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样教孩子最有效:话说对了,孩子就会听了》内容简介:不是孩子不听话,而是父母不会说。话说对了,孩子就会了,父母也就轻松了。 当父母的人都深有体会,孩子不听话是最令人头疼的,说重了怕伤害孩子,说轻了不管用。专业研究沟通技巧的日本专家杉山美奈子以亲身育儿经验为基础,教给烦恼的父母们如何说“对”话,《这样教孩子最有效:话说对了,孩子就会听了》以实例为主,囊括了父母育儿过程中经常遇到的各种情况,如与婴儿交流,赞美孩子,斥责孩子,拒绝孩子,孩子打架、争宠、找麻烦、撒谎等等,帮助父母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切身体会孩子的感受,再加上一系列实用有效的方法,为亲子交流扫除障碍,使亲子关系更加融洽。
而且《这样教孩子最有效:话说对了,孩子就会听了》不仅从孩子的角度考虑问题,还站在父母的立场为身心俱疲的父母提供缓解心理压力的理念与技巧,同时还配有精美的漫画式彩图,给阅读平添了许多趣味。
编辑推荐
《这样教孩子最有效:话说对了,孩子就会听了》编辑推荐:孩子不闹别扭了,原来这也有诀窍;沟通专家教你33个融洽亲子的神奇技巧;知心姐姐卢勤全力推荐,日本五星级推荐!日本沟通专家、交流学教授全面总结与孩子谈话的技巧,让父母轻松育儿,让孩子快乐成长。
儿童教育专家卢勤倾情推荐,日本沟通专家教你33个与孩子说话的技巧,蝉联日本教育类图书榜首,台湾金石堂年度推荐图书。 作者简介
作者:(日本)杉山美奈子 田村记久惠 译者:萧云菁
杉山美奈子,1963年出生于日本山梨县。目前在短期大学、专门学校等校园授课,经常发表以“追求时尚语言和时尚心情”为主题的小品文。著有《言语美人的小小技巧》、《讨人喜欢的言谈训练课》等书。
田村记久惠,1973年出生于日本东京。从日本大学艺术学系戏剧专业毕业后,曾担任过编辑,目前为自由插画家。很喜欢各种日式物品,著有插图小品文《愉悦的双语育儿术,丈夫是外国人?!小孩是未来人!》。 目录
Chapter 1
与孩子说话的技巧
视线的力量
看着孩子的眼睛,传递妈妈的爱! 3
婴儿的理解力
就算在婴儿面前,也要注意自己所说的话! 8
声音表情的运用
用声音与表情传达对孩子的用心! 13
将心情化为语言
感觉与语言联结,就是沟通的开始! 18
享受念故事书的乐趣
随兴适时地念故事书,妈妈何必有压力! 23
妈妈专栏1 “发出好声音”讲座 28
Chapter 2
赞美与斥责
最好的赞美
赞美让孩子学得更快、更好! 33
赞美的禁忌
不理解孩子就随口赞美,不如不要说! 38
提醒与斥责
斥责是为了让孩子明白“为什么不可以”! 43
斥责的重点
谨记斥责的要点,让你的斥责不白费! 48
斥责的禁忌
避免唠叨,用“说明状况”来代替斥责! 53
妈妈专栏2 “遣词用句”讲座 58
Chapter 3
不可以就是不可以
“不可以”的用法
你可以不用说“不可以”! 63
伤孩子心的话
让孩子伤心,绝不是亲子沟通的本意! 68
孩子帮倒忙
不过度在意孩子的失败,才能让孩子勇于尝试! 73
不小心大骂孩子
别紧张!没有母亲能不骂孩子的! 78
对孩子坦白
对待孩子,诚实仍然是上策! 83
好的不学,学坏的
孩子都有喜欢模仿的过渡时期,不需太过担心! 88
妈妈专栏3 妈妈也要放松!放松! 93
Chapter 4
孩子找我麻烦!
孩子们吵架了!
吵架是学习沟通的必经过程! 99
糟糕!孩子们打架了!
保持冷静与公平,才能平抚打架的双方! 104
争宠的孩子!
让孩子降低竞争意识,就不会互相争宠! 109
想要独占妈妈
让孩子永远感到自己备受宠爱! 114
孩子焦虑又烦躁!
妈妈先冷静,孩子自然不会闹别扭!119
妈妈专栏4 挥别压力!妈妈必学的沟通技巧!124
Chapter 5
说对了就开心!
教孩子打招呼
与其强迫孩子跟别人打招呼,不如从自己做起!129
“谢谢”与“对不起”
随时要说“谢谢”,但别把“对不起”当作解决问题的手段!134
聆听孩子的话
不否定孩子,先听听孩子的理由! 139
培养孩子的感受力
把自己的感觉传达给孩子,让孩子能感受他人的心! 144
带孩子去朋友家玩
参加妈妈间的聚会,不需刻意或委屈自己! 149
天呀!孩子撒谎了!
孩子撒谎,是对大人行为模式的反应! 154
不要敷衍孩子
敷衍孩子,只会降低孩子的沟通能力! 159
妈妈专栏5 利用“节庆活动”与孩子互动 164 文摘
视线的力量
看着孩子的眼睛,传递妈妈的爱!
