绎
低碳经济革命与提高碳生产率
加快发展新能源汽车实现产业可持续发展
低碳经济与制造业
瑞典在节能环保领域的经验和思路
上海核电装备产业应向集约化方向发展
上海近海海域风能资源评估研究
紧扣低碳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
爱知县:零排放社区构想
中日双方合作空间广阔
后记 文摘
版权页:
插图:
当前全球物联网发展尚处起步阶段,全球各国都在研究物联网发展战略。可以预见,自计算机、互联网之后,物联网将带动新一轮的发展浪潮,更是一场世界性的新技术革命,必将产生深远的影响。物联网的本质是对物联世界的智能感知和控制。物联网将感知识别跟计算器功能有机的结合,实现人与物、物与物、信息交付无缝衔接。精确管理和资源优化配置能力,从而实现生产生活的决策。物联网让人类的家园变得越来越好,是信息发展深化的必然阶段。物联网是互联网和通信网的网络延伸,应用广度和智能深度,前端增加了感知识别设施,形成了感知物理世界的能力,网络自身优化改造,形成物体对象的通信互联能力。同时,物联网必须依托通信网和互联网所构建的基础框架,并不存在独立于通信网和互联网之外的物联网。物联网在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实现绿色、智能可持续发展进程中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正如胡锦涛总书记指出的那样,信息网络技术的广泛应用,需要不断推动生产方式发展变化,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必须抓住新一代信息技术战略性信息产业的发展机遇,充分发挥物联网等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作为发展方式转换器和产业升级助推器的关键作用。物联网是新兴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物联网是实现智慧城市、智能城市的手段和途径。正因为这样,自金融危机以来,美国、欧洲相继进行物联网部署。主要表现为战略引导、政策先行、财政投资等方式。当前物联网已经发展为科学、动态、优化的资源配置方式,成为各国重塑长期竞争能力、抢占后危机时代战略制高点的先导领域。
全球物联网相关产业尚需长期培育,谋划物联网发展布局,要看到蕴藏其中的巨大产业空间和创新机遇。物联网产业尚需长期培育才可以大规模的增长,全世界物联网还处于起步阶段及理论上的发展潜能尚不能转化为现实市场。整体上核心技术尚不成熟,标准体系尚在建立,产业处于初级阶段。在物联网应用方面,还是以行业应用带动产业的发展,存在成本、标准化与核心技术等应用瓶颈。不过即便是这样,一些国家在技术和产业应用上已经处于一个领先的地位。在物联网产业方面,初步形成了传感器和RFID等感知识别制造业、嵌入式系统等基础产业、软件与集成应用服务在内的物联网服务业。物联网产业当前出现的只是一个初级形态,虽然物联网相关产业的应用已经问世数十年,但是并未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物联网,充其量只是具备物联网部分特征的要素,并没有实现从感知、互联到智能的联合。只是非联网的简单应用,形成的只是初级的元器件和材料产业。例如物联网齐心产业中,传感器全球规模为600亿美元左右。其中与传感器结点和传感网络设备相关的产业就比较少,物联网相关产业,例如嵌入式操作系统具有万亿级美元的规模,但物联网显示出的规模并不大。
ISBN | 7547603769,978754760 |
---|---|
出版社 | 上海远东出版社 |
作者 | 王元 |
尺寸 | 1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