“写电子邮件时所用的心情图案”,就像我们说话时的脸部表情。因为写电子邮件时,最主要的沟通手段虽然是“文字”,但有时仍无法传达自己真正想表达的“心情”,这种时候,许多人就会利用一些可爱的“心情图案”来加以辅助。而妈妈和孩子之间的沟通,有时就像是利用电子邮件在交换意见的两个人,因为孩子有时对“语言所代表的意义”不是全然理解,因此妈妈若能直视孩子的眼睛,并以开
朗的声音、丰富的表情对孩子说话,就能收到与电子邮件里的心情图案同样的效果。
不仅如此,妈妈不应该单纯以为只要自己正确表达了语言所代表的意义,孩子就能完全理解自己的意思。除了语言外,还应加上视线、表情,甚至是声音的高低等,才能帮助孩子容易理解自己真正想传达的意思。请你回想一下,孩子还是一个婴儿时的情景。你应该曾经以“将手遮住自己的脸后再打开双手”的方式,和当时还是婴儿的孩子玩耍过吧?这种游戏大多得与婴儿保持相同的视线高度,然后和婴儿四目相望。大人利用四目相望的方式来吸引婴儿的注意力,然后用双手将自己的脸遮住,再发出“哇”的开朗声音,同时将双手打开。看到大人这样做的婴儿总是会因此开怀大笑,连带也让大人充满了幸福的感觉。
孩子从婴儿时期开始,就是利用这种使用“视线”、“表情”、“声音高低”的方式,来试着与大人们沟通。但是随着孩子越来越能理解语言所代表的意义,我们也开始越来越少利用这些辅助方式,而单单只想藉由“语言”的力量,来与孩子沟通。最容易看到的场景是:当孩子一大早坐上娃娃车,并从娃娃车里拼命挥手喊着:“妈妈……”时,我们竟然完全没注意到坐在娃娃车里,孩子一脸快要哭出来的表情。孩子都是最喜欢妈妈的,所以如果妈妈能在此时看着孩子,同时挥手向他道别:“路上小心喔!”,孩子就能开心地去上幼儿园。虽然妈妈们总是有做不完的家务事,但即使非常忙碌,若能一边工作、一边听孩子诉说,或是看着孩子的眼睛,安抚孩子:“等妈妈把这个工作做完,再好好听你说”,孩子自然会感到安心。哪怕一天只要一次,暂时放下手边的工作,好好直视孩子的眼睛,并耐着性子听孩子说话,就能让孩子感到莫大的安心。妈妈的视线和语言,就是传达自己对孩子的爱的表现。
婴儿的理解力
就算在婴儿面前,也要注意自己所说的话!
有一天,哥哥和妹妹正在吃面包。一如往常,哥哥先吃完了面包后,对妹妹说:“好好喔!妹妹还有面包吃。”听到哥哥的这句话,在一旁的爸爸立刻对哥哥说:“那哥哥你就跟妹妹说:‘给我吃一口吧!’你把手伸出来看看呀!”结果,还不会说话的妹妹,正用自己小小的手撕下面包,然后再拿给哥哥。没有错,婴儿即使还不会说话,仍然可以理解语言所代表的意义,所以千万别觉得反正婴儿还听不懂大人的话,就不想跟婴儿说话,或是说婴儿的坏话。“他还只会咿咿呀呀的”、“他还不会走路”等,即使没有将这些话说出口,婴儿其实还是能感受得到。
在孩子还小的婴儿时期,我们常常会因为觉得婴儿“还听不懂我们所说的话”,所以根本不太跟孩子说话,但其实即使是小婴儿,大人还是应该对他们说一句:“妈妈打扫一下家里喔!”或是“我们去买菜吧!”之类的简短话语。因为就算是婴儿,也不喜欢被人们忽略,所以身为大人的我们,对于不喜欢别人加在我们身上的事,就绝不应该加在孩子身上。婴儿是通过听取大人的语言而学会说话的,所以周遭的人们所说的话,会自然而然地影响婴儿的语言学习,因此身为婴儿的父母当然应该特别留意自己所说的话。
有一个十九岁的学生,曾经告诉我她亲身体验过的一件事。当时她在某超市里打工,负责收银的工作。
“之前有一位七十多岁的婆婆到收银机前来结账,可是她掏钱出来的动作非常慢,结果排在她后面一个带着小孩的年轻妈妈,就说了一句话:‘好慢喔,怎么会这么慢啊?’当时她的声音很大,连婆婆都听见了。我觉得那位年轻妈妈很令人讨厌,所以当时心里就想:‘被人家如此批评的婆婆,心里一定很不好受,再说这个妈妈旁边的小孩,会怎么看待自己的妈妈呢?’”
这个学生的话,始终深深留在我心里。即使自己当时心情非常烦躁、焦虑,像这种连大人都不太愿意听见的严苛词语、粗暴的言语,最好都不要在孩子面前说出口!
ISBN | 9787515500102 |
---|---|
出版社 | 金城出版社 |
作者 | 杉山美奈子 |
尺寸 | 16 |